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孩子说话的条理性(1 / 1)

放学后,东东对爸爸说:“爸爸,今天我们班里发生了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明天我们班和二班要举行足球比赛,我的同桌刘强脚扭伤了不能上场。刘强是我们班的班长,他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今天第三节体育课,老师进行百米测试,5个人一组,每组跑3次,选一次最快的成绩作为考试成绩。刘强分在了我们组,第一次赛跑,我比刘强慢0.2秒,第二次他又跑在我的前面,可是他在冲刺的时候不小心摔跤了,脚扭伤了,肿得很厉害,结果我跑了第一。真让人担心哪!”

听着东东的话,爸爸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东东担心的是什么,不是得第一了吗?生活中,像东东这样的孩子还真不少。他们说话的时候没有条理,在给家长或朋友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一点儿逻辑都没有,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那,一件事情叙述好几遍。对方听了却仍旧似懂非懂。

一个说话没有逻辑与条理的人是谈不上有好口才的。所谓条理,就是指说话不前后颠倒,最起码要让别人听懂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发展阶段,即把话语进行有秩序的安排、分类。一般来说,3岁以上的孩子就应该要求他说话讲条理,这必须以会连贯地讲话为基础。初看,这个要求似乎太高、太难,不可能做到,甚至有些家长会认为,3岁多的孩子,能说整句话就不错了,提这种要求,简直太脱离实际了。其实,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成人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说话是表达自己思想、介绍外界事物的一种方式。说话也有能力问题,如同一个人的其他能力有高有低一样。

3~4岁的孩子,讲话是否有条理,完全在于教育。

4岁的奇奇是个小机灵。他善于表达,且条理性强。

有一天晚上,奇奇到姥姥家做客,姥姥炖排骨,奇奇吃了几口,说:“妈妈,土豆真好吃。”又吃了一会,说:“妈妈,胡萝卜-真好吃。”又吃了一会,他停下来,很认真地说:“妈妈,真好吃啊。第一,肉好吃;第二,汤好喝;第三,土豆好吃;第四,胡萝卜、也好吃。”

听他说完,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对着他伸出大拇指。而奇奇的大姨更是急不可耐地向妹妹讨教,怎么把孩子的说话能力教得这么强?

奇奇的妈妈得意地说:“全在于平日细致耐心地教呀。”

那么,家长应怎样教孩子讲话有条理呢?

1.从教孩子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入手

3岁多的孩子对他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兴趣,无论是自然界动植物的变化,还是社会上人们的行为,他们都想了解,他们喜欢看、问、摸。针对这一特点,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观察,以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这种观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家长买回一个娃娃,就可以让孩子看看,说说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家长引导孩子先看娃娃的头:什么颜色的头发,是长发还是短发?然后看着娃娃的脸和眼睛?最后看着娃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袜子和鞋?爸爸穿上新军装时,就可以让孩子看看,说说新军装是什么样子的:按照军帽、帽徽、上衣、肩章、下衣、鞋的顺序。在街上,引导孩子看看、说说路边的树(从树干,树枝到树叶)、楼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路上的车辆(从头到尾)等。经常引导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物体按照同样的顺序说出来。渐渐地,孩子就形成了有顺序地观察和有条理讲话的习惯。

2.教孩子按照顺序说话,逐渐培养说话的条理性

例如,“先……再……然后……最后……”等句式叙述,说出完整的过程。我们可通过做一件家务来教孩子。如通过洗手帕来教孩子,让他边动手边体会,并按照句式叙述。把洗手帕的过程完整地叙述一遍。也可利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来说话,如说说“我们的家”或“我们的卧室”。这是一种空间顺序的练习。

3.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由观察单物体,过渡到观察几个物体或整个环境

例如,观察大街上有什么?就可以教孩子按路旁的建筑到树木、花坛,再到路边的行人、路中间的车辆这样一个顺序进行观察。还可以通过画书,教孩子在看画页时先由左向右看,或是先看背景(什么地方、房、树等)再看人物(有谁?在做什么),使孩子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4.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说话

按逻辑顺序描述就是把众多的说话材料,按照它们的性质及内部联系,科学地加以分类,从不同侧面表达中心。这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家长可以等孩子长大一些再训练他的这种能力。

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在教孩子掌握说话的条理性时,不要因为孩子表述得不好,就责备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这会把孩子吓坏的。如此一来,不要说说话有条理了,甚至说话都可能有障碍。

对于培养孩子说话有条理的能力,家长应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只要家长教育的方法正确,态度温和,并不断给予孩子鼓励、引导和示范,孩子熟练地掌握表达的条理性就不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