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我暗示,是指透过五种感官元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给予自己的心理暗示或刺激。这种自我暗示的讯息,经由在心中不断地描绘和想象已达成或是完成时的景象,灌输至潜意识中。而潜意识一旦接收了自我暗示的讯息,便会开始运作吸收外界的相关能量,把自我暗示的画面转化为现实。可以说,消极的自我暗示只会让事态停滞不前或者朝消极的方向发展,而积极的自我暗示则能帮助一个人,特别是那些缺乏信心、自卑感强的孩子重新树立起自信来!对于孩子来说,学会了积极的自我暗示,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因此,引导孩子积极地自我暗示很重要。要引导孩子积极地自我暗示,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而荣耀的一刻,比如考试中考出了好成绩,比赛中取得了好名次,活动中获得了老师与同学的表扬与赞赏等。要给引导孩子积极地自我暗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回想过去的成功,让孩子肯定自己,看到自己的实力与潜质。
2.消除对孩子的错误暗示
要想让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家长首先要杜绝用"完了,这孩子糟糕透顶"之类消极语言暗示自己或者孩子,同时还要消除孩子大脑中的错误信息,如"没有考好,老师会另眼相看","爸爸、妈妈会受不了"等,应该用“我努力了,我问心无愧","我能成功”等话语宽慰发送自己。
3.引导孩子大胆想象
人的想象具有暗示、补充、预见的功能。因此,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大胆想象,想象自我获得了成功、想象自己很受欢迎、想象自己得到了夸奖……积极的想象能渗透到潜意识深入。潜意识接受到想象的画面,就会极力去达成人的这种想象,这些愿望。
4.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
人的身心是合二为一的,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身体健康,则心情舒畅;反之,如果心情顺畅,身体也会相应地健康成长。心理状态不积极,身体也会受到心理的影响,出现不好的状况。因此,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帮助孩子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此外,让孩子想象广阔的、宁静的、舒缓的画面或场景,同样能让孩子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5.帮助孩子通过控制呼吸缓解压力,实现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情的平静和身体的健康是你以正确方式思维和感受的必然结果。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都指出,当思想传递给潜意识时,在大脑的细胞中会留下痕症,它会立刻去执行这些想法。让孩子学会控制呼吸,能帮助孩子变得平静,从而达到能用正确的思维思考问题的目的。
具体做法是:保持坐姿,身体向后靠并挺直,松开束腰的皮带或衣物,将双掌轻轻放在肚脐上,要求五指并拢,掌心向下。先用鼻子慢慢地吸一口气,大约数四个节拍,然后慢慢吐气。也用四个节拍每次连续做4~10分钟即可。也可以闭上眼睛做,边做深呼吸边想象一些美好的情景,效果会更好。
6.教孩子通过"自我暗示",赢得自信、健康的心理
除了做到以上5个方面以外,家长还应该引导孩子经常对自己说:"我很棒!”“我很了不起!""我真的很重要!”这种积极的自我肯定、自我暗示能帮助孩子赢得自信、健康的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时,家长还应该让孩子明了进行自我暗示地目的,自己要达成的目标。只有心中有目标,孩子的自我暗示才能达到最佳的成效。
用爱与智慧唤醒孩子的潜意识
在孩子的潜意识深处,没有什么比父母的爱更重要,更有力量的了。可以说,“爱”是孩子灵魂唯一的"食物"。没有爱,孩子内在的身体永远不能够得到成长,而孩子的潜能,即孩子内在的智慧与灵性,也只会一直处于沉睡的状态。唯有父母的爱与智慧,才能把孩子这种内在的潜能唤醒。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只有一次。一个孩子外在的身体每一天都会成长,但孩子内在的身体需要充足的爱与关注才能够成长。相对于物质的"爱"和身体的"培养"来说,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爱抚与心灵教育。一个沐浴在父母无条件的爱的阳光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变得身心健康、充满自信、富有创造力。这样的孩子将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生命情境,他都有力量化险为夷,照顾好自己的人生。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体现在孩子的幼儿期,就是要给孩子充分的身体抚触。让孩子从父母轻柔的肢体语言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据说,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在孩子出生后,母亲会立刻将孩子抱在自己的腹部,这样,婴儿会自己朝着母亲**的方向移动,并找到**吸奶。刚出生的婴儿竟然可以爬30厘米的距离,这种行为属于刚出生的婴儿趴在母亲腹部时具有的一种反射行为。
反射行为是指婴儿与生俱来的、一出生就可以展现出来的行为。如果支撑住婴儿的两腋,让婴儿脚部着地,婴儿的脚会自动作出前后移动的动作,像走路一样,这种行为叫做原始步行反射。与此相同,婴儿在母亲腹部的爬行也属于反射行为。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在出生时抱孩子,是母亲表达爱的最好的方式,也是促使婴儿成长的最好的营养素。
等到孩子稍大一点以后,家长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孩子的心灵教育。因为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比关注孩子生理需要更重要。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把一个刚出生的猴子放在两个"妈妈"中间,一个是铁丝做的"妈妈",有奶瓶,可以给小猴子喂奶;另一个则是绒布做的"妈妈",十分的柔软。这只小猴子肚子饿的时候,就会到铁丝妈妈那里吸奶,吃好了就长时间地依偎在绒布妈妈身边。如果突然有巨大的响声使小猴受了惊吓,小猴就会迅速地跑到绒布妈妈的身边寻求安慰。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小猴子的心理需要大于生理需要。同样,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需要同样也大于生理需要。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国,很多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生理需求大于心理需求。
对于孩子的生理需要,我们嘘寒问暖,总担心孩子饿着了,冻着了。可是,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同样需要受到家长的关注。需要家长的温暖、爱与理解。一个心理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孩子,会有一种"存在感",他们体会到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喜悦,并在这种喜悦中茁壮成长。他们对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充满信心,在家长与周围人们的爱与呵护里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而一个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会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其实这些孩子自我伤害的行为,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他们对自己的存在没有信心,希望自己的存在得到认可。因为他们体会不到存在感,所以他们用伤害自己的行为来诉说自己内心的不安与焦躁。对于这种现象,只要父母能真诚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意,就能改变孩子的这种不安全感。变得健康、活泼、自信起来。更重要的是,当孩子的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同样会把这种爱回馈于他人,变得更有爱心、更有活力,也更富创造力。这样的孩子,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平稳地度过各种关卡。可以说,正是父母的关爱与智慧激发了他们这种与生俱在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