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工无利器,不能善其业,犹人无材德,不能尽其仁。器不自利,必经磨砺,亦如人之材德,必事贤友仁,然后得所切磋熏陶而后能成也。仁者,人与人相处之道。仁德必于人群中磨砺熏陶而成。有其德而后可以善其事,犹工人之必有器以成业。
【白话试译】
子贡问为仁之方。先生说:“工人欲完善他的工作,必先快利他的器具。居住在此国,便须奉事此国中大夫之贤者,并须与其士之仁者相交友。”
(一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
问为邦:为,创制义。盖制作礼乐,革命兴新之义皆涵之,与普通问治国之方有辨,观下文孔子答可知。
行夏之时:古历法,有夏正、殷正、周正之分。夏正即今之阴历。殷正以阴历十二月为正月,较夏历差一月。周正以阴历十一月为正月,较夏正差二月。今仿欧美用阳历,略在冬至后十日改岁,犹周正。阴历合于农时,今亦谓之农历。孔子重民事,故主行夏时。
乘殷之辂:此辂字亦作路。天子所乘车曰路。周制有五辂,玉、金、象、革、木,并多文饰,惟木路最质素。木路,殷路。古人日用器物,惟车最贵,孔子主乘殷辂,尚质也。
服周之冕:冕,祭服所用之冠,其制后高前下,有俛俯之形,因名冕。周礼有六冕,以分服者之等次。其物小而在上,虽华不为靡,虽贵不及奢。孔子主服周冕,即尚文之义。
乐则《韶》舞:孔子论乐独称《韶》、《武》。古称《韶》为舜乐,《武》则周代之乐,而夏、殷不与焉。孔子又言:“《韶》尽美又尽善”,故主用《韶》舞。此言乐,舞者乐之成。或说:“则”字犹取法义,谓乐当取法于《韶》。然以“则”为虚辞,文理更圆。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声过于乐曰**。乐之五音十二律长短高下皆当有节。郑声靡曼幼眇,失中正和平之气,使听者道欲增悲,沉溺而忘返,故曰**。放,禁绝义。殆,危殆义,佞人以口才变乱是非,与郑声皆易使人心惑,当加以放远禁绝。
或说此章当是颜渊论时、辂等项,孔子因其问而逐项答之:记者浑括所问,但曰“问为邦”,于是遂若颁一历,乘一车,戴一冠,奏一部乐,而已尽治国之道,是无此理。今按:如或者之说,颜渊又何为而专问颁一历,乘一车,戴一冠,奏一部乐,全成零碎节目,而更不问治国大道?即此可知或说之非是。盖颜渊所问,自是治国大道。
孔子所答,主要不外重民生,兴礼乐,乃所谓“富之”“教之”。礼有质文之辨,乐有**正之分,孔子推本之于虞、夏、商、周之四代,而为之斟酌调和,求其尽善尽美。此所谓从周而往,百世损益可知。颜渊闻一知十,岂诚如或所疑,只是颁一历,乘一车,戴一冠,奏一乐而已乎?孔子尝曰:“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当孔、颜之时,正宜革命兴新之时。孔子此章所以告颜子,正其平日“梦见周公”与“我其为东周乎”之理想抱负所在。今距孔颜之时已逾二千五百年,若使孔子生今世,复有如颜子者问以为邦,孔子当何以为答?孔门仁礼并重。颜渊问仁,主在修己。此章问邦,则偏于礼,主在治人。此后孟子善言仁,荀子善言礼,然距今亦逾两千载,所言亦未必一一合时宜。孔子曰:“好古敏以求之。”又曰:“予一以贯之。”若读此章,不知敏求、一贯之义,则《论语》以外,可不再从事于汉、唐、宋、明历代之探求。有所探求,亦仅博闻,而无以贯之,此非所以学孔子。
【白话试译】
颜渊问为国之道。先生说:“推行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戴周代的冕,乐舞则取法于舜时之《韶》。并该放弃郑声,远绝佞人。因郑声太**,而佞人太危殆了。”
(一一)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此章远近有两解:一以地言,人之所履,容足之外,皆若无用,而不可废。故虑不在千里之外,则患常在几席之下矣。一以时言,凡事不作久远之虑,则必有日近倾败之忧。两解皆可通。依常义,从后说为允。惟所谓远虑者,乃正谋,非私计。如古人戒蓄财多害,蓄财似亦为远虑,实则非。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人若不能有久远之虑,则必然有朝夕之忧。”
(一二)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此章与《子罕篇》所记同,多“已矣乎”三字。或曰:己矣乎者,叹其终不得见。
又按:孔子论学每言“好”,如言好德、好仁、好礼、好义皆好也。好色亦好也。有志于学者,当先辨己心所好。此义至深长,不可不善自反省。
【白话试译】
先生说:“罢了吧!我未见过好德像好色的人呀!”
