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丢掉手中的“拐棍”(1 / 1)

有一则民间故事是这样讲的:

有一对夫妇家境富裕,晚年喜得贵子,欢喜得不得了,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百般溺爱,生怕孩子有一点闪失。儿子在这种溺爱中长大成人后,连最起码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一天,夫妇俩要出远门,需要半个月才能回来,他们怕把儿子饿着,就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脖子上,告诉儿子饿了就吃这张大饼。

半个月后,他们回到家时,发现自己的儿子还是饿死了。原因是这个依赖性过强的孩子只吃嘴边上的几口饼,而不会把后面的饼转过来。

乍看这个故事,可能会觉得很荒诞、很夸张。可是认真探究故事的深意,我们不难理解编故事者的用心,他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家长:孩子的依赖性过强,什么事情都要依靠家长,长大后就无法自理,甚至缺乏最起码的生存能力。

生活中,那些过分依赖大人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许多不成熟的迹象: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没有主见;总是要别人帮助,屈从他人;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惊慌失措,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人际交往能力差,孤僻、自我封闭。

因此,作为家长,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真正成长起来,在今后的人生中有所作为,不妨从现在开始让孩子丢掉手中依赖的“拐棍”,学会自己独立行走。一个缺乏独立行走能力的孩子,永远都是思想上的“瘸子”、能力上的“跛子”,是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依赖,自觉丢掉手中的“拐棍”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两则小故事:

在八达岭长城上,一对黄头发、蓝眼睛的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一起登长城。不大点的小孩子背着老大的一个包走在前面累得呼哧呼哧直喘气,小一点的孩子互相搀扶着前进,而他们的父母此时正两手空空说说笑笑地走在后面好像没事人似的。

问中国的家长看到这情景时的心情。中国的家长咋舌:“不舍得,我怎么舍得让孩子如此?”可是,他们就舍得!事实上,只有“舍”才有“得”,他们的孩子也因此更加独立!

一位腿有残疾的女孩在雨中摔倒了,站在身边的母亲硬是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却没有上前扶孩子一把。有人斥责这位母亲太狠心,这位母亲却说:“我可以扶孩子一次,扶孩子一程,但我不能扶孩子一生,最终的路还要孩子自己走。”

你能说这位妈妈说的没有道理吗?不能!因为这是一位多么明智的妈妈。

综合以上两个故事,我们不难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让孩子丢掉手中的“拐棍”其实很容易,家长要“忍心”、“狠心”,但同样要有“关心”,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具体的做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要提一些要求让孩子完成

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要按孩子的年龄、能力的发展程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如果对孩子要求过高、难度过大,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甚至自卑心理,要求过低又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事实上,伴随着孩子生理的发展,他们肢体活动能力增强,相应的自主性也开始得到发展,独立性逐渐增强,这时是父母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适当时期。父母要坚持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完成。当孩子看到自己完成了许多事情,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便会增强,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2.父母不能大包大揽,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而是要培养孩子名方面的能力。所以,父母要转变观念,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起居能让其自己做的就不要包办代替。可以从日常生活琐事做起,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要求孩子按时起床、就寝,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做到生活自理;要求孩子能够整理自己的写字台,带齐学习用具,做到学习自理等。在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比如为孩子买衣服,在一定价格内,款式颜色可以由孩子决定。

3.帮助孩子摆脱依赖心理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就必须及时给予纠正和改过。先了解孩子依赖心理的形成原因,以此为基础,采取一定的对策。比如,不少孩子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让父母费了不少心思,一次又一次地叫孩子起床.可孩子总是赖在**不起,一旦迟到了,反而会责怪父母没有及时把他从**拉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位父亲就对儿子说:“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晚上睡觉前上好闹钟,早晨自己起床,没有人再叫你了,迟到你自己负责。”当然这位父亲对儿子是很了解的,他知道儿子能行。第二天,闹钟一响,儿子果然立即跳下了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位父亲运用了一个小技巧,很轻松地改变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他的做法是值得其他父母借鉴的。

4.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多承担任务,使自己有机会独立面对问题,促使自己拿主意,想办法。鼓励他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当他们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后要及时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多给予帮助、理解,和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5.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多读好书

用古今中外有志之士自强不息的事例武装孩子的头脑,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同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自强向上的孩子多接触,向他们学习。因为青少年时期同伴的作用有时甚于父母的影响,同伴的榜样作用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克服孩子过分依赖心理的方法有很多的,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孩子过分依赖的心理就会减弱。慢慢地,孩子就能自己主动丢掉手中的“拐棍”变得越来越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