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
把一条梭鱼放养在有很多小鱼的鱼缸中,让它随时可以吞吃小鱼。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用一片玻璃把它与小鱼隔开。这样,梭鱼再想去吞吃小鱼时自然就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它吞食小鱼的希望和信心也随之逐渐下降,最后完全丧失了信心。在实验的最后,心理学家把玻璃拿开了,可那只梭鱼对鱼缸另一侧依然无动于衷,最终饿死在鱼缸里。
接着,心理学家又做了同样的一个实验:
把一条梭鱼放养在有很多小鱼的鱼缸中,在中间隔了一个玻璃板,当梭鱼第一次、第二次要吃小鱼时,心理学家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是认真观察,等到梭鱼第三次游向小鱼的时候,心理学家悄悄地拿走了那块玻璃。于是,梭鱼吃到了小鱼。这样的实验在继续进行着,之后梭鱼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多,但因为知道总有“吃到小鱼”的可能,所以始终败而不馁,充满了旺盛的斗志。
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苦差事,如果只是一味地苦读,却尝不到一点成功的回报,时间长了势必会像那只备受挫折的梭鱼一样,对学习产生了厌倦。从教育学的原理来说,让孩子喜欢学习一点也不难:所有的孩子都追求成就感,只要孩子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他就会很有兴趣也会很努力地学下去,其努力程度会让大人都吃惊。因此,要想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竭的动力,家长必须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唯有体验到成功的快感,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信心与上进的勇气,从而激励自己再下苦工夫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那么,怎样让孩子从成功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呢?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为孩子创造学习成功的预感
心理学研究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件事情有很大的价值,通过我们的努力后又可以实现,那么我们肯定会对它产生兴趣,并愿意做出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也应注意运用这规律,那就是为孩子创造学习成功的预感。
小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她在五年级上学期末的考试中语文成绩不及格,以前她的语文成绩在班上一般也处于最后几名。小璐为此十分烦恼,她讨厌语文课。
妈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给小璐布置了一项作业:每天把《格林童话选》抄写一页,并完成有关的字词任务。家长告诉她只要耐心细致地完成这项作业,就可能取得有益的结果。孩子对这项作业很感兴趣,因为它不同于平时完成的那些练习。她感到,父母对这项新作业寄予很大的希望,相信她的读写水平一定能够提高。这就给孩子增添了力量,只过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看出了初步的成绩。她在童话原文里发现了自己一直写错的词并学会了许多新的语言表达方法,她现在也开始仔细地阅读其他文艺作品,在里面寻找好的词、词组及句式。这样,小璐终于在语文默写方面取得了满意的分数。这一点鼓舞了她,增强了她把语文学好的信心。
2.积极鼓励孩子从事有兴趣的活动
正常的嗜好与充分的运动,不但有助于调剂生活,而且可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所以,当孩子在节假日要求父母陪同玩游戏时,父母大可不必严肃地说:“不准玩,快去做功课!”因为,游戏不但能训练个人的思考力与临场反应,亦可提高其理解力,对前途也有莫大助益。反之,若孩子因缺乏理解力的训练而无法领会课业的内容时,必将随年级的升高与课程的加深更难产生学习兴趣了!
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兴趣广泛并喜爱运动时,应当积极地加以鼓励。
3.让孩子发挥自己擅长的学科
有一位教育专家认为:“大脑犹如一条包巾,只要提起一端,便可带动全体。为何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通常其他方面也会有优异的表现呢?正因头脑有如包巾般的特性,只要有一端被开启,其他部位也会相对地活跃起来。因此,若对某一课题产生好奇心,集中精力去做,必能促进全脑的活性化。”
例如,有个学生数学方面的表现不理想,但是他语文成绩独占鳌头,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因此,他因拥有一门擅长的科目而充满自信与快乐。
4.鼓励孩子获得成功
对孩子不提过高的要求,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才会对学习有兴趣。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学会拼音和常用汉字后,可让他们给外地的亲戚写封短信,并请求远方的亲人抽空给孩子回信,让他们尝到学习的实际效用,这样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5.让孩子做老师
家长可以让孩子做老师教自己,试着交换一下教和被教的地位,孩子站在教方的立场,会提高其学习的欲望,同时,为了使双方明白,孩子必须深入地学习并抓住学习内容的要点,这对他自身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6.试着让孩子创造问题
孩子是学习的当事人,被迫学习,被迫考试,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生厌是可以理解的。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换一种方法,不是经常让孩子去解答问题,而是采取让孩子创造问题的学习方法。这不仅会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而且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试着让孩子创造问题,孩子会考虑什么地方是要点,父母也可以在指导孩子学习时以此为中心。另外,孩子一般会对自己理解非常充分或自觉得意的地方提出问题,这对父母来说,就很容易掌握孩子在哪些方面比较擅长,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如果坚持这种学习方法,孩子就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准确地抓住学习的要求和问题所在。此外,这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满足孩子的自尊心,学习自然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7.让孩子先做力所能及的事
正像我们的工作有难易的差别一样,孩子的学习任务也有程度难易之分,倘若一开始就好高骛远,便容易因为备尝失败的苦恼而丧失自信与干劲,最终一事无成。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事情开始时就进行顺利,便可令人全身心投入并且提高效率,还能因满足感与充实感的产生,激励孩子向更高远的目标积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