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这恐怕是普天下父母亲的共同心愿。尤其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压力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就更高更严了。为了把自己的子女打造成“龙”、“凤”,家长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创造教育的环境和发展智力的条件。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就急着给孩子报各类的培训班、提高班,把孩子的课内、课外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以为只要照自己的安排进行,就有光辉灿烂的前程等着孩子。
从此,孩子的字典里只能有“成功”,不能有“失败”;只能有“学习”,不能有“玩乐”;只能有“进步”,不能有“落后”……在沉甸甸的期望之下,孩子渐渐失去了明媚的笑容,变得疲惫不堪。
事实上,家长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本无可厚非。但美好的期望一旦脱离实际且变为固执的强求,那么不幸便会频频出现。过重的学习负担剥夺了孩子童年的欢乐,厌学、弃学的心理由此滋生;过高的期望迫使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四体不勤、郁郁寡欢,日后难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人生,有的甚至未步入社会悲剧便发生了。“望子成龙”结果成“虫”,很多时候都是家长一手造成!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几则小故事。
(1)丹丹刚会走路时就表现出对舞蹈的热爱。丹丹4岁时,妈妈把她送进了舞蹈班。妈妈认为孩子天资聪明、形体又特具舞蹈条件,她跳舞应该是很棒的。
可是,让妈妈失望的是,丹丹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优秀,还不如别的孩子。为了孩子能胜人一筹,丹丹的妈妈课后总是督促孩子练习,妈妈经常对丹丹说:“丹丹很聪明,只要努力了,一定能和其他人跳得一样好,甚至超过别人。”可是,每次练习时孩子都不情愿,妈妈连哄带逼,就这样坚持了3年。
渐渐地,妈妈发现丹丹对舞蹈失去了兴趣,每次上课都无精打采的,课后也不练习,还表现得很烦。
(2)小牧刚上3年级,爸爸给小牧报了一个奥数班,说要想上好的中学必须学好奥数,可小牧根本就不感兴趣。试学了两个月,陪读的听得津津有味,而小牧就是提不起劲。以后,发展到只要一上数学课,小牧就昏昏欲睡。他私下里跟自己的堂姐说:“我特别恨数学,尤其是奥数!”
(3)有个孩子期末考试后高高兴兴跑回家报喜,谁料妈妈却冷冷地说:“这还高兴?还没进前三名呢。”孩子一听这话,像泄了气的球一样,一下子变得无精打采了!
(4)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酷爱学习,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但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父母要求女儿每门功课必须在98分以上,有时考了95分,虽然在班里名列前茅,但父母仍不满意,对她严厉批评。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丝毫不敢怠慢。后来渐渐地她便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
(5) 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女生,因为会考两门不及格,打开煤气自杀了!她留下的遗言是:“妈妈,你让我太辛苦了!”读者无不潸然泪下。
与中国大多数的家长一样,这位女生的妈妈节衣缩食,风里来雨里去送女儿学钢琴、上各种培训班,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她不能容忍女儿有一点点惰性、一点点娇气、一点点落后,要是女儿有一处做不到便施以严厉的惩罚。当这个女孩到了十三四岁的“叛逆”年龄时,母女间便开始冲突不断。冲突的结果是女孩子常常被怒不可遏的母亲赶出家门。最终,女孩子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太多了。家长的“高标准”、“高期望”给孩子带来的往往是巨大的压力与心灵创伤。这种创伤是难以弥合的!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规律——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大;反之,期望值适宜,才会产生很强的满足感。这个规律用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同样合适。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那么,即使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家长也会熟视无睹,对孩子的优秀一点都不满足。这种不满足的情绪波及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抑郁、恐惧、自闭、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最终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严重扭曲,行为失常,甚至自残、自杀、伤人等更严重的后果。这与我们教育的原意背道而驰!
因此,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期望值放低一点,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让孩子用力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目标。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不必是“龙”,他可能是善于冲刺的小马驹,也可能是耐力超群的小牛犊……可是,他们同样很优秀!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调整与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1.拓宽期望面,不要只局限于智能与学业
以智能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有许多评价标准。
很久很久以前,罗马有个小男孩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成天郁郁寡欢。
有一天,父亲把他带上罗马一座高高教堂的塔顶。到了塔顶,父亲对他说:“往下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指着像蜘蛛网般的街道说,“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那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多么聪明、豁达的父亲!他以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2.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
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蓝图,是一些家长乐此不疲的事情。甚至在家长心目中,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家长的期望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
聪明的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不妨先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
家长们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或者自己的喜好作为期望的参照与出发点。
3.表达适度,激发动机
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得让孩子把家长的期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生存于信息时代,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他们生来就被置于五彩缤纷的天地里,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信息与指令。比如说,凡事都要大人说了才去做,每天在电视屏幕前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被动地接收着电视上的“精彩节目”。如此一来,那些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较低。
同样,在家长喋喋不休的期望表达面前,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动的角色。其结果,要么使孩子人云亦云地盲从,要么使他对什么都无所谓,还有就是使孩子产生“你越是要我这样,我越是要那样”的逆反心理。一句话,第一次讲可能是真理,第十次讲就是陈词滥调了。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其效果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
家长还应该训练孩子成为生活的主动参与者。这就要求家长适当减少对孩子的照顾与包办,多让孩子自己做判断,做选择,承担与其能力相适宜的责任,将生存与发展作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外部力量要通过内部因素产生作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同样的道理。
4.期望也应循序渐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除了要掌握尺度、注意分寸、符合孩子的水平外,还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循序渐进。适当的要求与适度的期望能让孩子变得更出色。这里有一个成功的教子经验。
老陶的儿子考入市一中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排名在97位。
当时,老陶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他制订了一个高中三年的奋斗目标:
高一争取进入全校前50名;
高二争取进入全校前30名;
高三要保持在全校前10名之内。
目标定下来后,老陶就让孩子自我努力,自我发挥,平时不再唠叨。因为,老陶觉得:读书毕竟要靠孩子自己主观努力才行,家长顶多起个监督或引导的作用。
高一期中考试,他儿子的成绩升到了全校前25名。看到儿子的进步,老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开家长会时,老陶在儿子的成绩单后,写下了24个字:“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进步,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生活”,然后留给儿子保存。孩子当然明白家长对他的这些期望。
到了高三年,老陶见孩子的成绩稳定在前10名之内了,便根据他的实力,重新调整期望值,与儿子一起商量,设立三个目标:
(1)冲击目标:瞄准清华、北大。
(2)稳妥目标:考入复旦。
(3)保底目标:厦门大学或重庆大学。
这样定下来后,孩子就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高考揭榜后,老陶的儿子考了663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以上的事例可总结出这么一个道理: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坚持循序渐进,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而定,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强行打造。这样,孩子往往才会有让大人惊喜的表现!
另外,当孩子的发展状况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值时,家长要学会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情绪。应经常鼓励孩子,多给他们一些笑容,对他们的行为给予积极回应,而不要一味对孩子进行批评、责骂和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