(一三)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窃位:居位而不称,如盗取而窃据之。
柳下惠:氏展,名获,字禽,亦字季。柳下或谓是其食邑,或谓是其居处。惠其私谥。
不与立:谓不与并立于朝。或曰:立即位字,“不与立”即不与位。
本章当与《宪问篇》公叔文子章合读。
【白话试译】
先生说:“臧文仲,好算是偷窃官位的吧!他明知柳下惠之贤,但不能举荐他和他共立于朝。”
(一四)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责己厚,责人薄,可以无怨尤。诚能严于自治,亦复无暇责人。
旧解此怨为人怨己,亦通。
【白话试译】
先生说:“对自身督责严,对人督责轻,便可避远自心的怨望了。”
(一五)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审处之辞。末,犹无义。其人不知熟思审虑,虽圣人亦无如其人何也。
【白话试译】
先生说:“从不说如之何如之何的人,吾亦就无如之何了。”
(一六)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群居不以善道相切磋,终日言不及于正义,专好逞其小才知,小聪明,难为人,亦难为群。或曰:孔子此言,乃为当时之学校发。当时学校详情,今已不可知。抑群居不限于学校。孔子此言,历世如见,坏人才,害世道,其病非小,有志之士不可不深戒。
【白话试译】
先生说:“相聚群居,终日不散,言谈不及道义,专好逞使小聪明,卖弄小才知,这真难了。”
(一七)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质,实质。君子以义为其行事之实质。下三“之”字指义,亦指事。行之须有节文,出之须以逊让,成之则在诚信。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把义来做他一切行事的本质,又把礼的节文来推行,把谦逊来表达,把诚信来完成,这样才真是一个君子呀!”
(一八)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赐之达,由之果,求之艺,皆能也。学以成德,亦必各有其能。
贵德贱能,非孔门之教。人之知于己,亦知其能耳。故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也。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只愁自己无能,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
(一九)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没世,犹没生,谓其生之没。称,举义。君子学以为己,不务人知,然没世而无名可举,则君子疾之。盖名以举实,人之一生,不过百年,死则与草木同腐,奄忽随化,一切不留,惟名可以传世,故君子以荣名为宝。名在而人如在,虽隔千百世,可以风仪如生,居游增人慨慕,謦咳亦成想像。不仅称述尊仰,光荣胜于生时。此亦君子爱人垂教之深情厚意所寄。故“名”亦孔门之大教。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惧此名而已。世不重名,则人尽趋利,更无顾虑矣。或曰:名不称,乃声闻过情之义。然生时可以弋浮名,剽虚誉,及其死,千秋论定,岂能常此声闻过情?此乃人道之至公至直,无力可争。宋儒教人务实,而受道、释之影响,不免轻视身后之名,故以“声闻过情”说此章。然戒好名而过,亦可以伤世道,坏人心,不可不辨。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恨他身后声名之不传。”
(二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非无所求,惟必反而求诸己。虽不病人之不己知,亦恨没世而名不称。虽恨没世无名,而所以求之者则仍在己。小人则务求诸人。
故违道干誉无所不至,而卒得没世之恶名。以上三章,义实相足,故编者牵连及之。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一切求之于己,小人一切求之于人。”
(二一)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矜,庄敬自持,然无乖戾之心,故不争。以道相处,以和相聚,故必有群;然无阿比之私,故不党。矜不失己,群不专己。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只是庄敬自守,但与人无所争。只是和聚有群,但亦不结党。”
(二二)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有言不必有德,故不以言举人。然亦不以其人之无德而废其言之善,因无德亦可有言。此章君子指在上位者,然亦可通之人人。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专因一人的说话来举荐那一人,亦不因那一人行事有缺连他说话也全不理。”
