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从脑神经的生理机制阐明了遗忘这一问题的本质。他指出:记忆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而这种暂时的神经联系由于没有得到强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暂时联系也随之消失了。比如,早年学习的知识或技能,长期不运用也不复习,就会被遗忘了。同时由于外界的强烈刺激,或者人本身的紧张情绪,也会产生遗忘。这就是
育些学生在考场上容易怯场而影响考试成绩的原因。再者,由于疲劳,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能力会降低甚至丧失,这也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家长在引发孩子兴趣和热情的同时,切不可不切实际,不科学地强迫孩子做事,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问,特别是,不能在孩子己经疲劳的情况下还迫使他们学习,否则,只能是欲速则不达,甚至可能引起孩子的厌学心理,破坏他们的脑力。如果在孩子的兴趣刚刚萌芽时就把它无情地毁灭掉,无异于扼杀了孩子的天赋,遏制了孩子智能的正常发展。木村久一说:"如吴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这话是专道理的。
要想孩子的记忆训练达到较好的效果,家长应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进行记忆训练。
专家们曾做过以下的实验:准备三段文字,字数都在一百二十个字左右。
第一段文字是表扬孩子的内容;
第二段文字是与孩子无关的事件描述;
第三段文字是批评孩子的内容。
然后,在六天里,每天给孩子念一段文字。检查孩子记忆的结果发现,表扬孩子的内容,孩子记住了80%以上;批评孩子的内容,孩子记住了50%左右;而与孩子无关的内容,孩子只记住了22%左右,自此我们可以看出,使孩子愉快的内容,孩子易于记忆(成人也同此理)。
后来为了探讨识记时心情对孩子识记的影响,专家们又做了一个实验,让孩子在以下三种心态下识记。
第一,心情愉快状态下识记;
第二,心清烦躁、伤心状态下识记;
第三,心情淡然、无所事事状态下识记。
结果发现在心情愉快状态下,孩子记忆成绩在70%左右;心情烦躁、伤心状态下,孩子记忆成绩在20%左右;心情淡然、无所事事状态下,孩子记忆成绩在40%左右。因此,让孩子在识记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提高记忆极为有利。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使孩子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识记呢?
第一,在识记前,家长要尽量表扬孩子,指出孩子以前的优秀表现。如"上次要你记忆的内容,你记忆得真快,记忆力太好了,这次也能记得更好。"这样通过使孩子不但能感到心情愉快,而且还能提高自信心。
第二,在孩子整个识记过程中,家长要始终表现出关心和对孩子有充分信任。表情应是惊喜的和赞美的,这样会给孩子信心和勇气,使他们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孩子会感到无比的欣喜。
第三,当孩子识记完后,无论孩子完成的成绩怎样,只要孩子努力了,尽力了,家长都应诚心诚意地表扬他们。尤其是,成绩不理想时,更不要恶语批评,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完成后的喜悦。这样会增强孩子记忆的信心,给孩子留下愉快的记忆。总之,要想让孩子的记忆训练达到一定的成效,家长不但不能强迫孩子学习,还应该让孩子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