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悄悄话(1 / 1)

小兰是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孩子,她务实、认真,做事情一丝不苟。让小兰的父母很省心。

有一天,小兰回到家委屈地对妈妈说:“妈妈,这次省里举行‘儿童绘画’竞赛,老师居然没有选我,他选了成天只会胡思乱想的宋小文去参赛,说小文的想象力比较丰富。这太不公平了!”

小兰的妈妈了解到这种情况,心理也很不平静。但是,当她仔细看了小兰的绘画作品后,突然释然了。确实,小兰的绘画基础固然很不错,但由于性格过于呆板,因此画的画确实缺少新意。

看到这里,妈妈困惑极了,自己的孩子明明非常聪明,可是为什么会出现想象力不足的情况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呢?教育专家为小兰的妈妈解开了这个谜底。专家认为造成孩子想象力不足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学校教育的原因

应试教育是孩子缺乏想象力的罪魁祸首。循规蹈矩,唯“标准答案”是从,极大地影响了孩子探索未来的兴趣,使他们变成没有个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试机器。同时,传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鼓励顺从、听话,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不鼓励异想天开……这些也都严重束缚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2.家长教育的原因

家长专制,不喜欢孩子“不务正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但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很多家长把醉心于想象的孩子说成不务正业,以为如果有功夫,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念几本书。实际上,家长的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此,家长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由此可见,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来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1)丰富孩子对表象的储存。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谁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谁就有更多进行想象的资源。家长平时要指导孩子多观察、多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去博物馆、去郊游、去动植物园、去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以及走亲访友等,都可以记住许多的表象。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让孩子用语言描述,或者家长与孩子相互描述。家长也可以通过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使孩子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

(2)用游戏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可以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多种活动,凭借想象扮演多种角色和表现多种生活情境,并且他还可以自己动手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用积木搭娃娃床,用杯子当锅给娃娃做饭,用圆环做方向盘开汽车,用纸撕成条做面条等;还与小伙伴共同商议分配角色、安排活动。当孩子在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游戏的情节也具体化了,孩子的创造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3)对孩子进行“情景描述”训练。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做这样的训练。比如,父母说:“这是一个下雪天,想想看是什么样子?”孩子根据他的想象进行描述。反过来,孩子也可以问父母:“这是一个下雨天,想想看是什么样子?”此时,父母应尽量认真细致地描述一番,从中给孩子一些启发。在想象时,孩子的水平会有差别,父母要引导他们讲述更加丰富的内容,让孩子尽情地说出他的想法。即使他的答案很滑稽,甚至不合逻辑,都不要批评,唯有你的倾听、接纳才能引导出更好的答案。

(4)鼓励孩子编故事。故事作为一种形象的语言艺术,深受孩子们喜爱。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词语的描绘,联想到相应的形象与活动。为发展孩子们的创造想象,讲故事时,要注意训练他们续编故事结尾,问:“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他怎么样了”等,以引导孩子展开想象,从多个角度续编。

德国诗人歌德幼年时,母亲经常给他讲故事。但是,每当讲到最惊险处就停住了,以后的情节让歌德自己去想象,而年幼的歌德也为此做过很多设想。有时他先和妈妈一同谈论故事情节,然后再等待着第二天故事情节的“公布”。第二天,母亲在讲故事前,先让歌德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设想的,然后再把故事情节讲出来。这样,歌德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从而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用绘画启发孩子的想象力。由于图像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各种图像,并鼓励孩子试着以此为基础画出其他的画。

绘画最易诱发儿童的想象力,也是最为儿童所喜欢的一种形象表现形式。虽然孩子的画技不高,但却能表达其思维活动过程。对待儿童的画,不要只追求画得多么“像”,而应鼓励他“想”得越多越好。比如,在纸上画出许多圆,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添加内容,看圆能“变”成什么?孩子可能会从单一的一个太阳、一块饼干、一个头像、一朵花、一个皮球……想到用圆组合出熊猫、一束气球、一群小鸡、一堆鹅卵石、天上的星球等情节画。另外,还可播放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孩子画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6)鼓励孩子多联想。联想就是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并从中展开想象而获得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毕加索有一辆废弃的自行车。有一天,毕加索对着这辆破自行车凝视了片刻,头脑中便浮现出一幅构思巧妙的艺术形象。毕加索把自行车的坐垫和车把拆下来,重新拼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惟妙惟肖的牛头:坐垫的前部是牛的嘴巴,后部是牛的额头,车把则是两只牛角。经过毕加索的重新组合,原先破旧的自行车就有了新的“生命”。

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把与某个物体相关的一些事物联想起来,孩子们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让他通过联想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7)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通过眼睛得到的信息是孩子积累表象的第一途径。因此,从孩子小时候起,尽可能地多让他感知客观事物,并引导他全面、仔细而且深刻地观察,以便孩子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真实事物形象。

公园、游乐场、乡村等都是扩大孩子观察范围的地方,父母要多扩展孩子的活动空间,让他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游戏、玩耍。比如,带他们走访名山大川,看看长河落日、秀山丽水的自然风景;领他们到名胜古迹、主题公园中参观、访问、游玩等,让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陶冶孩子的性情和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启动孩子静态的想象思维。

鼓励孩子想象,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和激发宝贵的好奇心。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怀着一种要发现世界奥秘的愿望,去观察和想象,并且不停地发问。对于孩子因好奇而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要耐心解答,即使不懂,也要以温和的方式对待,做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对问题穷究到底的态度,从而呵护孩子的想象处于活跃状态。

(2)引导想象的目的性。由于想象的目的和方向决定着想象力与实施可能性的正确与否,因此不能让孩子的想象力停滞在胡思乱想的阶段上。在训练孩子想象力时,可以采取提出问题、假设场景以及亲身参与等方式,因地制宜地结合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问题,让他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明白想象力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重要性。

(3)鼓励孩子多想、敢想。由于敢于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孩子,通常会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因此家长要多鼓励孩子敢想、多想,并充分发挥想象力来解决问题。并且,当孩子表现出新颖、独创的想象时,应当及时发现,及时肯定和鼓励。比如,下雨了,应当怎样才能既不淋雨,又能平安到家?孩子能想到的办法越多,说明他的想象力越丰富。这时,家长应该给予充分地肯定与表扬,让孩子更乐于“想象”。

教子加油站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不能做的事情。

(1)代替孩子想象。比如,有个性格急躁(这也是很多家长的通病)的家长在教孩子画画,但孩子磨磨蹭蹭了半天,什么东西都没有画出来。在一旁的家长着急了,就开始帮孩子画了起来,而孩子则在一边“凉快”去了。最后,孩子的创作是完成了,但作者却是家长。这样的教育方式,怎么可能培养出有想象力的孩子?

(2)批评孩子没有创意。当外人的面说孩子:“像他爸爸一个样,死脑筋!”家长的这种话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把这样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让他觉得自己就是“死脑筋”。

(3)对孩子过多限制。孩子只要说出跟念书无关的事情,家长就开始责备他。不思上进。这会让孩子误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好孩子的表现。久而久之,其思维能力与想象力都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