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互相有矛盾的领导相处(1 / 1)

上司和上司之间,顶头上司和间接上司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有些工作上的矛盾是正常现象。如果你在这些矛盾冲突中只对一方负责,就未免患了“近视眼”,这是典型的“短期行为”。在古代封建社会,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之说,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今天,也是正常的,但是,应注意的是,如果你陷于一种矛盾旋涡中不能自拔,不能妥善地、兼顾地去处理各种关系,而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那么一旦情况发生了变化,你就会失去了自己的优点。

那么,究竟怎样与互相有矛盾的领导相处呢?

1.不偏不倚,做到“等距外交”

“等距外交”的意思是指无论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你与所有的上级领导大致保持等距,大都处于关系的均衡状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并不难,只要你能按照以下几方面要求去做就可以了。

第一,把思想摆正。如果你认为哪个领导重要,而哪个领导不重要,或者说你喜欢某个领导,而不喜欢另一个领导,必然会在你的言行中表现出来,你这就不可能实现等距外交。所以,为了实现等距外交,你首先必须把思想摆正,要从工作出发、从大局考虑、从发展着眼,努力与不同水平、不同风格的上级搞好关系。

第二,对每个领导在工作上同样服从、配合、积极协作。只要工作是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就应当服从指挥、积极配合,决不可因人而异,意气用事。在工作中有时看到,个别人因对某位领导不满,拿工作出气,出难题,甩摊子,甚至故意拆台,看笑话,这是非常错误的。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找准大方向,把握好大前提,不可用感情、偏见冲击理智,对上级搞亲疏有别,这实际上也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即使那些与你关系好的上级,也会对你这种做法不满意,影响对你的看法和评价,结果则是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第三,对每个领导在态度上同样尊重、友好、不卑不亢。尊重领导,是下级应有的礼貌;主动友好相处,是与人为善的表示;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才能保持自己的人格和自尊。一般来说,人们对自己喜爱的上级,能够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些。而对自己反感的上级,则往往把握不好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冷漠、无礼、抗上等行为。其结果往往是,你会受到这位上级同样的对待。在这种情况下,吃亏的大多是下级。所以说,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状态,不以个人的喜恶作为评价上级的标准,对所有的上级都努力做到以礼相待。这样一来,你大都可以得到相同的回报。

第四,不越级越位请示、汇报工作。集体领导是既分层次、分权限、又分领域的。下级人员请示、汇报工作,属于谁管就找谁,不可随意绕开直接负责的上级去找“一把手”。当然,如果直接负责的上级不能尽职尽责,甚至玩忽职守,给工作带来了危害,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绕开他去找负责全面工作的上级领导,一般情况下,则不要采取这种做法。同时,凡事就找“一把手”,也会搞得他很为难,而直接负责的上级知道后,不仅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你以后的工作也就更无所适从了。所以说,应当善于权衡利弊,尽量争取直接负责的上级的支持。

2.正确对待领导间的矛盾

领导之间在工作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也不足为奇,但做下属的可就犯难了。有时你和这位领导亲密一点儿,又怕惹恼了另一位领导;你要与另一位领导接触多一点儿,又怕得罪这一位,总之,这种状况使得下属左右为难。特别是那些在工作中不得不经常与领导打交道的人,更是不便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从而尽量做到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呢?

一般而言,采取中立的态度是可取的。也就是说,进行一种等距离的工作方式,跟谁都不过分亲密。或者说,完全从一种纯工作的角度着想,没事尽量少与领导们打交道,特别要注意不让其中一个领导认为你是另一个领导的人。

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想要完全采取这样一种纯粹中立的工作方式往往是比较困难的。这里有这样几种情况:其一,可能你过去就与某一位领导关系比较好,来往也比较多。后来,新的领导来了之后,与这位领导发生了矛盾。此时,你就不好办了。因为,如果你还是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在客观上等于是与原领导疏远了。这样,他很可能会认为你是不值得信任的,从而对你产生种种看法。其二,有些领导在彼此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都想拉拢一些人,建立自己的队伍,他往往会在周围的人中间选择他认为信得过的人。当他找到你的时候,你又以一种中间人的态度对待他,由此也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其三,两边不得罪,却往往会形成两边都得罪的结果。特别是在一些有直接利害冲突的事情上,你如果完全采取一种与我无关的态度,实际上等于是放弃了机会,也使得领导们都不喜欢你。

究竟怎么办才合适呢?最好的方式是一切从工作出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为了工作,应该多与谁接触,就毫无顾忌地来往,用不着担心另一位领导的看法。这样,你的所作所为便显得自然大方。另外,对这样的领导,工作之外的接触尽可能少,与工作无关的话题尽可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