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与人协商的能力(1 / 1)

所谓“协商”,即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协商能力是人际交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能力,通过协商可以使众人形成一致意见,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进行有效的协商,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利益才能得以实现。

196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进入日本开拓汽车市场。起初,日本的福特公司由于不熟悉日本人的心理习惯,公司的运作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这时,福特汽车公司总部决定派一位熟悉亚洲的人到日本任总裁。于是,程美玮临危受命,被任命为福特汽车公司日本分公司的总裁。

虽然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但初到日本的时候,程美玮还是遇到了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等许多困难,工作受到很大的阻力。由于沟通不畅,他的指令经常受到下级的抵触。这时,他意识到应该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于是,他开始主动与下属接触,经常与他们一起吃饭、聊天,工作上的事情不再独断专行,而是经常与下属协商,一起作决定。经过这样的过程,下属们开始了解这位陌生的上级,而程美玮也了解了下属们的想法。通过不断地协商,程美玮吸取了大家的经验,作出了很多正确的决定。经过两年的努力,程美玮终于取得了成功,而福特公司也在日本站稳了脚跟。

对于孩子来说,协商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惯了颐指气使,遇到一点点意见不合就会感到不舒服。当孩子长大成人后,难免会遇到与他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这时候,具备与人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发生冲突甚至是对抗,这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协商的能力。以下这位家长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

5岁的文文和4岁的蛋蛋一起玩沙子,文文想要蛋蛋的小水枪,就对蛋蛋说:“我能玩玩儿你的水枪吗?”

蛋蛋说:“不行,我还没玩儿够呢!”

文文有些生气了,不高兴地说:“平常我有什么玩具都给你玩,以后我也不给你玩了。”

文文的妈妈听了文文的气话笑了,就问文文:“你真不想玩了吗?如果你心里还想的话,就跟蛋蛋商量商量,两个人交换玩具玩多好呀!”

文文想了想,于是来到蛋蛋面前,很诚恳地说:“我们还是好朋友,不然你让我玩一会儿水枪,我把小飞机借给你玩一会儿,以后我们有玩具就一起玩好不好?”

蛋蛋本来就因为文文生气了而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听到文文跟自己商量,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文文的提议。最后,两个孩子皆大欢喜。

孩子的协商能力是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家长应抓住每一个教育的机会,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商,这是帮助他们提高社会协作能力的一种方法。只有懂得与人协商,孩子才能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协商能力呢?

1.家长在生活中找机会对孩子直接演示如何协商是最为有效的

在生活中,大多数家长让孩子体验到的通常只有“被满足”和“被拒绝”两个选择,即要么全盘接纳孩子的意见,要么全盘否定孩子的意见。其实,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家长要适时地以“朋友”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平等交流,征询孩子的意见,合理的要采纳,不合理的要拒绝,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协商能力。比如,家长打算给孩子买一个书包、买一件学习用品,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在购买的时候,直接征询他的意见,然后说出你的意见。比如,孩子想买一个很贵的书包,远远超出了他学习的需要,这时你就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他,并说明你的理由。通过这种方式,他就可以亲身体验到协商的意义了。

2.家长要帮孩子建立“双赢意识”

一个孩子如果整天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总想别人顺着自己的意思,而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别人的利益,那么他最终只会成为“孤家寡人”。因此,家长应培养孩子的“双赢意识”,让孩子知道,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同样也要满足别人的利益,而只有通过协商,才能实现双方的利益。

3.要求孩子学会征求别人的意见

征求别人的意见,不等于没有主见。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让孩子学会询问。例如,孩子要买一件东西,家长应要求孩子征求家长的意见,如询问爸爸妈妈:“我喜欢那个变形金刚,您可以买一个吗?”

这时候,家长可以与孩子协商:“买完变形金刚其他东西就不能买了。”或者:“你准备以什么作为获得变形金刚的条件呢?”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是需要与人商量的,还需要自己付出努力。

总之,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协商能力,让孩子形成尊重他人,与人协商以解决问题的习惯。这对孩子的一生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