(二三)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人称一字为一言。求能终身行之,则必当下可行者始是。若“仁”字固当终身行之,但不能当下即是。子曰:“吾欲仁,斯仁至。”
此以心言,不以行言。仁之为道,非咄嗟可冀。只一“恕”字当下便可完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骤看若消极,但当下便是,推此心而仁道在其中。故可终身行之。
【白话试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行它的呢?”先生说:“怕只有一个恕字吧!你自己不愿要的,莫把来施给别人。”
(二四)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吾之于人:此指与吾同生之人,如下言斯民。
谁毁谁誉:此句有两解:一是不加毁誉。一是毁不枉毁,誉不虚誉。观下文“如有所誉”句,从前解为是。
其有所试矣:孔子若有所誉于人,必其人先有所试,确有证验可誉。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斯民即今世与吾同生之民。
今日之民,亦即自古三代之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谓三代之直道即行于当时之民,亦谓即以当时之民而行斯直道。积三代之久,而知民之所毁誉,莫不有直道,如禹、汤、文、武、周公莫不誉,桀、纣、幽、厉莫不毁。就其毁誉,可以见直道之行于斯民矣。故直道本于人心之大公。人心有大公,故我可以不加毁誉而直道自见。
孔子又曰:“人之生也直,妄之生也幸而免。”人乃赖直道生,彼妄人者,亦幸赖直道而免耳。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有所试而誉之,成人之美也。毁其人,则成其恶矣。故虽桓魋、公伯寮之徒,孔子皆无毁焉。孔子作《春秋》,不虚美,不隐恶,褒贬予夺一如其实,然乃即事以明道,与于人有毁誉不同。善可先褒,恶不预诋,故孔子终于人无毁也。或谓毁誉所以见直道,不知直道自行于斯民,故可不烦我之有毁于人。观此章,见圣道之闳深,然亦岂乡愿阿世者之所得而借口?
【白话试译】
先生说:“我对人,那个是我毁了,那个是我誉了的呢?我若对人有所誉,必是其人已确有所试,见之于实的了。这人呀,即是三代以来全社会一向有直道流行其间的人呀!”
(二五)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史之阙文:一说:史官记载,有疑则阙。一说:史者掌书之吏,遇字不知,阙之待问,不妄以己意别写一字代之。
有马者借人乘之:一说:如子路车马与朋友共。一说:马不调良,借人服习之。借,犹借义。借人之能以服习己马也。
史阙文,以待问。马不能驭,借人之能代己调服。此皆谨笃服善之风。一属书,一属御。孔子举此为学六艺者言,即为凡从事于学者言。孔子早年犹及见此二事,后遂无之,亦举以陈世变。
【白话试译】
先生说:“我犹看到官文书上有空阙的字,又有有马的借人乘用,现在这些都没有了。”
(二六)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巧言令色鲜矣仁,则巧言足以乱己德。小事不能忍,如妇人之仁不能忍其爱,匹夫之勇不能忍其忿,足以乱大谋。
【白话试译】
先生说:“巧言可以乱人之品德。小处不能忍,可以乱了大计谋。”
(二七)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或有特立独行,亦有为大义冒不韪而遭众恶者,亦有违道以邀誉,矫情以钓名,而获众好者。众恶众好,其人其事必属非常,故必加审察。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人人都厌恶他,必得仔细审察。人人都喜好他,也必得仔细审察。”
(二八)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廓大之义。道,指人道。道由人兴,亦由人行。自有人类,始则浑浑噩噩,久而智德日成,文物日备,斯即“人能弘道”。人由始生,渐至长大,学思益积益进,才大则道随而大,才小则道随而小。
《中庸》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此言非有大德之人,大道亦不在其身凝聚;此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若道能弘人,则人人尽成君子,世世尽是治平,学不必讲,德不必修,坐待道弘矣。此章义极简明,而最值深思。惜乎后之学者,不能于此章真切体悟,歧说滋兴,而人之弘道之力因亦未能大有所发挥,洵可憾也。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人能弘大道,道不能弘大人。”
