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下属交涉(1 / 1)

做最会交涉的人 陈瑶 4135 字 1个月前

有的领导在未坐上位子之前是一个很得人心的“贤才”,做了领导之后,仍沿袭以前那套成功的交涉方法,却发现失灵了。下属离自己越来越远,位子也渐渐不稳固。他并不知道,领导有一套领导的交涉方法。

如何与下属进行交谈

与下属交谈是领导工作与应酬中经常的事,也是任何领导必须掌握的一门交涉技巧。在与下属交谈时,领导至少要做到以下7点:

1.善于激发下属讲话的愿望

领导要懂得留给下属讲话的机会,使谈话在感情交流过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

2.善于启发下属讲真情实话

身为领导定要克服专横的作风,代之以坦率、诚恳、求实的态度,不要以自己的好恶,而显现出高兴与不高兴的态度,并且尽可能让下属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是得到真实情况,而并不是奉承的假话,这样才能消除下属的顾虑和各种迎合心理。

3.善于抓住主要问题

谈话必须突出重点,扼要紧凑,要善于阻止下属离题的言谈并加以引导。

4.善于表达对谈话的兴趣和热情

充分利用表情、姿态、插话和感叹词等一切手段,来表达自己对下属讲话内容的兴趣和对这些谈话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上司的微微一笑,赞同的一个点头,充满热情的一个“好”字,都是对下属谈话最有力的鼓励。

5.善于掌握评论的分寸

听取下属讲述时,领导一般不宜发表评论性意见,以免对下属的讲述起引导作用,若要评论,措辞要有分寸。

6.善于克制自己,避免冲动

下属发现情况后,常会忽然批评、抱怨起某些事情,而这客观上正是在指责领导。这时你一定要头脑冷静、清醒。

7.善于利用谈话中的停顿

下属在讲述中常常出现停顿。这种停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的。它是下属为观察一下领导对他谈话的反应、印象,以引起上司做出评论而做的,这时上司有必要给予一般性的插话,鼓励下属进一步讲下去。第二种停顿是思维停顿引起的,这时候领导应采取反问、提示方法,接通下属的思路。

另外,在业务时间进行的无主题谈话,是在无戒备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哪怕是只言片语,有时也会得到意外的信息。

如何面对下属的失误

下属工作出现失误,许多领导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训责。这是一种极危险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主动承担责任

主动承担责任能体现一个领导应有的气度和修养,也能得到员工们的理解和尊敬。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指责员工,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作风。

虽说是属下惹的祸,但你硬要他自己去收拾残局,碍于职权的限制,他恐怕也不会取得什么满意的结果,很可能问题最后还要回到你这儿。倘若你亲自去处理,由于对问题不甚了解而心里没底,同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你与当事的属下共同去接待来兴师问罪的顾客,不仅大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且刚刚升职的你可能会受益匪浅。

首先,你的出现会赢得人心。在外人面前主动承揽责任,会减轻属下的思想包袱,他会感激你。同时也会赢得其他属下的人心,让人们看到你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其次,在解决问题和协调双方利益时,你的意见较具权威性,可以更好地维护部门利益。而你最能受益之处在于,通过此事你能掌握发生失误的具体原因,并联想到部门其他业务也可能出现的差错,以增强全局防微杜渐的意识。

2.要宽容

对犯错误的人,需要严肃,也需要宽容。所谓宽容,就是按照允许犯错误、并允许改正错误的原则办事,对犯错误的人采取宽恕的态度,实行从宽政策。特别是对于因大胆探索而造成失误、因经验不足而造成失败、因出现复杂的新情况而造成差错,更要宽容。如果偶有失误就严厉责骂,或把人撤掉,下属就会失去锐气,不敢再露头角,变成谨小慎微只求无过的人,对工作不敢进行任何创造,这样你所领导的集体自然也不会取得成绩。而且,如果犯过一次错误便毫不宽容,下级的更换势必频繁,领导岗位的稳定性、连续性将无法得到保证。这样做,实质上是不允许人犯错误。宽容是帮助的前提,不懂得宽容就谈不上任何帮助。但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不是宽大无边,而是在政策原则允许范围内,尽量做到宽大为怀。

