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永隔(1 / 1)

都说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乃人间常事。可是,当死别来临时,仍然没有人愿意拿出勇气去面对。生与死,不过一线之间,任何人都逃不脱。对于死去的人,或者是种解脱,可对于活着的人,却只有伤痛。

赵明诚走了,与李清照挥手告别。他们并非没有离别过,之前,或短或长,总会再次相见。如今,他们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谁也没有想过,竟然会在此时来一场生死别离。

1129年,赵明诚四十九岁,李清照四十六岁。自六月十三日他走后,她再没接到过他的消息,等收到他的来信时,竟然病了。他得了疟疾,让她尽快赶到建康照顾他。她急忙赶过去,以为是小病,可等她赶到,赵明诚已生命垂危了。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

七月底,她与赵明诚分别仅一个月,便收到了他的来信。他信中说,他一路纵马奔驰,加上暑期炎热,所以得了疟疾,病倒在建康。收到书信,李清照整日担惊受怕,她了解他的性子,他得了热疟,必然会服用寒冷药物,表面看,解了热毒发作,实际却极易染上痢疾。这样一来,寒热交加,病情只会加重。

李清照接到书信,心急如焚,连忙乘舟起程,每夜行三百里。等她到了建康,赵明诚果然服用了大量柴胡、黄芩等寒性药物,结果疟疾并发,病情已入膏肓,无回天之力了。

赵明诚走到这一步,李清照慌了手脚,只顾悲痛哭泣,不忍心问他后事该如何料理。八月十八日那天,赵明诚一病不起,他自知命不久矣,弥留之际,似有事嘱托,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即使痛哭致死,也宁愿相信他还活着。他才四十九岁呀,他们的人生才过大半,怎么他就去了呢?她无法面对现实,即使自欺欺人,也愿意让他的生命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每次与他离别,她便悲伤落寞,那时,她知道她的思念能唤回他。现在,她连唯一的期望也没了,任她哭哑喉咙,泪水哭干,他都不会再回来了。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她此时才知道,她爱他,她亦是他敏慧的妻。所以,他才早早离去?如若这样,她宁可任性一点,坏一点,也不要老天将他夺走。如若再可以,她宁可情少一点,再少一点。可是,再也没了如果。悲痛之余,李清照提笔为赵明诚写下了《祭赵湖州文》,全文已失传,只留得半句残言:

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白日正中”是一个典故。在唐代,著名的禅门居士庞蕴入灭之前,令其女灵照出门观天象,看日头,灵照看完回来说,太阳已至中天,但略被侵蚀。庞蕴出门观看,灵照趁这段时间,坐到庞蕴的位置上,合掌化灭。庞蕴看到后,赞叹女儿领悟了禅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她的赵明诚此番离去,总好过死的是她。如若让他来承受这死别之痛,李清照是不愿意的。

“坚城自堕”是另外一个典故。春秋时期,齐国攻打莒国,齐国大夫杞梁战死,他的妻子听说后向城而哭,莒城也因此而崩塌了。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李清照引用此典故,意指赵明诚是她的依靠,可他盛年而殁,她的悲痛就像杞梁的妻子一般,会将城墙哭倒。

如果你爱我,怎么舍得我难过?如果我爱你,当然愿意留下来替你背负伤痛。她只能这般安慰,才觉得对得起已故的赵明诚。

赵明诚病故后,时局更加紧张了,她在《金石录·后序》中称“朝廷已分遣六宫”,即指哲宗赵煦的皇后孟氏,亦即隆祐皇太后率六宫前往豫章,又传江当禁渡。不管世事如何纷乱,她都顾不得自己的安危,只愿保护好赵明诚生前所爱的金石碑刻和文物。

短短的时间内,她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还来不及收存文物,李清照便病倒了。她病得很严重,到了仅存喘息的程度。这一场病,不仅是生理的病痛,还有心理上的巨大创伤,此后精神上更是再难治愈。许多个夜晚,她睡不着,又不愿醒,假如他还活着,定是不会这般难熬。她思念天上的丈夫,然后写下了《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她在黄昏时登上高阁,看到乱山平野,烟光薄雾。薄暮时分,栖鸦归巢,战鼓号角不断,她燃的香火快要尽了。西风起,催落梧桐叶,梧桐叶落满地,这满目疮痍的景色还给了秋天,秋天,又还给了寂寞。

“又”,生死循环,因果轮回,没有尽头。假如她可以和赵明诚来世重逢,也定是如同那梧桐落叶,早已忘记这一世他们做过夫妻。

是“西风”催落梧桐,是金兵最终害死了赵明诚,可她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年近半百,又能做些什么呢?在她离开建康前夕,她来到赵明诚殡葬之地,与他做最后的告别。她燃了香,香燃尽了,以至暮色时分,仍不愿离去。

适逢乱世,连将他好好安葬于青州老家都不能。她不能带他回去,甚至不能将他带离建康城,就像这满地的梧桐落叶,她带不走,只能还给秋色。落叶归根,归彼大荒,尘归尘,土归土,什么都留不下。

佛家言,人生无常。生死轮回,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秋复一秋,从来没变过。有人因此感叹生命的无奈,伤春悲秋,有人因为无常去寻找有常,得道成佛。而李清照决定带着怀念上路,纵是赵明诚不能活在世上,也仍活在她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