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政府自武帝后,漸漸從宗室、軍人、商人之組合,漢制雖禁商人入仕,然以貲選,富人其先皆商人也。轉變成士人參政之新局面。
公卿朝士,名儒輩出。
仍舉丞相一官言之,昭帝時有王訢、郡縣吏積功。楊敞給事大將軍幕府,為軍司馬。蔡義。以明經為博士,拜相封侯。宣帝時有韋賢、以詩教授,稱大儒。魏相、少學易,為郡卒史。丙吉、獄吏。黃霸、入財得官。于定國。獄吏。元帝時有韋玄成、以父任為郎,亦稱名儒。匡衡。射策除掌故。成帝時有王商、外戚。張禹、郡文學。薛宣、廷尉書佐。翟方進、射策為郎。孔光。以明經舉議郎。哀帝時有朱博、亭長。平富、治禮學。王嘉、射策為郎。孔光、馬宮。射策為郎。蓋自宣帝后,儒者漸當路。元、成、哀三朝,為相者皆一時大儒。其不通經術而相者,如薛宣以經術淺見輕,卒策免;朱博以武吏得罪,自殺,皆不得安其位。
且卽庶僚下位,亦多學者。
即前舉丞相亦多由下僚進身,其外如王吉、郡吏。鮑宣、嗇夫。韓延壽、郡文學。王尊、郡決曹史。蓋寬饒、諸葛豐、均郡文學。孫寶、郡吏。谷永、長安小吏。梅福郡文學。之儔,皆名臣也。
士人在政府裡漸漸占到地位,一半是憑藉武帝時董仲舒、公孫弘諸人所創建的種種制度,一半是讀書博通之士在政治上所表現的成績,究竟比貴族軍人和商人們來得強。
武帝時,兒寬為廷尉奏獻掾,以古法義決疑獄見重。昭帝時,雋不疑為京兆尹,以春秋義縛訊偽衛太子。宣帝時,蕭望之為御史大夫,引春秋義主弔匈奴喪。皆為一時推尊。霍光廢昌邑王,先問於古有否先例,可見士人學者逐漸在政治上佔到地位和勢力,實為當時一種自然之趨勢。
自此漢高祖以來一個代表一般平民社會的、素樸的農民政府,現在轉變為代表一般平民社會的、有教育、有智識的士人政府,不可謂非當時的又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