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1 / 1)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修订草案) 》的说明———2019 年10 月21 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何毅亭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托, 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一、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 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和决策部署, 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制度、改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提出明确要求。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党政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也强烈呼吁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 以更好适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2018 年以来,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的议案16 件, 建议11 件, 政协委员提出相关政协提案5 件。

2018 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明确由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牵头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同年9 月,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牵头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包括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文化旅游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在修法过程中, 社会建设委员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多次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有关方面沟通协商、交换意见; 书面征求了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的意见; 广泛听取各级人大代表, 有关党政部门、司法机关、群团组织, 部分专家学者、一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律师、学校教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互联网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 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

修订草案)。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的指导思想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论述, 以宪法为根据, 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 强化问题导向, 着力完善相关制度, 为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的总体思路是:(一) 在现行法律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1991 年制定的, 2006 年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

总体看, 该法确立的原则和制度仍然是适用的, 因此, 修订草案在保留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的前提下, 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和现实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对已不符合新情况的规定作出修改。

(二) 着力解决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 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 监护人监护不力情况严重甚至存在监护侵害现象; (2) 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问题频发; (3) 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人员性侵害、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问题时有发生; (4)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问题触目惊心; (5) 对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缺乏应有保护等。

这些问题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修订草案对这些问题均作出积极回应, 着力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走向更高水平。

(三) 及时把成熟的实践做法上升为法律近三十年来, 围绕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 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或部门规章; 各地也出台了许多配套的地方性法规, 推动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修订草案在认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 将部分被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国情且行之

有效的实践做法写入法律。

(四) 注重做好相关法律的衔接配合未成年人保护涉及面很广, 我国民事、刑事、行政、社会等很多领域的法律都有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修订草案在坚持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综合性法律定位的同时, 注意处理好本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凡是其他法律有明确规定的, 本法只作原则性、衔接性的规定;其他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够完善的, 尽可能在本法中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明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一并考虑, 所以, 修订草案特别注意妥善处理好这两部涉未成年人法律之间的关系, 使之既相互衔接又各有

侧重。

三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的主要内容修订草案对现行法律的章目编排及条文顺序进行了调整, 坚持增改删并举。新增“网络保护” “政府保护” 两章, 条文从72 条增加到130 条。

修改的主要内容是:

(一) 充实总则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 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主体等作出明确规定。修订草案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强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 确立国家亲权责任, 明确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 由国家承担监护职责; 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后的强

制报告制度。

(二) 加强家庭保护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 家庭是未成年人最先开始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修订草案细化了家庭监护职责, 具体列举监护应当做的行为、禁止性行为和抚养注意事项; 突出家庭教育; 增加监护人的报告义务;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监护缺失问题, 完善了委托照

护制度。

(三) 完善学校保护

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场所。修订草案从教书育人和安全保障两个角度规定学校、幼儿园的保护义务。“教书育人” 方面主要是完善了学校、幼儿园的教育、保育职责; “安全保障” 方面主要规定了校园安全的保障机制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 增加了学生欺凌及校园性

侵的防控与处置措施。

(四) 充实社会保护

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大背景大环境, 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修订草案增加了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保护责任; 拓展了未成年人的福利范围; 对净化社会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强调了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 为避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虐待、暴力伤害等侵害, 创设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查询及禁止制度。

(五) 新增网络保护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空间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世界的延展, 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新环境。修订草案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 增设“网络保护” 专章, 对网络保护的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相关企业责任、网络信息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作出全面规范, 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六) 强化政府保护

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修订草案将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相关内容加以整合, 增设“政府保护” 专章, 明确各级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细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 并对国家监护制度作出详细规定。

(七) 完善司法保护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一是司法活动中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共性要求; 二是特定类型民事案件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三是刑事案件中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 四是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保护。修订草案细化了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司法保护专章和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的有关内容, 进一步强调司法机关专门化问题, 同时补充完善相关规定, 以实现司法环节的未成年人保护全覆盖。主要包括: 设立检察机关代为行使诉讼权利制度, 细化规定中止和撤销监护人资格制度, 规定刑事案件中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措施等。

此外, 修订草案还细化了法律责任以增加法律刚性, 并对本法提及的

特定名词进行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和以上说明是否妥

当, 请审议。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