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一出生,到你死亡,仿佛是你自己走完了一生,冥冥中却发现,是有股力量带着你走完了一生。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命运的主角,但后来才知道,主角永远是那个叫“自然”的东西。人至盛年,我们很难发现“自然”的存在,待垂垂老矣,才懂得红尘匆匆,人做不了自己的主,是“自然”在做主。那些你争过的、抢过的、爱过的、恨过的……最终都要归还大地,归还山河,归还于空。
绍兴八年(1138),忠贞大臣不断上书宋高宗,希望北复中原,但他丝毫不听。绍兴九年(1139),岳飞再度主张收复北方失地,但宋高宗依旧不予理会。绍兴十年(1140),金军再度南侵,岳飞率领大军应战,进兵到离汴京几十里地的朱仙镇。见恢复河山指日可待,中原豪杰群起相应,岳飞想直捣黄龙,收复河山。宋高宗主张求和,见岳飞气势如虹,志在必得,一天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命令班师,岳飞只好退兵。这次退兵,使得岳飞明白,宋高宗并不想恢复中原。所以,回到临安,他再三恳求朝廷解除他的职位,允他归隐田园,但朝廷并未批准。
绍兴十一年(1141)正月,兀术再度南侵,二月,岳飞率兵支援淮西,却不想这次竟是他最后一次上战场。
宋高宗向金兵求和,兀术来信说,不杀岳飞,便再无求和可能。自此之后,岳飞被调离军队,来到杭州枢密院。十月,有人诬陷岳飞造反,他被关进大理寺狱中。
这年除夕,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在大理寺风波亭被害。
李清照听说岳飞被杀,已是哀莫大于心死了。她除了难过大宋失去精忠报国的英雄外,更难过的是,大宋的江山再也没了希望。如果敢于战死沙场的勇士,都要死于奸佞小人之手,那这国家还怎能有救?
绍兴二十一年(1151)除夕,岳飞被杀十年了。这十年,她心已平静,不再渴望回到故乡。她虽偶然听到政治动向,也不再热衷参与。她只过自己的小日子,为众多慕名而来的客人写书作画。
其中有一位西秦口音的孤苦女孩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姓韩,名玉父,祖籍秦地人。她的父亲曾做过官,在战乱中来到南方,后来在钱塘安家定居。她父母带她来拜李清照为师,请求李清照教她文墨诗词。
韩玉父天资普通,并不似当年李清照那般过目能诵,举一反三。但玉父眼疾手快,善解人意,十分得李清照的喜欢。玉父一直跟随着李清照,她待玉父如己出。玉父及笄那年,李清照为她举办了笄礼仪式。来参加仪式的宾客无不赞赏她,说:“此一笄女之礼,犹胜冠男也!”此后,李清照的朋友常开玩笑说,易安居士虽无升堂弟子,却有入室之女。
玉父及笄,已到了婚配年龄,她是李清照的“弟子”,求婚者络绎不绝。李清照本想干预,希望她能选择一位如意郎君。
李清照问她心中倾慕的对象该是怎样的男子,玉父说:“才貌双全,学识过人。”仅八个字,李清照听得眼泪都要流下来。
曾经,她选择如意郎君的标准不也是如此吗?后来,她遇到赵明诚,挖空心思要嫁给他,她与她,还真是像啊,可是,李清照再也回不到少女时代,只能祝福玉父与他,白头到老。
白头到老,是多么美好的祝福啊。纵然争吵一辈子,打闹一辈子,能一起白头到老,一定是老天给的最大福分。
后来,玉父看中了一位姓林、名子建的太学生。他答应她,等到秋天,最晚初冬,他一定来娶她。可她左等右等,直到冬去春来,也没等到她的如意郎君。她这才发现,林子建是言而无信的薄幸之徒。玉父不再等了,去了福州找他,后又辗转各地,均未找到。
李清照以为玉父能幸福一生,却不曾想她一刻幸福也从未享过,便开始了漂泊的人生。她长途跋涉,客居在外,无处梳妆,临水理发。路途中,她遇人不淑,却有一份寻夫的坚定意志。
有时想想,何必呢?何必抱着执念不放,何必非要一条道走到黑,让自己孤苦半生?可是,若不是执着,若不是有一份执念,她也不是李清照了。
幸和不幸,她都享受过。如今想来,她比许多女子幸福太多了。世道败坏,家国破碎,多少人流离失所,客居他乡,家人不能团聚。她不过是其中一个,很平常的一个,也是不平常的一个。
夏承焘在《瞿髯论词绝句·李清照》中说:“中原父老望旌旗,两戒山河哭子规。过眼西湖无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无论是黄河流域沦陷的父老,还是南国或其他被金兵所占领的地方,无不在盼着南宋的军队去解救他们。而李清照更是每日想着“归去”,她的心一次次呐喊,凄厉之音真是令人不由得落泪。
宋末词人刘辰翁读完《永遇乐》一词后说:“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他自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读到李清照这首词,便落泪了。三年过去,再读这首词,仍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李清照回不去故乡,确实悲苦,可她自从看了那未落的梨花,便深知,她回不去了。就算大宋能恢复河山,她的身体还能经得住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吗?她等不到那一天了,她终将在下一个季节凋落。
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前后,李清照去世了。她逝于杭州西湖的一个庭院里。那院子里有棵大的芭蕉树,还有芳草池塘。
那时,她六十八岁。
她埋骨于西湖,魂魄终将归故里。她一个人默默离去,不惊扰谁,也不惊扰时光。她这一路走得太累了,或者卸下凡胎肉体是一种解脱。
只是不知道,她后来有没有寻到赵明诚。在另一方世界里,是否也是那样大,有那么多灵魂。他在天上吗?还是早已成为孩童,读着她曾经写下的词句,然后对娘亲说一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他说:“我要娶一位词女为妻。”
李清照在天上听完稚子之言,可能会笑吧。这世间哪还能再出一位“词女”,哪还能再有一位李清照?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