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中午吃饭,小张总是与老刘、大蔡聚在一块儿。每当主管召开会议时,他们均爱并排坐在一起,在公司中俨然成为所谓的“小圈圈”。
身为主管,须了解任何团体内都有不同的小圈圈,也就是所谓“次级团体”。
小圈圈,是因某种需求结合而成。基本上,公司内的小圈圈大都来自于同质性的结合——同乡、同校,或相同的兴趣、个性,甚至利益。这些林林总总的小圈圈.都只是在说明人性“归属感”的强烈需要,也就是弗罗明所言,人因惧怕孤独,所衍生而出的“关联需求”。
因此,主管不必担心小圈圈的结合,因为这是人性使然。主管反而要积极地在不同的小圈圈中培育三种能力,在运作中激发次级团体的动力,以此造成更大的团队凝聚力与生产业绩。
1.进出自如的能力
当你高高在上,不屑与各种人际小圈圈产生“对话”时,日久必然鞭长莫及,营造更大的隔阂。
但如果你只知一味地顾及某个小圈圈:抑或刻意利用某小圈圈来压制另一个小圈圈借以巩固自我权位时,必然激起更大的分歧与裂痕。如此,不只造成小圈圈的彼此对峙,相互攻讦,最后也必将转移到你的身上。
因此,你须深谙“走动管理”的艺术,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与各个不同的人际小圈圈建立沟通管道,让他们获得“被关照”的满足。而且也要小心翼翼,不让自己陷入每个小圈圈的利害冲突中,甚或落在不必要的主观偏颇里,丧失“有容乃大”的泱泱君子之风。
此即“进出自如”的能力。一方面能包容不同的小圈圈;另一方面又能与不同的小圈圈维持均等关系。
2.正向导引的能力
当一个人越走向“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时,必然超越人际圈圈中无聊的是非。
小圈圈既为人性需求,身为主管,就必须使每个小圈圈确实发挥其正向积极的功能。不只使之脱离神经质依附性的病态共生,更使之迈向潜能发挥,甚至是生产成效的健康共生。
生产成效,常来自于个人对自我存在的高度满意感。一个公司应鼓励,并提供或配合各种机会、环境,甚至给予补助,以此催生各种成长的小圈圈。如登山社、语言社、才艺班、合唱团等,甚至各种专业训练班。
如此,许多成长社团,不只使每个小圈圈的结合产生正向的凝聚,并将因之提升个人的自我满意度,进而创造出员工本身对公司的向心力与共识,也因之促进生产成效。
而且,因“成长”而结合的人际小圈圈,势必造成积极正向的向心力,带动整个公司的组织气候,蔚然形成一种成长风气,无形中使平素相互敌对的负向小圈圈,原本蠢蠢欲动的破坏性杀伤力,自然地日趋消减。
身为管理人须有正向导引的能力,不但不应漠视成长小圈圈的需要,而且不只在口头上允诺各种社团的成立,更要积极予以推动,甚至让每个社团每半年均有一次成果展示。至于非社团的人际小圈圈,你也须懂得如何予以激励其在专业上或自我实现方面的成长。诸如,研究报告或才艺发表,充分给予成果验收的表现机会。
3.积极组合的能力
当次级系统的紧密度越强,出现频率越多时,就是象征安全与归属感的高度需求表现。
一般而言,任何小圈圈的结合,经过一段蜜月期后,必然衍生出不必要的排他性与敌对性——对抗其他小圈圈或个体(管理者)。此种负向特质的迸发,必将使原有的成长目的丧失意义,并破坏大团体的和谐。
因此,主管须敏锐注意到每个小圈圈负向症状的散发前兆,并在平素即能展现组合的能力。以下的一些方法,可视为组合小圈圈的运作方式。(1)融入大团体
有计划地举办公司或单位的大活动,可能是各种竞赛、运动会,甚至餐会,将各种人际小圈圈完全并入此“大团体”活动中,如此,使原本频繁紧密的小圈圈关系融入大团体中,进而与其他员工产生新颖的积极结合力量,萌生对大团体的共识。
(2)突破小圈圈
你也可在各种计划、研讨或活动分组中,自然“打散”每个固定小圈圈的成员,让各种不同圈圈的成员,分别凑合在同一个小组内,使原本封闭的“同质团体”变成开放的“异质团体”。甚至,有时“故意”改变开会、联谊的“座位”。如此,因不同的结合,不但拓展员工对他人的接纳与了解,及员工之间彼此的组合,也可因之激发大团体——公司或单位的活泼与和谐。
这种积极组合的能力,你必须知道如何在平时就能适时地把每个小圈圈组合为一个大团体,让每个小圈圈自然融于大团体中。
4.培育英雄的能力
要给员工“一个机会”!
不只要让每一个员工体认自己是“重要的人物”,不是机械中的小螺丝钉而已!而且更要让“每一个员工”成为“强者”,不是“弱者”而是单位里的“特殊英雄”。
在一个缺乏高度“利他”价值的社会形态中,当团体(小圈圈)中仅有一个英雄人物时,便常是问题的开始。
对于一个强调含蓄、谦让的东方保守文化体系中,安于“被领导”的人处处皆是。人们因“低估自己”的可能性与特殊性,结果常屈附逢迎,寻找庇护,甘于受人役使,展现“奴隶性格”,在小圈圈的“威权人物”中迷失自我,不只压抑、盲从,更形成一种偶像崇拜及仗势起哄的现象,丧失独立自主的人格。
因此,你不但要帮助每个员工去“发掘”个人存在的可能性与特殊性,更要确认每个员工独特的贡献,而且鼓励对方积极去“展现”其能力。从发掘、确认及展现的三个过程中,塑造自己成为英雄,成为强者。
你要看得更远,不是去打压英雄,而是用心去培育每一个员工都是英雄,让每一个人都具有能力独当一面,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如此方不致在小圈圈中依靠强者,希冀获得呵护关照。
当每一个员工都是英雄(强者)时,无形中便造成一种制衡现象,拥有自我意识感,而不是受制于“唯一的英雄”,并且也因之激发起团队合作的共识。
“强将手中无弱兵”,当每个员工都是英雄时,自然超越小圈圈中的“小我”,而创造出一个“大我”。
公司一定会有小圈圈,你如果懂得进出自如、正向导引、积极组合,并且培育英雄,则每个小圈圈反而会成为公司发展的力量,而不是阻碍的栏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