3.注意开导

有的下属一旦出了差错,犯了错误,就陷入情绪低迷状态,把自己孤立起来,并从此一蹶不振。遇到这种类型,必须找下属做开导工作。要使其明白,出差错是难免的事。犯错误、失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怎样对待错误。真正聪明、有作为的人,是善于从错误中学习的人。人若能从错误中真正学到知识,能力必然会有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你再指点他应该从哪里着手,先做些什么,后做些什么,以便尽快对失误进行补救,挽回丢失的面子,以新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

事实证明,越是自尊心强的人,越是需要领导的引导。经过引导之后,那些人爱面子的心理就会转变为奋发图强的决心。

4.为下属改正错误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下属犯错误后本身就有一种自卑感和压抑感,情绪低落。此时,做领导的要比平时更主动、更热情地接近他,关心、鼓励他,使他坚定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还要做他周围人的工作,让大家不仅不歧视他,而且要主动接近他,使他尽早摆脱低迷的困境。

犯错误的人有了改正错误的决心以后,领导要设法为其重新奋起创造条件。办法可因人因事而异。对于那些因不善于处理问题而犯了错误的人,上司得循循善诱,告诉他如何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处理关系。如果是业务不熟,经验不够,可以多给他一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并指定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负责对他进行具体帮助。如果其能力低于他所担负的工作的需求,就可以给他一份他能胜任的工作,让他搞出成绩,建立较强的自信心。

工作上如何帮助下属

每位员工的能力都不一样,所以,给员工交代工作的方法,也须按各人能力的有所不同而区别对待。把工作委任给下属去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要是员工能力不足,无法顺利完成工作,那么反而让他伤透脑筋。

所以,你应按对方的能力而委派工作,一旦发现对方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时,就要协助他、支援他。如果工作没有顺利地完成,就认为都是下属过错,那么,事情是绝不能获得改善的。

不过,也须注意支援的方法。例如,有甲、乙、丙三个员工,把交给他们的工作目标都定为100,这时,假定甲拥有60、乙拥有40、丙拥有80的能力。

由此可得知,甲的能力尚差40,为了弥补这个不足的能力,当然要给他一点儿支援。但是,如果给他40的支援,那就不对了。此时,不管是给他支援或是直接做指示,都只能做到30的地步,要为甲留下一点儿发展的空间,才是正确的做法。

如果你补充了全部不足的能力,那么,甲的能力就无法得到进展。同时,更糟糕的是,甲会认为自己每当能力不够时,你就一定会竭尽全力支援他,因此将会产生依赖的心理。而倚赖心一旦产生,就是退步的开始。

简单地说,帮助下属时,要留下可以让对方发展的余地。一个人要是拼命工作,其能力自然就会增长。如果你放松对他的要求,工作上大包大揽,太过于保护员工,将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如果继续采用这种方法,那么对乙就要帮助50,留下10让他自行发挥;对丙就可以不用支援,让他自己去做就行。就这样按照工作的难易程度和对方的能力,来判断他是否能顺利地完成工作。如果在懂得这种现代管理方式去管理下属工作,员工就会迅速成长起来;要是主管不了解这个方法,员工将没有成长的机会。

然而,如果当员工有困难时不去帮助他,员工很可能就会失败,也就无法达到完成工作的目标。因此,把工作委派给员工时,须充分观察整个事件进展的状况或潜在的障碍。同时,也应该了解支援到何种程度才最恰当,并且别忘了留下让他发挥的余地。

简单地说,你要和下属分担工作,而更重要的是,你要留下适当的发展空间。

指示该如何下

有些领导常容易犯指示过于详尽的毛病,他们明知道有些事情一定要交给下属办才行,但是却又不放心交给下属去办,因此,不知不觉中就会一再地交代他们:

“要按××顺序做。这里要这样做,这点要特别注意……”

事实上,这些指示领导不说,下属也都已知道得非常清楚,可是领导却仍很仔细地一再指示各项事宜。

做这样详细指示的人,大部分是新上任的领导,用人的经验很少,另外也有可能是从事专门职业或技术等出身的管理人员。

期望把工作做得非常完美,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这样过于详尽的做法,反而会带给对方不愉快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

