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刚刚从普通职员升为主管的年轻人,遇到下属工作出现失误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心态。
1.主动承担责任
主动承担责任能体现一个主管应有的气度和修养,也能得到员工们的理解和尊敬。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指责员工,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作风。
虽说是属下惹的祸,但你硬要他自己去收拾残局,碍于职权的限制,他恐怕也不会取得什么满意的结果,很可能问题最后还要回到你这儿。如果你亲自去处理,由于对问题不甚了解而心里没底,同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你与当事的属下共同去面对来兴师问罪的顾客,不仅大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且刚刚升职的你可能会获益匪浅。
首先,你的出现会赢得人心。在外人面前主动承揽责任,会减轻属下的包袱,他会感激你。同时也会赢得其他属下的人心,让人们看到你这个新官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其次,你的出现对顾客来说,能够表现出部门对此事的重视和诚意。在解决问题和协调双方利益时,你的意见较具权威性,可以更好地维护部门利益。对你而言最能受益之处在于,通过此事你能掌握发生失误的具体原因,并联想到部门其他业务也可能出现的差错,增强全局防微杜渐的意识。
2.要宽容
对犯错误的人,需要严肃,也需要宽容。所谓宽容,就是按照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的原则办事,对犯错误的人采取宽恕的态度,实行从宽政策。特别是对于因大胆探索而造成失误,因经验不足而造成失败,因出现复杂的新情况而造成差错,对这类属下更要宽容。如果偶有失误就把人撤掉,或严厉责骂,下级就会失去锐气,不敢再露头角,变成谨小慎微只求无过的人,对工作不敢进行任何创造,这样自然也不会取得成绩。而且,如果犯过一次错误便毫不宽容,下级的更换势必频繁,领导岗位的稳定性、连续性将无法得到保证。这样做,实质上是不允许人犯错误。宽容是帮助的前提,不懂得宽容就谈不上任何帮助。但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不是宽大无边,而是在政策原则允许范围内,尽量做到宽大为怀。
3.注意开导
有的下属一旦出了差错,犯了错误,就陷入低迷状态,把自己孤立起来,并从此一蹶不振。遇到这种类型的下属,必须对其做开导工作。要使其明白,出差错是难免的事。犯错误、失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怎样对待错误。真正聪明、有作为的人,是善于从错误中学习的人。人若能从错误中真正学到知识,能力必然会有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你再指点他应该从哪里着手,先做些什么,后做些什么,以便尽快对失误进行补救,挽回丢失的面子,以新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
事实证明,越是自尊心强,越是需要上司的引导。经过引导之后,那些爱面子的心理就会转变为奋发图强的决心。
4.为下属改正错误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下属犯错误后本身就有一种自卑感和压抑感,情绪低落。此时,做上司的要比平时更主动、更热情地接近他,关心、鼓励他,使他坚定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还要做他周围人的工作,让大家不仅不歧视他,而且要主动接近他,使他尽早摆脱低迷的困境。
犯错误的人有了改正错误的决心以后,上司要设法为其重新奋起创造条件。办法可因人因事而异。对于那些因不善于处理问题而犯了错误的人,上司得循循善诱,告诉他如何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处理关系。如果是业务不熟,经验不够,可以多给他一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并指定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人负责对他进行具体帮助。如果其能力低于他所担负的工作的需求,就可以给他一份他能胜任的工作,让他做出成绩,建立较强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