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厕所的小男孩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知道“饭前要洗手、便后要冲水、过马路应该走人行横道”也是一种规则,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讲文明、有教养,就从这个《冲厕所的小男孩》的故事说起。
中国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介绍过他的一次经历:他和几个朋友在瑞士的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听到隔壁“砰砰”地响,他有点纳闷。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有出来,麻烦他帮忙看一下。
龙永图折回洗手间,打开那个“砰砰”响的隔位,他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摆弄抽水马桶,可是怎么弄都冲不出水来,急得他满头大汗。
原来,小孩觉得上厕所不冲水是违反了规则。为此,龙永图很感慨:上厕所要冲水,这本是一种社会最基本的规则,一个孩子都能自觉按照规则去做,更何况是大人呢,但为什么我们身边常有人不遵守这些不规则呢?
孩子,饭前要洗手,便后要冲水,过马路应该走人行横道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都是“规则”,都应该遵守。它是一个人讲文明、有教养的表现。
在生活中,只要人人做到遵守规则,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横穿马路、不随意践踏草坪、摘花,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受我们喜爱。
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猫
从前有一个动物学校,学校里有一只从来都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猫,叫咪咪。
有一天,小猫咪咪高高兴兴地骑着他的小自行车想到外面去逛逛。他骑着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正好遇上红灯。可他不但不停车等待,还想一下子冲过去。
突然,一辆汽车从侧面)中了出来,小猫来不及停下来,结果发生了惨不忍睹的一幕:小猫被撞得头破血流,自行车的轮胎也扁了。
小猫被撞得昏了过去,要不是警察叔叔早点把他送到医院,他恐怕就没命了。
小猫在医院里见到了爸爸妈妈。他哭着对妈妈爸爸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乱闯红灯!”妈妈爸爸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从此,小猫再也不敢不遵守交通规则了。
不遵守规则,就要承担自己酿成的“恶果”,而这“恶果”谁都不愿意吃下它。小猫受伤的经历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不能像小猫一样,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这不但给自己带来伤害,还给他人造成很多麻烦,更有可能会因此丢了性命,这是多么大代价呀!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强项令”的由来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谁是可以搞特殊的。你可以通过《“强项令”的由来》告诉孩子这个道理。
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和他的姐姐湖阳公主感情很深,赏赐她很多财物,对她也特别宽容。
一次,湖阳公主的一个家奴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犯罪后逃到了湖阳公主的家里躲了起来。地方官不敢到湖阳公主家里捕人,此案以至成为悬案。
洛阳令董宣秉性正直,一心想抓住这个罪犯,将他绳之于法。但他也不能闯进湖阳公主家里去抓人,就用了个笨办法,一直守候在湖阳公主的家门口,等待那个杀人的家奴出来。
果然,过了些日子,那家奴替湖阳公主驾车,趾高气扬地随公主出来闲逛。董宣立刻上前截住公主的马车,不让前行,并要公主交出杀人的凶犯。湖阳公主大骂,董宣,董宣毫不畏惧,拔出佩剑,说:“公主藏匿罪犯,按法律应该连坐。”
然后,董宣当场挥剑,解决了这个恶奴,然后向公主谢罪请行。
公主一怒之下,气冲冲地进入宫中,向刘秀哭诉了一番。
刘秀也大怒,立即召董宣入宫,责备他冲撞公主一事,并命左右用木棒击打董宣。董宣向刘秀叩头说:“愿陛下容我说一句话,然后死而无怨。”他接着说:“陛下圣德,中兴汉朝,却让湖阳公主纵容家奴杀人,公主如此无视法律,陛下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用陛下木棒相加,就让我自杀吧!”说毕,便以头撞柱,血流满面。
刘秀觉得董宣说得有道理,便让左右拉住董宣,不让他再撞,然后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但董宣认为自己没有罪过,不肯叩头谢罪。刘秀就命令左右揪住董宣的头强行往下按。但董宣两只手撑在地上,强梗着脖子就是不低头。
湖阳公主见此情景,对刘秀说:“你为布衣平民的时候,家里藏了罪犯,官吏都不敢去搜捕。现在当了天子,难道连一个洛阳令都管不了了吗?”
“天子和平民不一样吗?”刘秀笑着回答了姐姐之后,见董宣始终不肯就范,也觉得没有办法,只好对董宣说:“你的脖子可真硬啊!你真是一个强项令(不肯低头的官员),出去吧!”
从此,董宣便有了“强项令”的美称。
你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公主,也是不能例外的。所以,我们不仅要遵守规则,也应该有做事情的原则。不能因为害怕别人比自己“权力”大,就畏惧的连原则都不讲了,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的敬重的。只有那些不怕权贵,讲原则的人,才能赢得人们的敬佩!
钓鱼的启示
一位美国知名度非常高的建筑设计师这样回忆道:
那一年,我刚满11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随着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渔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渔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在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地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一定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经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谁都知道要自觉地遵守规则,可是在很多时候,很多人为了自己一时的很小的便利而去违反规则,也许,他们并不是故意要这样做,但是面对**的时候,总是心存侥幸,不能管住自己。其实,规则的制订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更安全、更方便。但是,要想真正达到制订规则的目的,就需要靠每个人的自觉遵守和执行。好多人在违反规则的时候,总是想:“就这一次,没关系”、“下次注意就行了”、“反正没人知道”……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都这样做,那规则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不论有没有人监督,都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是一个道德问题。
哈佛的行事态度
当年,哈佛牧师在立遗嘱时,把他的一块地皮和250本书遗赠给了当地一所学院,这所学院发展成为现在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
关于这250本书,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哈佛学院一直把哈佛牧师的这批书珍藏在哈佛楼里的一个图书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携出馆外。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在大火发生前,一名学生碰巧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册名为《基督教针对魔鬼、世俗与肉欲的战争》的书带出了馆外,打算在宿舍里阅读。
第二天,这位学生得知大火的消息,立刻意识到自己从图书馆携出的那本书,已经是哈佛捐赠的250本书唯一存世的一本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找到当时的校长霍里厄克,把书还给了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书,感谢了他;然后又下令把他开除出校,理由是,这名学生违反了校规。
不开除这名学生行吗?也可以,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他使哈佛牧师的书总算留下了一本。为了感谢他,我们也应该这么做。但霍里厄克校长并没有这么去做。他感谢那位同学,是因为那位同学诚实,把违反校规带出馆外的书又送了回来;开除他,也是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为了不违规、不破例,他们开除了这个学生。这看起来不近情理,但实实在在是“讲原则”。
所以,直到今天,哈佛文化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