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私的性格是怎么养成的(1 / 1)

一个家长苦恼的倾诉:

我们家的宝贝女儿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尤其在金钱和财物上特别小气。有一次,我们带她到乡下姥姥家玩儿,发现女儿非常自私,她的玩具等东西,一律不准别的小朋友玩儿,哪怕摸一摸也不行。平时我和她爸也没少教她要大方点,这可怎么办呢?

与这位家长有相同烦恼的家长很多,小周夫妇也属于其中的一对。小周夫妇抱怨:

因为夫妇俩30多岁才有了东东,所以,夫妇俩对小东东呵护备至,即便自己的生活不富裕,但总尽力满足东东的需求。可是,他们发现,小东东竟然一点都不懂得体贴人,放学回家,如果发现家里的饭还没做,就大吵大闹,责备妈妈做饭不及时:家里有好吃的东西,他也从采不会问爸爸妈妈吃过了没有,总是一个人独自享受。

有一次,小周夫妇带东东一起出外吃火锅。火锅饺子一上来,东东“啪”的一声把饺子全倒到自己的锅里。当时,邻桌的一对年轻夫妇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脸上尽是不可思议的神色,小周夫妇别提心里有多难受了。为此,他们请教了教育专家,问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小女孩与东东的问题,是许多独生子女中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衡量外界的标准发生偏差

孩子心理发展未达到成熟阶段时,往往单纯地认定“我即世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虽然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累积,逐渐变为接纳他人和减少利己的行为,但易固执己见,不能接受公正、正确的意见。于是,孩子衡量外界的标准便是“是否有利于自我本身”。

2.家长过分宠爱孩子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关心过度、万般宠爱、处处迁就,使孩子不自觉地加重了自我意识,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导致孩子形成一种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于是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处处都要别人迁就,常常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

3.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反复无常、表里不一,当孩子犯错时,甚至令加以嘲讽、鄙视,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变得自我封闭,尽量不与他人接触,躲到自己的小天地里,结果必然导致孩子自私。

4.家长的忽视

家长很少花时间鼓励孩子关心自身以外的人和事,虽然偶尔也会因为孩子不肯为自己倒杯水之类的事情责备孩子一两句,但家长发现了这一现象,却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因此,去纠正孩子这种问题的行为更无从谈起。

5.周围的不良影响

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与其周围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自私自利,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自私行为不以为然,反以为乐事,认为孩子“从小护东西,长大不吃亏”。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6.物质生活的优越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行为

社会愈进步,物质生活愈丰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人在不断满足孩子需要中,助长了孩子的霸道、自私。例如,当孩子看到别人有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时,成人会说:“别哭,咱们也买!”从而,滋长了孩子对物质的索取,幼儿不断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

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孩子的自私自利的小毛病作为一种很不得了的错误,孩子的这种行为与心态是可以纠正的。只要家长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