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满怀希望地与人交涉,但你提出的要求竟然当场遭到对方的拒绝,那场面是很令人难堪的。这种被拒绝而产生的尴尬,往往会使人感到心冷、失落,心理失衡,甚至出现不正常情绪,比如记恨,或报复的心理,因而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无法预见的,难以避免的,但有些却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避免的。从交涉的角度来看,避免尴尬也是交涉能力的组成部分。懂得并力争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场面的出现,是每一个交涉者都应该掌握的。
首先,在参与交涉活动之前,要对交涉对象和自己提出的要求,及可能被满足的程度有基本的估计,起码要估计如下三个方面情况:
一是看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否超出了对方的承受能力。如果要求太高,脱离实际,对方无力满足,这样的要求最好不要提出。否则,必然会自找难堪。
二是看对方的人品和自己与之关系的性质、程度。如果对方并非好施乐善之人,即使你提出的要求并不高,对方也会加以拒绝。对于这种人最好不要提出要求,不然也会自寻尴尬,此外还要看彼此关系的深浅,有时你与人家并没有多少交情,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其结果碰壁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三是看你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合法。如果所提要求违反政策规定,人家肯定是会拒绝的,最好免开尊口。
在进行求助**涉活动前,需要先做上述估计,然后再决定如何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样做,一般来说是可以避免很多尴尬场面出现的。
其次,要学会交涉的试探技巧。人际交往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有时,即使你事先做了充分估计,也难免遭遇意外,或出现估计失当的情况。这样,尴尬场面仍然可能降临到你的头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出现令人难堪的局面呢?运用必要的试探方法,就成了交涉临场时避免尴尬的选择了。常见的方法有:
1.自我否定法
就是对自己所提问题拿不准,如果直截了当提出来恐怕失言,造成尴尬。这时,就可以使用既提出问题,同时又自我否定的方式进行试探。这样在自我否定的意见中,就隐含了两种可能供对方选择,而对方的任何选择都不会使你感到不安和尴尬。比如,有一位年轻作者在某刊物上发表了两篇散文,可是收到相当于一篇的稿费,他想这一定是编辑部弄错了,可是又没有把握。他担心直接提出来,如果是自己弄错了,被顶回来那就太尴尬了。于是,他这样提出问题:“编辑老师,我最近收到了50元稿费,这一期上刊登了我两篇稿子,不知是一篇还是两篇的稿费?”对方立即查了一下,抱歉地说是他们搞错了,当即给予补偿。这位作者是用了一些心思的。他把两种可能同时提出,而且是把自己的想法作为否定的意见提出。这样即使自己搞错了被对方否定,也因自己有言在先,而不会使自己难堪。
2.投石问路法
当你有具体想法时,并不直接提出,而是先提一个与自己本意相关的问题,请对方回答,如果从其答案中自己已经得出否定性的判断,那就不要再提自己原定的要求、想法了。这样可以避免尴尬。
如有个女青年买了块布料,拿回家后才发现售货员找的钱不对,但是,又没有把握是否人家真的找错了,于是,她又回去,问道:“小姐,这种布多少钱一米?”对方答后,她立即明白是自己算错了,说了句“谢谢”,满意地离开了商店。看来,这个姑娘的处理方法是明智的。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当自己拿不准的时候,最好不要直言相求或者否定对方,最好使用投石问路法,先摸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也不迟。
有些人不是这样,他们处理问题易于冲动,情况没有搞清,就向人提出挑战,结果却是自己错了,使自己陷入窘境。比如,有的人买东西,自己没有算清楚就对售货员说:“你少找我钱了!”等到人家一笔一笔地算清楚了,证明人家没弄错时,那就尴尬极了。
3.触类旁通法
当你想提一个要求时,还可以先提出一个与此同属一类的问题,以此试探对方的态度。如果得到肯定的信息时,便可以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对方的态度是明确的否定,那就免开尊口,以免遭到拒绝尴尬。比如,有一位干部打算调离本单位,但又担心领导当场给予否定,或给领导留下坏印象,以后不好工作。于是,他这样提出问题:“书记,咱们单位有的青年干部想挪挪窝儿,您觉得怎么样?”书记说:“人才流动我是赞成的。”他见书记态度还可以,于是进一步说道:“如果这个人是我呢?”“那也不拦,只要有地方去。”这样他摸到了领导的态度,不久,正式向领导提出调动的申请。用触类旁通法进行试探,其好处是可进可退,进退自如,在交涉中有广泛的用途。
4.顺便提出法
有时提出问题,并不用郑重其事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显得过分重视,至关重要。一旦被否定,自己会感到下不来台。而如果在执行某一交际任务过程中,利用适当时机,顺便提出自己的问题,给人的印象是并未把此事看得很重,即使不满足也没有什么感觉。比如,某业务员在与某厂长谈判,一谈判告一段落时,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说:“顺便问一句,你们厂要不要人?我有个同事想到你们这里来工作。”厂长说:“我们厂的效益不错,想来的人很多。可是目前我们一个人也没有进。”“噢,是这样。”在对方的否定答复面前,他一点儿也没有感到尴尬,但是已达到了试探的目的。试想,如果一开始就以郑重其事的态度向对方提出这个问题,并遭到对方的拒绝,那现场的气氛就可想而知了。
再如,青工小赵随同厂长去拜访一位有名望的书法家,在谈完正事之后,小赵乘机说:“万老,我很喜欢您的名字,如果您在百忙中能给我写一幅,那就太好了。”万老说:“近来我身体不太好,以后再说吧!”显然这是在拒绝,但是,由于是顺便提出的要求,小赵并不感到尴尬。
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顺便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自己要说明的真正意图,但是,由于使用这种轻描淡写方式顺便一说,就使自己变得更主动一些,有退路可走,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对方否定而造成的心理失衡。
5.玩笑法
有时还可以把本来应郑重其事提出的问题用开玩笑的口气说出来,如果对方给以否定,便可把这个问题归结为开玩笑,这样既可达到试探的目的,又可在一笑之中化解尴尬,维护自己的尊严。
有一位同事到王经理家,想让已成功将儿子小强送进某知名中学的王经理帮忙把自己儿子也弄进去。他先是夸了经理的儿子,然后又“顺便”谈及自己的儿子:“他呀,居然羡慕起小强,也打起了转学的主意,我说你以为我是王叔叔呀。”这种打哈哈方式,真真假假,可进可退,可以避免王经理拒绝的尴尬。
6.打电话
打电话提出自己的要求,与当面提出有所不同,由于彼此只能听到声音而不见面,即使被对方所否定,其刺激性也较小,比当面被否定更易接受些。比如,有位作者写了一篇稿子,等了一段时间没有回音,于是就打电话询问结果:“编辑老师,我想问问那篇稿子的处理情况……”“噢,是这样,稿子已经看到了,我们认为还有些距离,很难采用……”“是这样,谢谢您。”就这样他在较为平静的气氛中,接受了一个被否定的事实。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避免出现尴尬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它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和面子,所采取的一种策略性手段;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应更多地研究一些在被对方否定情况下,如何运用交际的技巧,扭转败局,争取交涉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