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看起来老老实实,学习成绩也不错,对家长也是言听计从,长大后却难有成就,往往缺乏一种开拓进取的闯劲。凡事缩手缩脚,有了好想法,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畏首畏尾,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因胆小而失去开拓进取的魄力。
14岁的女孩黄丹自幼温顺、孤僻、胆小,怕狗、怕猫、还怕小老鼠。在家里,爸爸妈妈非常宠爱她,外婆更视她为“掌上明珠”,处处关心、事事包办。平时爸爸妈妈上班后,黄丹就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书、听音乐,很少出门,邻居们都夸黄丹是听话的好孩子。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么一个“听话”的孩子却不太懂得礼节。平日里,家里来了客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黄丹都不理不睬,也不肯上桌一起吃饭,独自关在屋里。在学校,她也是一个人独来独往,鲜少朋友。别人以为她傲慢,实际上,黄丹自己知道,是因为自己太胆小、太懦弱了,她总是没有胆量和勇气去干自己没有干过的事,没有勇气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说话。
现实生活告诉人们,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尝试,而且不妨多试几次。从古至今,一切的成功都来源于勇敢尝试,有胆量去尝试是成功的基石。居里夫人由于敢尝试,发现了镭;牛顿由于敢尝试,发现了牛顿定理。做任何事都有第一次,但并不是每次都会成功。只要敢于尝试,什么事都会有转机。因此,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敢”字当头的勇气,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做事、勇敢地去尝试。一个什么都不敢去尝试的孩子,不会有多大的出息的。
那么,家长应如何鼓励孩子去尝试呢?
1.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尝试,多体验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孩子看见红红的辣椒,吵着要吃,成人马上做出“辣椒很辣,小孩子不能吃”的回应,然后赶忙把辣椒挪开。妈妈买菠萝回来,孩子从没见过这个东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伸手想去摸一摸,妈妈飞快地把菠萝拿进了厨房,说:“菠萝会刺伤你的小手,等妈妈削好了再给你吃。”晚餐结束后,妈妈收拾桌子,孩子主动帮妈妈端盘子,妈妈忙说:“快放下,你会打碎它的,等你长大以后再帮忙,出去玩吧!”孩子拿着杯子颤颤巍巍地走过来,一下把水泼在沙发上,妈妈马上把孩子拉开,一边收拾残局一边心疼地说:“你还小,自己还不行!要是换成热开水,那可不得了!”每次吃饭时,孩子都想自己吃,可妈妈怕弄脏地板、衣服,不准孩子自己动手,而是一勺一勺地喂给孩子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不要担心挫折,应该担心的是怕挫折而不敢让孩子做任何事情。”有胆量尝试对孩子是有益无害的。事实上,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有很多第一次,如果家长不让孩子尝试,那么孩子永远长不大。在孩子尝试过程中,才会获得成功的快乐和生活的体验。
2.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
在做游戏、玩玩具、做手工、参加竞赛及做家务等活动中,要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并适当引导,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比如,当孩子跃跃欲试想帮妈妈洗碗时,不要嫌麻烦,或是怕他打碎碗而拒绝,不妨为他搬个高度适中的凳子,为他戴上围裙、套袖,告诉他怎样轻拿轻放,怎样冲洗干净。当孩子洗好一只碗时,大声夸赞他干得真棒,孩子会很快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孩子尝试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他们会经历失败,家长要做的是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予支持。比如孩子想试着自己剥蛋壳,结果,把鸡蛋都捏碎了,你可鼓励他:“不错,下次会更好的。”切忌在孩子失败的时候讽刺、挖苦孩子,那会把孩子探索的热情熄灭掉;也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怜悯他,那会使他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
家长还要对孩子尝试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力予以赞赏。比如孩子拿西瓜皮当帽子,拿手电筒当话筒,钻进纸皮箱里玩“坦克大战”等,这些都是孩子创造力的萌芽,不但要表现出你的欣赏,还要表现出你有极大的兴趣来了解他是怎么做的。你的鼓励会使孩子继续创造、乐于创造。
3.家长要教孩子不要被定势的思维束缚
所有的事情只有在尝试过后,才能得以验证。不尝试,只按照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在鱼缸中间放一片玻璃,玻璃一边放一条大鱼,一边放一条小鱼。开始,大鱼想吃掉小鱼,却被透明的玻璃挡住了。试了几次后,大鱼就不再有吃小鱼的念头了。后来,试验者将鱼缸中间的玻璃撤掉,这时小鱼自由自在地游到了大鱼嘴边,而大鱼却一点反应都没有。最后,大鱼竟饿死在了鱼缸中。
试验者认为,大鱼是被思维定式挡住了本能的欲望,或者说受阻于无形的墙。大鱼一旦放弃了再次尝试的机会,也就与实现自己的愿望无缘了。
如果孩子总被惯性的思维束缚、限制,家长要鼓励孩子放开顾忌,自己去尝试,唯有如此,孩子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4.家长要避免在让孩子尝试的问题上落入误区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放手让孩子尝试的问题上要尽量避免一些误区:
(1)强迫尝试。孩子成长是有时间表的,即什么阶段的孩子会做什么事,但也有个体差异,也许有的孩子两岁时已能独自入睡了,但胆小的孩子仍和父母挤在一起。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个性特点,强迫孩子独睡,那么孩子可能长时间难以入睡,甚至会受到惊吓,在心里留下阴影!
(2)盲目尝试。很多家长拔苗助长,让两岁的孩子学这学那。如果不够了解孩子,对孩子施行盲目、不切实际的早教,可能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得不偿失。
总之,只有把握“尝试”的尺度,孩子才能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坚强、独立!这是我们所有做父母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