"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这首咏庐山的诗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处身其间的人,往往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人们经常会被情感、欲望以及种种错综复杂的事件蒙蔽了双眼,以致不能明白一些最简单的道理。要想用语言打动别人,就常常需要帮助对方拨开眼前的迷雾,拓宽狭隘的视野。这就不仅需要一个如簧之舌,还要有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锐利眼光。抓住问题的利害,条分缕析、一针见血,这样说出来的话就能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经典口才
卡耐基曾经租用纽约的一个饭店的会议室来举办讲座,每个季度需要使用20个晚上。但是刚租了一个季度,饭店就通知卡耐基:要求他付出比以前高3倍的租金。此时,讲座正办得红火,广告也已经在很多地方公布了,改换场地损失将是巨大的。看来,饭店也正是掌握了卡耐基生意红火、不愿意改换场地的心理,才敢漫天要价。
卡耐基非常不想换场地,同时也极其不想多付房租(特别是一下涨了几倍)。怎么办呢?如果是你,会气愤,会发狂吗?
卡耐基很冷静。他找到饭店经理,对他说: “收到你的信,我有点吃惊,但是我没有理由怪你,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也可能会这么做的。你身为饭店的经理,有责任尽可能增加饭店收入。”接着,卡耐基话锋一转: “但是你也不能不仔细考虑一下增加租金后的利和弊。”说着,卡耐基很快拿出一张白纸,在纸的中间画上一条线,一边写上“利”,一边写上“弊”。
在“利”这边,他写上:会议室空下来。然后他说: “当然,你可以把会议室再租给别人开会或者举办讲座,这样你可以增加不少收入。但是,你得冒一定的风险,屋子不一定就能租出去。”他又拿笔在“弊”这边写: “我无法支付你所要求的高额租金,所以,您不仅不能从我这儿增加收入,反而会减少你的收入。这是第一点。还有一个坏处,我的讲座将会吸引不少受过教育、水准很高的人到你的饭店来。这对你们饭店将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不是吗?事实上,即使你花钱在报纸上做广告,也不一定像我的课程这样吸引这么多人来看你的饭店。”卡耐基写完,把纸递给饭店经理,恳切地说: “我希望您能好好考虑这件事的利和弊,然后告诉我您最后的决定。”
第二天,卡耐基就收到了饭店经理的电话,说租金只涨50%,而不是300%。卡耐基欣然地接受了这个折中的结果。
歪嘴评论
俗话说:有理行遍天下。为什么?因为“理”是规范大家行为的一把尺子,一个人不讲理,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遭到其他人的唾弃、谴责与攻击。有理才会有利,而“趋利避害”是人之常理。因此,开门见山,直接告诉他人这样做的利、那样做的害,不失为一个可取的讲理方法。相信如果你是经理,也会这样做的。因为你也会被卡耐基所说服。而如果你是卡耐基,你会像他那么做吗?
有些人在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一开始就站错了位,他们总想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结果激起了被对方的逆反心理。
在说服别人时,首先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利害关系,把对他人有利的因素一一陈述出来,这样,被说服者会认为你是诚心诚意地为他着想,认为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这时,他的心理防线便会逐渐松弛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很容易地实现说服目的。
说话时,如果只围绕自己的利益讲话,别人会怀疑你的动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经过现实生活的洗礼,人们善良的本性也可能会有所改变,嫉妒、怀疑便成了现代社会的“特产”,有些人在这种“风气”下,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务实,凡是触及自己利益的问题,都要仔细斟酌。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说话时不注意这一点,很可能招人非议。
人们在利益面前,很少有躲避心理,当你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时,他人会认为你是在为他的利益着想。但是,如果直接说出来,他们往往会怀疑你的动机。因此,说服别人时要学会用利益去打动别人。利常在理中,利益清楚,理也就明白了。
我们说直接告诉别人利害关系,并非虚张声势的恐吓,或咄咄逼人的威胁。那种“如果你这样,我就要那样”的话,不是说理。恐吓与威胁,本身就是不讲理。说理要说得别人自己醒悟,心服口服。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手进攻郑国,三下五除二就兵临郑国国都,把郑国国都团团围住。瓮中之鳖的郑文公失去主意,求老臣烛之武设法解围。当夜,烛之武乘着天黑叫人用粗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会见秦穆公。
晋文公和秦穆公虽然结成了同盟,但作为春秋时期的两位霸主,他们之间也免不了明争暗斗。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对秦穆公说: “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要是郑国灭亡对您的国家有好处,我就不会为这件事来烦劳您。从地理位置上讲,您的国家和咱郑国之间还隔着一个晋国,郑国灭亡后您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是难以做到的吧?您灭掉郑国只会加强晋文公的实力。秦晋本来势力相当,这回晋文公实力的加强,就是您实力的削弱。如果您放弃灭亡郑国,作为您东进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的来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资粮馆舍,对您多少有点好处。”
看秦穆公似乎有所动,烛之武继续添了一把柴: “再说,晋文公这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您曾经对他有恩,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那里构筑好了防御工事,这事您是知道的。晋文公今日东进灭郑国,他日必然会西上攻秦。您难道忘了晋国假道伐虢的教训了吗?"
秦穆公是何等人,一听自然就掂量出轻重了。秦晋两国都是强国,他们结成“秦晋之好”灭郑,都是无利不起早,奔利而去的。可是经烛之武一分析,秦穆公发现在灭郑这场战争中,自己非但得不到丝毫好处,还存在极大的隐患,而得到好处的全是晋文公。而如果不灭郑的话,秦郑友好,郑做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便能得到好处。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本来就做着没意思,更何况损人兼损己呢?于是,当即顿首称是,遂与郑文公结盟,又派遣杞子、逢孙、杨孙等人在郑国戍守,然后撤军返归。晋文公见失掉同盟国家,也就没有继续进攻郑国。
由此可见,将事情掰开揉碎,利弊各自分开,不需多言,其理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