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战胜恐惧心理(1 / 1)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通过对近万人的调查发现,大约有40%的认为自己羞怯、腼腆。另一项由心理学家伯纳多·卡达西组织进行的对1600人的测试表明:羞怯者竟占了48%的比例。根据津巴多的研究,其中约有15%的人属于“情景性胆怯”,即在诸如当众发言的紧张环境中,心里犯憷。

一位平时成绩很好的女学生,老师、同学都认为她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可是高考录取结果揭晓后,她却榜上无名。她没考上的原因不在于没有正常发挥,而在于她考最后一科时,才写了几道题,钢笔就没墨水了。假如这时她能大胆地举起手来,向监考老师借点墨水或借支笔,那么重点大学非她莫属,然而她只是呆呆坐在那里,一直到考试结束。

每个人都有他(她)所惧怕的事情或情景,而且不少事物或情景是很多人普遍惧怕的,如怕雷电、怕火灾、怕地震、怕生病、怕高考、怕失恋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孩子的恐惧心理异于正常人,如一般人不怕的事物或情景,他(她)怕;一般人稍微害怕的,他(她)特别怕。故事中的那个女生就是因着这种异于常人的恐惧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的典型例子。这种无缘无故的,与事物或情景极不相称、极不合理的异常心理状态,就是恐惧心理。这种不健康的恐惧心理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因此,家长应正确引导,帮孩子走出胆怯的阴影。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避免错失发展机会。

当你的孩子经常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出畏惧、退缩,不愿主动去尝试,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家长不必因此不知所措,更不需要给孩子贴上“胆怯”的标签。这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逐渐摆脱胆怯、恐惧的困境。具体可参考如下建议:

1.正确看待孩子害怕的东西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胆子很小,有不健康的恐惧心理。比如,父母不在身边时就会感到害怕,怕黑、怕“鬼怪”等。

做父母的要正确对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给孩子关于某些事物的知识。有的孩子害怕猫、狗等小动物,父母就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这些动物的小故事,并告诉他们这些动物一般不会伤害人,但要学会与它相处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帮孩子增强安全感。使孩子慢慢战胜恐惧感。

2.教育孩子战胜恐惧

印度有一则故事:

一位懦夫极想使自己变得勇敢,就报名参加了“杀兽”学校。这所学校专门培养人的能力和胆量,使人敢于拿起剑去杀死吞食少女的怪兽。校长是印度有名的魔术师莫林。

莫林对懦夫说:“你不必担心,我给你一支魔剑,此剑魔力无边,可以对付任何一种凶恶的怪兽。”

事实上,校长给懦夫的只是一把普通的剑。在培训中,懦夫以“魔剑”壮胆,杀死了不少模拟的怪兽。

结业考试时,懦夫将面临吞食少女的真怪兽。不料当他冲到山洞口,看到怪兽伸出头露出狰狞面目时,懦夫却发现自己拿错了剑——“魔剑”丢在了教室里。

这时,后退已不可能,懦夫硬着头皮用自己受过训练的动作挥动那把普通的剑,结果居然杀死了怪兽。莫林校长会心地笑了,他说:“我想你现在已经知道了,没有一支剑是魔剑,唯一的魔术在于相信你自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战胜恐惧,唯一可做的就是战胜自己,因此,家长要抓住一切可以锻炼孩子胆量的机会,循序渐进,以达到锻炼孩子胆量的目的。

3.让孩子努力增加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

一位心理学家说:“愚昧是产生恐惧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恐惧的良药。”的确,人们对异常现象的惧怕,大都是由于对恐惧对象缺乏了解和认识,愚昧无知引起的。因此,孩子只要通过学习,了解其知识和规律,揭去其神秘的面纱,就会很快消除对某些事物或情景的无端恐惧。

4.引导孩子学会转移注意力

这就要求家长鼓励孩子把注意力从恐惧的对象上转移到其他方面,以减轻或消除内心的恐惧。例如,对付在众人面前不敢讲话的恐惧心理,除了多实践多锻炼外,每次讲话时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听众的目光转移到讲话的内容上,再配合积极的心理暗示,孩子的心情会因此变得比较镇静,说话也比较轻松自如。

5.帮助孩子战胜恐惧感

羞怯给人的印象是冷淡、闪烁其词等,但孩子自己往往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实质上孩子的这种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是“我胆怯、我害怕、我不安”。可是,与之交往的人并没有注意这点,他们会把这种身体语言误解为冷淡、自负,从而避之千里。这使胆怯者更加迟疑不安。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掌握自己的肢体语言,通过肢体语言缓解内心的恐惧感。

总而言之,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使孩子逐步战胜自身的恐惧感。此外,在让孩子具备勇敢性格的过程中,家长要树立榜样作用,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的真实想法,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不需要太久,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勇敢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对某些事情表现出胆怯的时候,家长应该做到:

(1)不要强迫孩子否认令他们感到害怕的事物及掩饰他们的恐惧感。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孩子感到你承认他们害怕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时候,他才会相信你对解除他的害怕所做的解释。做父母的要正确对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给孩子关于某些事物的知识。如有的孩子害怕猫、狗等小动物,父母就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这些动物的小故事,并告诉他们这些动物一般不会伤害人,但要学会与它相处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帮孩子增强安全感。

(2)不要在孩子害怕的时候训斥孩子。有些家长,在孩子遇到事情退缩不前的时候,往往会训斥孩子,说孩子是“胆小鬼”,甚至给予处罚,这些都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这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胆小状况,反而可能使孩子的惧怕心理加重。

(3)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所以事事代劳。凡事代劳,如何让孩子敢去尝试,敢去做事情呢?只有给孩子事情做,尝试成功抑或失败的机会,孩子才能慢慢变得胆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