受到详细指示的下属,开始时会认为,你这么不信任我,为什么还要把工作交给我?因而产生不满或不信赖。然而,因为不想表露出来,只好对你说:“知道了。”乖乖地按照指示行事,然后,每天都重复不断地按照你的指示行事。

后来,他会发现按照指示工作,实在很轻松,最后,甚至变成有指示才会工作。有这种态度之后,就会变得消极、被动,而且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精力无法在工作中发挥,就会用在工作以外的事情上,慢慢地对工作也就不再热心了。

这样一来,下属就会过着不用脑筋思考的日子,终致失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有些人到了相当年龄仍然没有任何独立工作的能力,大部分都是如此造成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放弃思考的机会,最后也将失去思考的能力。

有一些中层主管布置工作时非常详尽地下指示,然后又感叹别人工作态度消极,就是不了解这是因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因为,太多、太详细的指示,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憾事。

你对下属做指示时,只下八分的指示就可以了,其用意是要留下让对方思考的余地。不管对新进或资深员工,都要按对方的能力,而决定指示的程度。

领导的用人的能力是一门深奥的工作艺术,必须依赖长期用人的经验,才能培养出来。

如何应对下属质疑

你坐在领导的位置,可能有一些人认为不公平或不合理,甚至认为是上面的人搞错了,还有可能是上面的人徇私偏袒。于是他们在工作中对你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时间是处理这一类纠纷的最好武器。其实你可以什么事都不解决,只等时间过去,让时间来证明他们的想法是不对的,让时间来淡化他们原来的想法,渐渐接受这个事实。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或武器,能够比时间能更有效地化解这一类纠纷和困扰。唯一值得要担心的,不是时间这个方法失效,而是你自己撑不下去,被纠纷所击溃。

孤立是应付这一类问题的另一项有效的方法。对这些有问题的人,你先不要急着反驳他,只要先把他孤立起来,时间一长,他会自学没趣,自己就会瓦解的。

总之,要把你的业务放在工作的首位,只要有出色的工作成绩,才能彻底粉碎那些飞短流长。因此,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是一种最聪明且有效的“交涉”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化解矛盾的方法

在这个世界上,矛盾无处不有,无所不在。领导无论如何优秀,与下属都会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矛盾。上司与下属有矛盾是正常的,没有矛盾反而不正常。如何化解与下属之间的矛盾?领导的思想水平,个性品质,管理才能,领导艺术,恰恰就体现在这里。

1.正确地认识矛盾

正确认识矛盾,除了承认矛盾存在的正常性外,还要承认你与下属的矛盾是工作上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

2.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上下级相交往,贵在心理相容。相互在心理上有距离,内心世界不平衡,积怨日深,便会酿成大的矛盾。若要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并不困难。

(1)见面先开口,主动打招呼。

(2)在合适的场合,开个适当的玩笑。

(3)根据具体情况做些解释。

(4)对方有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

(5)多在一起活动,不要竭力躲避。

(6)战胜自己的“自尊”,消除别扭感。

3.允许下属发泄怨气

领导工作有失误,或照顾不周,下属当然会感到不公平、委屈、压抑。不能容忍时,他便要发泄心中的牢骚、怨气,甚至会直接地指责、攻击、责难领导。面对这种局面,你最好这样想:

(1)他找到我,是信任、重视、寄希望于我的一种表示。

(2)他已经很痛苦、很压抑了,用权威压制对方的怒火无济于事,只会激化矛盾。

(3)我的任务是让下属心情愉快地工作,如果发泄能令其心里感到舒畅,那就令其尽情发泄一番,再与他谈。

(4)我没有好的解决方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听其诉说。即使很难听,也要耐着性子听下去,这是一个极好的了解下属的机会。

如果你这样想,并这样做了,你的下属便会日渐平静。第二天,也许他会为自己说的过头话,或当时偏激的态度而找你道歉。

4.善于容人

假如下属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不必计较,而且在他有困难时,你还不能坐视不管。你要:

