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
公元233年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时,听说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迪亚斯打的绳结。各国的武士和王子纷纷前来试解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也找不到,便无处下手了。
亚历山大对这个预言非常感兴趣,命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幸好,这个结尚完好地保存在弗尼吉亚城的一座庙里。
亚历山大仔细观察这个结,许久许久,他连绳头都找不到。
这时,他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动规则来打开这个绳结呢?”
于是,他拔出剑来,一剑把绳结劈成两半,这个保留了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亚历山大大帝之所以能够解开世人长期以来未能解开的难解之结,是因为他并没有与其他人一样用定式的思维看待问题,而是改变了常规的思维方式,突破了世人无法逾越的思维障碍,故而成就了自己。可以说,只有善于突破定式思维的人才能有所创新。
在最简单的层次上,创新意味着创造出某种过去并不存在的东西。创新的“新”就在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可以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一种独创思维。积极的求异心理、敏锐的观察与联想贯穿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始终。这种求异性是指在认识过程中着力于发掘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现象与本质的不一致性、已有知识与客观实际相比而具有的局限性等,对常见现象和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在怀疑、分析和批判中探索符合实际的客观规律。
有这样一道智力测试题——
古时候,有个富人在自己临终的时候立下遗嘱,自己死后,家里的财产由妻子的哥哥主持,平分给两个儿子。
这个富人去世以后,妻子的哥哥按遗嘱要求把财产平分了,富人的两个儿子都认为舅舅偏心,给对方分多了,自己分少了。于是,吵闹不休。
他们族中的几位长辈调解过很多次,可兄弟俩仍然不服气,最后诉诸官府。县令升堂听了二人的陈述后,沉思片刻便作出了决断“……”
而兄弟俩听到县令的判决都立即表示欣然接受。请问,县令作出了什么样的判决呢?
其实,县令的判决很简单,他不过是把兄弟俩的财产互相换了一下而已。可是,得到的结果却是皆大欢喜。试想,如果县令同样用定式思维思考问题,势必依然只能围绕兄弟俩财产的孰多孰少,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公平而斟酌不定。县令的高明就在于他突破了常规的思维,换一思路考虑兄弟俩真正的矛盾所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这就是突破思维定式的妙处之所在。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牧师,在准备讲道的稿子,可是,他的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
牧师无可奈何,便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说道:“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给你2角5分钱。”
牧师以为这样会使约翰花费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那么,自己就可以静下心思考问题了。
但是,没过10分钟,儿子就敲开了他的房门,手中拿着那幅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牧师对约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图感到十分惊奇,他问道:“孩子,你怎么这样快就拼好了地图?”
“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了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地图也就是正确的。”
牧师笑了,给了儿子2角5分钱,他说:“谢谢你!你替我准备了明天讲道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达到目标的道路往往不只有一条,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要把目光局限在原有的办法上。跳出思维的定式,寻求另外的途径,从另一面看问题,也许,我们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活动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通过思维活动的突破性把外界观念化,由此积累起丰富的知识;二是通过实践活动把观念外界化,即物化,创造出多彩的世界。前一种情形称为“自然的人化”,即人类的精神生产;而后一种则被称为“人化的自然”,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没有创新就没有这个多彩的世界,而思维的突破正是所有创新的来源。
要想孩子突破思维定式,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孩子进行摆脱习惯性思维的训练
要想孩子不按照固定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摆脱习惯性思维的训练。摆脱习惯性思维的训练,被人们称为“创造性思维的准备活动”和软化头脑的“智力柔软操”。这类训练的意义在于,促使孩子探索事物存在、发展、联系的各种可能性,从而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习惯性,以免陷入某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框架,使思维更具有多端性(流畅性)、柔软性(变通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新颖性)。
2.鼓励孩子避免功能固定心理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而适应新的需要,有时是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关键所在,马克·吐温笔下的流浪汉苏比则想到把报纸塞到单薄的衣衫下来抵御刺骨的寒风,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创新。全方位地扩大自身的阅历,提高自己的感性认识,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是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它需要以感性经验作为材料。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旅游、观看电影及各种展览直接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则是我们获得经验、扩大自身阅历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3.教孩子考虑问题时努力突破定式心理
定式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有这样一道脑筋急转弯题:有一个人从十楼的窗台上跳了下去,却没有摔死,这是为什么?由于定式心理,人们习惯把从窗台上跳下来理解为从窗台往外跳,这样问题当然没法解决,如果我们理解为向内跳,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定式的刻板性强烈地限制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4.鼓励孩子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创新
鼓励孩子幻想,因为幻想是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当孩子有了某种新奇的想法以后,让他们把想法随手记下来,或许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将有可能实现它。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孩子经常动手制作一些东西。不必在意这些东西是否具有实用性。
总之,突破思维定式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做到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