(二九)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人道日新,过而能改,即是无过。惟有过不改,其过遂成。若又加之以文饰,则过上添过矣。
【白话试译】
先生说:“有了过失不改,这才真说得是过失了。”
(三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人必生于群,必于群中而始成其为人。故学非一人之学,道非一人之道,亦必于群而始有学有道也。群亦非一日之群,自远古以来,久有此群,久有此人矣。故人必学于人,尤必学于古之人,始获知道。
学如日,静居而独思则如火。舍学而思,譬犹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可以小见,不可以大知。故君子贵乎乐群而敬学,不贵离群而独思。
【白话试译】
先生说:“我曾竟天不吃,竟夜不睡,尽自思量,总是无益,不如向人学问的好。”
(三一)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馁,饿义。耕以谋食,亦有饥饿之患。学以谋道,亦有禄仕之获。
或说:此章君子指位言。董仲舒所谓:“遑遑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君子之事。遑遑求财利,常恐匮乏者,小人之事。”若尽释耕耨,从事于学,亦将于何得食?然谋道自可兼得食,谋食亦不害兼谋道。
若使一群之人,皆竞于谋食,不知谋道,由于无道,亦且忧馁。若使一群之人,尽知谋道,不专忧贫,岂转不能得食?故知本章陈义,实期人人能成为君子,不谓在上位斯为君子,在下位则必为小人也。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只计谋于道,不计谋于食。耕田也有饥饿时,学道也可得禄食。所以君子只忧道之不明不行,不忧贫不得食。”
(三二)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本章言治民之道。“知及之”“仁守之”两“之”字,指治民之道言。知及之者,知足以知及此道也。然苟非此心之仁能真在于民,虽知此道,终不能持守不失。此下“庄以涖之”“之”字指民言。虽知治民之道,虽此心之仁足以持守之,苟非临民以庄,则民将不之敬。
涖,临也。若能知能仁,能庄以临民,而动之不以礼;此“之”字亦指民,临涖其民,必有所鼓舞作兴之,此之谓动其民。动其民必以礼,礼者,节文秩序之义。不知有节文,不能有适宜之秩序,亦未得为善也。故本章十一“之”字,当分指“民”与“治民之道”言。涖之、动之三“之”字指民,此外八“之”字指道。如此始见文从字顺。或谓十一“之”字皆指民,则知及于民、仁守其民为不辞。或说之指君位,则更不可解。本章四节,逐步切实,始末次第,秩然明备。苟以常情测之,将谓动之以礼为最易,而知之能及为极至。喜高明,忽平实,非孔门之教。颜子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约礼斯止于至善矣。学者其细玩焉。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在上位者,他的知足以知到此道了,若其心之仁不足以守,则虽知得了,仍然必失去。知得了,其心之仁也足以守之不失了,但不能庄敬以临涖其民,则其民仍将慢其上而不敬。
知得了,其心之仁又足以守,又能庄敬以临涖其民,但鼓动兴作,运使其民时,若没有了礼,仍还是未善。”
(三三)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一事之能否,不足以尽君子之所蕴,故曰“不可小知”。任以天下之重而泰乎绰然其可任,故曰“可大受”。小人非无一才之长可资器使,但不可任以大事。知者,言其被知于人。受者,言其能受于己。
此言知人之法当观于大,若以小节,小人有时将转胜于君子,而君子或置于无用之地矣。能知人,然后能用人。《论语》言君子小人有对反而言者,如“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之类。顾此种小人,则卑污已甚,而几于恶矣。亦有相较而言者,如“和同”章,“骄泰”章,“求人求己”章,及本章之类是也。此种小人,非必卑污已甚,此亦学者所当深辨。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可从小处去赏识他,但他可接受大任务。一个小人,不能接受大任务,但可于小处被赏识。”
(三四)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此章勉人为仁语。人生有赖于仁,尤甚于其赖水火。蹈水火,有时可以杀人,然未有蹈仁道而陷于死者,则人何惮而不为仁?或疑杀身成仁,此非蹈仁而死乎?不知此乃正命而死,非仁有杀身之道也。
庄周讥以身殉名,此则惟生之见,而不知生之有赖于仁矣。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人生有赖于仁,尤甚其有赖于水火。吾只见蹈火蹈水而死了的,没见蹈仁而死的呀!”