(1)尽力排除以往感情上的障碍,自然、真诚地帮助、关怀他。

(2)不要流露出勉强的态度,这会令他感到别扭。不感激你吧,不合情理,想感激你又说不出口,这样便失掉了行动的意义。

(3)不能在帮助的同时批评下属。如果对方自尊心极强,他会拒绝你的施舍,非但不能化解矛盾,还会闹得不欢而散。

得饶人处且饶人,容人者常容于人,很快忘掉不愉快,多想他人的好处,才能团结、帮助更多的下属。他们会因此而重新认识你。

5.不要刚愎自用

出于习惯和自尊,领导总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执行自己的意志,指挥他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而讨厌那些你指东他往西的下属。

当上下级出现意见分歧时,用强迫的方式要求下属绝对服从自己,双方的关系便会紧张,出现冲突。战胜自己的自信与自负,可用如下心理调节术:

(1)转移场合,转移视线,转移话题,力求让自己平静下来。

(2)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利弊,令下属选择。

(3)多方征求大家的意见,加以折中。

(4)假设许多理由和借口,否定自己。

6.发现下属的优势和潜力

身为领导,最忌把自己看成是最高明的、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人,而认为下属则毛病多,一无是处。对下属百般挑剔,看不到其长处,是上下级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研究下属心理,发现他的优势,尤其是发掘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潜能,肯定他的成绩与价值,便可消除许多矛盾。

7.消灭自己的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个可怕的魔鬼,人人都讨厌别人嫉妒自己,都知道嫉妒可怕,都想设法战胜对方的嫉妒。但唯有战胜自己的嫉妒心理时才最艰难,最痛苦。下属才能出众,气势不凡,时常提出一套高明的计策,把你置于无能之辈的位置。你越排斥他,双方的矛盾就越尖锐。争斗可能导致两败俱伤。此时,只有战胜自己的嫉妒心理任用他,提拔他,任其发挥才能,才会化解矛盾,并给他人留下举贤任能的美名。

8.该出手时就出手

对有些实在不知高低进退的人,必要时,你必须予以严厉的批评,否则,不足以阻止其无休止的纠缠。态度和蔼不等于软弱,容忍不等于怯懦。优秀领导者需精通人际制胜的策略,应知道一个有力量的人在关键时刻应自己维持自尊。唯有弱者才没有敌人。凡是有必要的战斗都不能回避。在强硬的上司面前,许多矛盾冲突都会迎刃而解。伟人与普通人动怒的区别,在于是否理智地运用并解决它。

盲目地和蔼与一味地容忍,将使你威信全无,你工作当然也无法取得优秀的业绩。

不可把下属当作牺牲品

张部长个性开朗、嗓门很大,只要他到某个部门,该部门的气氛就会活泼、明朗起来。

有一天,他跟手下的一位科长交谈,并赞同科长所提的提案。虽然该提案需要对公司现行政策做若干调整,但因为它是一项崭新的计划,又得到部长的支持,所以科长便非常兴奋地立刻着手准备。

科长首先进行调查,然后再三研究、策划,一面和部长商量,一面积极地跟其他部门协调。一切情况都很顺利,科长觉得实现计划应没有问题,于是开始向有关的外界人士展开游说,希望他们接受这项提案。

但是,最后要跟常务董事开会,以便授权给科长处理所有事情之前,张部长却告诉科长,他要去参加一个重要顾客的喜宴,不能参加会议,并向忧心忡忡的科长保证,已经和董事们沟通好了,一切都没有问题。然后,就参加喜宴去了。但是,当科长参加董事会议时,因为又有更新的计划,所以这项计划就被保留下来。而且,经办的常务董事次日就到外国出差去了。结果,这项计划就搁浅了一个月。

如此一来,此项计划除了重订实施日期外,已别无他法。但是,科长已经和公司内外都交涉好了,因此,其处境真是十分窘困。他回来后和张部长商量,恰好此时张部长又有其他事情,所以向各方道歉的责任,也落到科长身上。

