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是教育,而教育更多的是训导、指教和纠正。为了达到他们所谓的“教育目的”,这些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总爱指出孩子的种种缺点:学习不认真,没有耐心,太粗心,做题马虎,成绩总上不去,不肯听父母的话……在他们看来,唯有“纠正”孩子才能变得更好,而事实上是,过多的“纠正”与“指责”,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坏”。
小甜甜今年刚5岁了,前些日子,妈妈发现小甜甜的乐感特别好,所以就让小甜甜报了个钢琴学习班,学习钢琴。可是,刚练了一些日子,小甜甜就开始闹别扭了,说是不想学了。这让甜甜的妈妈很苦恼。
为什么原本对音乐感兴趣的甜甜突然就对学习钢琴失去了兴趣呢?
原来呀,妈妈认为,在刚开始练琴的时候,孩子的姿势和手形特别重要,一定要从小就培养好。但小甜甜每次都会出错,不太注意姿势和手形。于是,在小甜甜练习钢琴的时候,妈妈就会在旁边监督,一发现小甜甜的手形不对,就马上用一根小棍挑起她的手腕,大声训斥她:“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手形不对,你怎么总是出错啊?”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小甜甜变得烦躁而胆怯了,有一天,她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讨厌学钢琴,我不学了!”说完就跑进奶奶的房间躲进奶奶的怀里。
以后,妈妈只要一说起钢琴,小甜甜就会大哭大闹,说什么也不肯接近。倒是有那么几次,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小甜甜会偷偷地摸一摸钢琴。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像小甜甜的妈妈一样,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什么都比别人的孩子强,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优点熟视无睹,对孩子的缺点却是不依不饶。比如,当孩子回答问题时,对孩子答对的部分不在意,而对答错的部分则非常敏感,甚至对孩子进行责骂。有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这样说话:“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某某的孩子多好!”“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
在这些家长的观念里,孩子出现错误是不能被允许的。为了孩子能表现得“十全十美”,他们经常会在孩子学习一项新事物时,密切注视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错,立即十分着急地加以纠正,甚至训斥、打骂孩子,非要让孩子做到分毫不差才行。这种做法,严重地伤害到孩子稚嫩的自尊,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孩子错误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就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与能力。严重的话,还可能影响到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赞美,让孩子发挥出他们自身的潜能,为其日后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才是每一位家长应当着力去做的事。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另一位家长是这么做的。
乐乐的作业写得特别潦草,作业上的字不是多了一撇,就是少了一横。爸爸看了,心里非常生气。但乐乐的爸爸知道,与其批评乐乐一顿,不如激励他。
于是,他努力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冲动,态度和蔼而认真地对乐乐说:“你的作业太潦草,字写得不够认真。我知道你很想看《喜羊羊和灰太狼》,所以做作业马虎了,这很不好。我想你只能再重写一遍了。因为我相信重新一遍的话,你一定能写得更好。你是想看完电视再重写还是现在就重写呢?”
乐乐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跟爸爸商量:“我先看吧,看完以后,我一定认真重写的。”
爸爸想了想,答应了乐乐的要求,并且与乐乐重新定了一下学习计划。每天傍晚看完动画片以后再写作业,但作业一定要认真,学习时注意力要集中,不然就取消第二天的动画节目。
从那以后,乐乐的学习态度端正多了。注意力也相对比较集中,不会一边写作业,一边竖起耳朵听客厅里的电视声。
如果乐乐的爸爸也像甜甜的妈妈一样,只把目光聚焦在孩子存在的不足上,揪住乐乐的“缺点”大肆批评,并且不给乐乐选择的余地,让乐乐马上就重新写作业,乐乐即便重写了作业,也一样会因为精神不能集中乱写一气,这样,重写出来的效果必定不好。乐乐的爸爸就聪明在,他了解孩子的心理,认识到孩子自尊的重要性。因此他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给孩子以激励,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潜在的优势,并给了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孩子不仅能够心情愉快地接受批评,还会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值得注意的是,多鼓励、多赞美孩子,不等于漠视孩子的缺点,明知道孩子有不足,还纵容孩子;也不等于不纠正孩子的错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为了不伤孩子的“自尊”索性什么都不说;更不等于放任自流,让孩子随性而行。
要做到既能维护孩子的自尊,又能让孩子纠正自己的不足,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批评,也要肯定
当孩子做错了事,经父母的批评纠正,他们改正了错误。父母要给予足够的肯定,使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行为有信心。让孩子在愉悦中学会好的行为,总比在责备中学习要容易得多。因为每个人对别人的斥责和约束都有内在的排斥性。过多的责备和管束会使孩子产生反感,会削弱效果,不如正面鼓励效果好。
2.用赞美代替批评
孩子由于受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学习、判断是非、记忆等能力较差,在犯了错误之后,虽经家长指出和教育,还有可能重犯。这种现象并不表明孩子不知道自己行为的错误,而是由于他的自制力不强,或已经形成了习惯,或者这种行为的结果多数能给孩子带来好处或满足等,因此一犯再犯。这时候,家长可以用赞美他的自制力方面的话鼓励孩子,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的赞美,往往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使你的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启发孩子
孩子犯了错误,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4.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怕被父母责骂的时候,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此来逃避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孩子强辩“都是别人的错,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时,回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要怎么解释!”孩子会思考,如果自己是对方时该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大部分孩子都会发现自己也有责任,而且会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推到对方身上的错误。
5.适时适度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加上贪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母责备孩子要趁热打铁,立刻纠正,不能拖拉,超时间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了。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
当孩子完成了一件事情以后,家长要及时进行鼓励评价。如,告诉孩子“你真棒,刚才你注意力非常集中哦,以后也能做到吧?”“你上课的时候坐得多直呀,学得可认真了!”“妈妈发现你学习的时候从来不东张西望,真是好样的!”……只要家长经常性地对孩子进行正面的鼓励和评价,孩子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表现得更加出色,也学得更加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