(三五)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当仁:当字有两解:一、值义。谓值为仁则不让。二、担当义。
犹云“仁以为己任”。两义可互通。然云任仁,似嫌不辞,今从前解。
不让于师:旧解皆训师为师长义。言值当行仁,即当勇往直前,既非出于争,自亦不必让。故求道当尊师,行道则无让师之义。
今按:师之与我,虽并世而有先后,当我学成德立之时,而师或不在。疑此师字当训众。盖仁行善举,众皆当任,人各相让,则谁欤任此?故遇众所当行之事,在己尤当率先不复让。当仁不让,即是见义勇为也。
【白话试译】
先生说:“若遇行仁之事,在己即当率先向前,莫让给众人为之。”
(三六)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贞者,存于己而不变。谅者,求信于人。贞自可信,不待于谅。
孔子尝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义之与比。”义之与比,贞也。言必信,行必果,则匹夫匹妇之为谅。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只固守正道,不拘执小信。”
(三七)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敬其事,先尽己之心力于所任之职。后其食,食禄也。尽职为先,食禄为后,此乃事君之道。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事君之道,先当敬守职事,把食禄之心放在后。”
(三八)
子曰:“有教无类。”
人有差别,如贵贱、贫富、智愚、善恶之类。惟就教育言,则当因地因材,掖而进之,感而化之,作而成之,不复有类。孔门富如冉有、子贡,贫如颜渊、原思,孟懿子为鲁之贵族,子路为卞之野人,曾参之鲁,高柴之愚,皆为高第弟子。故东郭惠子有“夫子之门何其杂”之疑。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人只该有教化,不再分类别。”
(三九)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孟子言禹、稷、颜子同道,又云曾子、子思同道。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与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或说: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事,不相为谋。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各人道路不同,便无法互为谋虑了。”
(四〇)
子曰:“辞,达而已矣。”
辞,指辞命。列国邦交,奉使者主要在传达使命。国情得达,即是不辱君命。或说:辞指文辞,主在达意,不尚富艳之工。然孔子时,尚不以著述文辞立教。今从前说。
【白话试译】
先生说:“奉命出使,他的辞令,只求能传达国家使命便够了。”
(四一)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师冕:乐师,名冕。古乐师皆瞽者。
某在斯:古书称某,或是讳不敢名,或是失其名。此乃通言之,云某人,记者略其名不一一详举也。师冕瞽,故孔子历举在坐者以告。
与师言之,道与:谓顷与师言者亦道否。见孔门弟子于孔子一言一动无不诚心审察。
固相师之道:相,助义。古者瞽必有相。孔子与师冕言,其辞语从容,诚意恳至,使人于二千五百载之下犹可想慕。在孔子则谓相师之道固应如此而已。然其至诚恳恻之情,则正以见圣人之德养。
《论语》章旨无类可从者多收之篇末,如此章及“邦君之妻”章之属皆是。
【白话试译】
师冕来见孔子,走近阶,先生说:“这是阶了。”走近坐席,先生说:“这是坐席了。”待大家坐定,先生告师冕说:“某人在这边,某人在那边。”师冕出去后,子张问道:“刚才和师冕这般说,也是道吗?”先生说:“对呀,这便是一种扶道瞽者的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