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家长营造出来的(1 / 1)

每个孩子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他们将在家长精心营造的爱的环境里开始自己漫长的“学习之旅”,他们将从家长——自己的“启蒙老师”身上习得成长所需要的一切本领。家长的一声呢喃、一个微笑都将投映到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供他们参照、模仿、学习。孩子口才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要想你的孩子口才出众,家长应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首先,家长要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孩子在浓浓的语言学习氛围中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和潜力。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家庭环境。一个在良好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具有优秀的口才。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罗伯特赫斯博士说:“家庭语言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能力。”事实确是如此,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冬冬的爸爸、妈妈喜欢扯着嗓子说话,所以,冬冬表达自己想法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大喊大叫。如果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就大吵大闹。

有一天,冬冬的妈妈在给一个朋友打电话,冬冬却在这个时候想吃冰箱里的果冻。于是,他在旁边一直叫妈妈给他拿果冻。冬冬的妈妈被孩子这样一闹立即变得烦躁起来,粗暴地冲冬冬大喊道“别吵啦!看我回头不收拾你!”冬冬听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无独有偶,娟娟家也发生过这样的一幕。但与冬冬的妈妈相比,娟娟的妈妈就显得有耐心多了——

娟娟在妈妈身边闹个不停,妈妈小声对娟娟说:“妈妈在给阿姨打电话,你先别说话,等妈妈打完电话就给你拿!”听了妈妈的话,娟娟果然乖乖地跑到一边玩去了。

两个妈妈对孩子吵闹的方式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不同。冬冬的妈妈性格比较急躁,平常说话就喜欢大嗓门,所以,孩子也养成了达不到目的就大哭大闹的习惯,加上妈妈又粗暴地命令他安静,所以,他学到了对粗鲁命令的服从和对母亲的恐惧;相反,娟娟的妈妈有耐心,她使孩子理解和遵守了两个原则:必须在他人打电话时保持安静,要懂得与他人合作。赫斯博士认为,仅仅要求孩子“别吵啦”的单一命令,不太可能使孩子把他的行为与正在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相反,一个比较复杂的口头请求则能鼓励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并将其行为与周围的人和事进行联系。因此,第二个母亲的孩子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会以更成熟的方式进行反应。

其次,家长还应该注意自身的说话习惯。正如美国心理语言学家F.R施莱伯所言:“要想知道你孩子将来的语言如何,就必须先研究你本人现在的言语。”

家长是孩子最早、最愿意模仿的对象,是孩子口才学习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多用正面的、积极的、文明的语言,多用对孩子激励的、使他们上进的语言。

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随便说粗话、脏话,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语言发展则会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年轻的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龙龙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生。爸爸妈妈上班比较忙,就把龙龙交给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隔代亲,对龙龙自然是宠爱有加。爷爷觉得孩子学说话比较有意思,所以,时不时教龙龙一些粗俗的话如“小样”“死老太婆”等;而奶奶跟爷爷贫起嘴来,也会在龙龙面前骂爷爷“老不休”“死老头”……

如此一来,龙龙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上。

有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龙龙突然冒出一句:“死老太婆,你就不会给我夹菜吗?”原来,龙龙想要吃奶奶面前的菜。孩子原本以为,爷爷平常这么说的时候,奶奶都乐呵呵的,现在,奶奶一定会夸自己吧。没想到,奶奶脸一沉,训斥道“你这龟孙子,我是白疼你了!”爸爸索性一个巴掌甩过去:“你个兔崽子,什么时候学会骂人了?死老太婆是你能说的吗?看我今天不教训你!”此时,只有爷爷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就这样,好好的一顿晚饭被破坏了。龙龙的哭闹声与爸爸的打骂声混成一片!

正因为龙龙家的“大人”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才让不懂事的龙龙学会了“骂人”。最后,追究起责任来,才知道都是“逗趣”惹的祸。可见,在孩子面前,大人的一言一行需要谨慎才是。不要因为觉得有趣,让孩子学“骂人”的话。等到孩子将说粗话变成一种习惯,后悔就来不及了!

在孩子面前,大人不但要“净化”自己的语言,文明用语,还应该注意引导孩子说文明话,做文明人。

再次,多与孩子交谈。家长应多让孩子说话,多听孩子说话,多跟孩子说话,多给孩子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让他大胆地表达自己。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和表达自己的机会,对他一生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只要家长在家,就要主动和孩子说话,哪怕是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家长也要有意识地与孩子说话。实际上,孩子尽管不会说,但他会明白家长的意思。而且,家长的善于表达和交流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会学着家长的样子和别人说话,从交流中得到许多信息和经验,也让他更倾向于愿意和别人交流。

遗憾的是,许多家长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多和孩子说话,于是,孩子大多时间就和电视作伴。结果,孩子因为缺少和人对话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没有被开发出来,从而导致不善于表达。

沙沙今年6岁,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按理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正是叽叽喳喳、活泼好动的时候。可是,沙沙平常从不主动和其他孩子玩耍,只喜欢坐在电视机前看卡通片,或者坐在房间里看书、玩玩具。一见到生人,她就急忙躲到奶奶的背后,小脸涨得通红,更不用说张口喊人了。

看到孩子这个样子,沙沙的父母也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分析来分析去,觉得是自己工作太忙,与沙沙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不仅如此,由于工作劳累,他们下班后很少和沙沙说话,也没有耐心听孩子讲话。时间长了,沙沙就变得内向、不爱说话了!

可见,孩子口才的强与弱取决于家长的教育和影响。良好的语言环境,正确的语言启蒙,恰当的交流与沟通能让孩子的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反之,就可能导致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迟缓,甚至会停滞乃至倒退。

又次,要注意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不要过于复杂,如爸爸说普通话,妈妈说上海话,奶奶说宁波话,保姆说安徽话。孩子能听懂各人的话,但对于还处在学话阶段的孩子,模仿着说就有困难了,所以,往往这种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正常,但在语言表达上就落后了。

最后,家长还应该努力丰富孩子的生活,因为生活是发展语言的源泉,丰富生活可以让孩子的语言内容更丰富起来,让孩子有话可说,愿意说。比如,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观看演出、逛公园、爬山、到各地观光旅游等。参与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孩子在五彩缤纷的实际生活中摄取大量的有价值的说话材料,寻到说话的源头。当孩子说得兴趣盎然时,家长还可以适当地提醒他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一粒小小的种子,只有吸取了土壤中的养料,得到了阳光的抚慰与雨露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孩子的口才培养也是一样,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土壤,家长的语言方式与恰当的沟通是口才形成的思维枝干,而家长的关心与鼓励是阳光和雨露,综合了这些条件,孩子才能妙语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