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的方式有很多种,如:选举、民意测验、舆论、招聘、推荐,等等。这些不同的晋升方式,其要求的侧重点都不同,晋升者需学会顺应它。
1.指望群众选举,要谋求创造良好的声誉
现在群众选举已越来越普遍,对个人的晋升也越来越重要了。选举对一个人的提拔有几方面影响:
(1)群众选举是证明一个人的威信大小的证据。
(2)群众选举是在广泛的基础上对人才的检验,有一定的真实性,也有筛选性、竞争性。因此,要争取多数选票,才能顺利晋升。
(3)在选举中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开放的人较受欢迎。
(4)选举的标准是一个人的能力、成绩、人缘、为群众谋利益的积极性如何等等各方面因素。
(5)生活作风、群众关系、精神风貌、人品也是获得选票的重要因素。
(6)制定一个全面、具体、可行、针对性强、有创意的施政纲领至关重要。所以,想以此为晋升突破口的人平时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呼声和利益。
2.寄希望于民意测验,要谋求树立良好的形象
民意测验是上级任命选择人才的重要参考手段,因此必须了解民意测验特点:
(1)民意测验是对被选举者的初步检验,是重要的反馈信息。被选举人可以根据这种反馈信息对自己做适当的调整。
(2)民意测验是非正式的,其参与价值有限,也不必过于注重它的结果。
(3)民意测验主观性强,不太正规。
3.指望舆论推动,要谋求在能力和政绩上胜人一筹
舆论对一个人的晋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晋升的追求者要用自己的政绩、能力、言行来影响舆论。
切记要把握舆论的和谐和自然,因为舆论起正面作用时,是比较缓慢的,为争取舆论而用一些拙劣、虚伪的手段是很蠢的。因为舆论有一定的时间性、敏感性和易变性,如果你想让舆论一下把你捧上天,那么舆论的谎言一旦被揭穿,你会被摔得很惨。
舆论如与领导意图一致时效果较好,而舆论与领导意图不一致时,就要具体分析一下。领导考虑一个人的晋升时,还要考虑一个人是否真正有能力、有业绩,而且领导考虑的要比舆论多一些。如果这个人舆论影响好,但能力差,也不会被提拔的。如果舆论对一个人宣传得太过分、太突出,也不会让领导喜欢的。
因此,不可过分突出和渲染个人,同时也不要玩弄、欺骗舆论。
4.指望考试录用,要谋求在水平上出类拔萃
通过考试方式择优录用人才的方法现在已十分普遍,这也给人才更多地显露自己、走向成功提供了机会。
考试录用一般有公开性、竞争性、直接性的特点。因此,晋升追求者用投机的方式是不大可能成功的,要取得成功,自己的长期储备、综合素质和个人素质以及实践经验都应有一定的积累。
考试录用人才一般不是直接录用,还要通过选举和委任来录用干部,一般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中的管理者、总经理秘书、助理,等等。
考试对晋升追求者也有不足之处,如有的人能力强,但不一定善于考试;有的人考试成绩好,但不一定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所以许多单位采用考试、聘任相结合的办法。在考试通过后,再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际考查,看是否胜任,再决定是否录用。
(1)考试不能靠突击,临时抱佛脚作用不大。
(2)基础扎实,素质较高的人也应注意在考前摸清考试的题型、出题规律,同时还应注意考试的心理素质。
(3)要重视考试,不能回避、敷衍考试。
5.指望推荐委任,要谋求在人情关系上有所突破
推荐是推荐委任的关键,一般推荐有几种:单位推荐、群众推荐、侧面推荐。前两种是下级向上级的系统推荐,后一种推荐则是了解某人的单位或个人向被推荐者上级或向一个新的单位推荐。上级根据推荐进行考查合格后方可委任。
推荐干部往往根据工作的特殊需要,如某个岗位、某项工作、某项职务缺乏某方面的专业人才,而选择、选举中暂时又难以发现这方面的人才,就只有通过推荐。被推荐的人也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当然考察时还要考察这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素质。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人才机制的改革和人才流动政策的实施,侧面推荐越来越重要。跨单位、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人才流动,都需要侧面推荐。如要较好地利用侧面推荐,就需同推荐者搞好关系,当然还要注意信息流通,使自己的才能被推荐者发现,因为一般推荐的人比被推荐的人了解情况更为全面、深刻。
6.寄望于招聘录用,要谋求学识、经验上的优势
当今社会,公开招聘录用人才已越来越普遍,你有必要了解其步骤:
(1)在招聘单位公开刊登的招聘广告中,对招聘工作的性质、业务范围和应聘人才的学历、资历、业务、年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还写出服务地点、时间、录用程序及被录用后的待遇和权利。
(2)考核。应聘者先向招聘单位提出申请,然后交上自己的简历(包括学历复印件、资历证明材料、学习成绩或业绩的证明材料),再参加笔试、面试,考试一般包括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
(3)根据考试成绩筛选,一般通过招聘小组进行讨论,有时还有复试,最后确定被录用者。
(4)被录用的人与招聘单位签合同。合同内容包括职务责任、工作要求、工作条件、待遇和任用期限。合同有关法律效力必须经过双方签字盖章和公证机关的认可,双方如对对方不满意,均可终止合同。
招聘录用体现了公平竞争,排除了后台、领导个人的爱憎好恶、偏见等不公平竞争因素,但也有局限性,有的人学历高,但没有这方面的工作资历,就不能参加应聘;有的人业务能力强,但学历不够,也被排除在应聘行列之外。
应注意,由于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有法律效力,在此期间不能终止合同,所以要慎重考虑才能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