自此之后,下属对部长的看法完全改观。这位科长经常以失望的眼光看待部长;其他的科长或组长被部长催促工作时,也都突然变得警戒性很高地注意听。部内发生这件事之后,过去明朗愉快的气氛已消失无踪,代之而起的是下属暗淡的心情。

信赖感是管理的基础,而得到这个基础的重要条件是,不可牺牲下属。

不管管理者本身多么忙碌,也都应该经常掌握每位下属的状况。假使发现下属有困难,就要帮助他,让他能够顺利地成功。如果只是一味地催促下属工作,而没有给予任何帮助,下属就不会放心地听从上司的指示。

虽然已经与下属建立良好关系,且充分赢得他们的信赖,但是,如果有一次因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下属的失败,就会马上失去原有的信赖。因此,想一直维持被下属信赖的关系,并非那么容易。

想得到下属的信赖,就须先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形,而且也需要有迅速的行动。同时,这些也跟管理者关怀下属的程度有关。

巧施恩威

关心群众始终是领导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东北某城市的一条不是很繁华的道路上几乎已经没有车辆行驶。这时从街中心的地下管道口钻出了几位衣着不俗的干部模样的人来。路旁的一个行人十分奇怪,想上前看个究竟,一看却怔住了,他认出这些钻出来的人,竟是经常在电视上出现的市政府的领导们!

原来,为了解决供暖故障问题,地下管道内有几名工人在紧急施工,市领导特意赶来并到一线表示慰问。

这个城市的市领导把群众的冷暖和困难时刻放在心上,他们在解决供暖管线紧急故障的问题时,没有忘记不畏严寒在地下管道中施工的工人们,这让路上的行人和施工的工人们深受感动。

有人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要做到令出必行,指挥若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威严,在领导与指挥业务上,没有令对方与下属感到畏惧的威慑力是不容易尽责称职的。单是有一张和蔼的脸,靠一番感人的言辞所起的推动作用,可以说非常有限。

商场如战场,《孙子兵法》中有个关于“三令五申”的典故可以拿来借鉴。

当年吴王委派孙子训练宫中嫔妃成为娘子军。起初,嫔妃们觉得好玩,视同儿戏,成日嘻嘻哈哈。孙子一再劝说,并告诫不听命,即要严惩,但没有人相信。其中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最是不听命令,拿孙子的话根本不当一回事,结果三日过去,孙子行使无情军法,当场斩掉了那两个妃子,事后宫妃们顿时肃然起敬,令出必行,军容整顿,一切井井有条。

当然,威严也不等于整日板着面孔训人。只是在工作时对待下属必须令行禁止,说一不二。发现了下属的差错,决不姑息,立即指正,限时纠正,不允许讨价还价。要让下属产生敬畏之心,才会使你威严正直,在单位、企业中指挥自如,群众心服口服。

威严始终是领导层人士的一种气质。

但作为企业的领导,要实现自己的意图,必须与属下进行沟通,而富有人情味就是沟通的一道桥梁,它可以有助于上下双方找到共同点,并在心理上强化这种共同认识,从而消除隔膜,缩小距离。因此,领导应该是恩威并举。

所谓恩,不外乎亲切的话语及优厚的待遇,尤其是话语。要记得下属的姓名,每天早上打招呼时,如果亲切地呼唤出下属的名字,再加上一个微笑,这名下属当天的工作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他会感到,厂领导是记得我的,我得好好干!

有许多身居高位的人物,会记得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名字,在电梯或厂门口遇见时,点头微笑之余,叫出下属的名字,会令下属受宠若惊。

对待下属,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忧虑,他们起居饮食都要考虑周全。

所谓威,就是必须有命令与批评。一定要令行禁止。不能始终客客气气,为了维护自己平和谦虚的印象,而不好意思直接批评指正其问题。必须拿出做领导的威严来,让下属知道你的判断是正确的,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领导的威严还表现在对下属布置工作、交代任务上。一方面要敢于放手让下属去做,不要自己包打天下;另一方面在交代任务后,还必须要检查下属完成的情况。

将恩与威调成一杯鸡尾酒,和自己的下属碰杯,才能驾驭好下属,认为他们心悦诚服,发挥他们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