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一个精神分析的观点,即“所有的母亲都对自己的孩子存在恨意”,结果遭到很多女性尤其是母亲读者的强烈批评,说我污蔑了伟大的母爱。
事实上,我只是说了一个理论上成立的观点,之所以会激起这些人这么强烈的愤怒,其实就是由于不接纳。这些人无法接纳自己可能确实对孩子怀有恨意,这破坏了她们对于自己美好母亲形象的想象。因此,对于所有提醒她们这一点的观点,她们都要发动猛烈的攻击,确保这些观点不会把她们努力压抑的恨意撩拨上来。这个过程叫“反向形成”:内心有过多恨意,且不接纳这种恨意,所以反而会表现出过度的爱意来掩盖自己的恨。
等到我自己也为人母了,我深切地感受到,上面这个精神分析的观点确实是对的。我吸奶、温奶、放益生菌,结果哄了他十来分钟他都不喝。等过了半小时,奶倒掉了,奶瓶洗完、消毒完,我躺下准备睡觉,他饿得哇哇哭的时候,别说恨意了,要不是看他现在小,我都想叫他起来打一架。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刚给他洗完澡,穿上干净的衣服,结果不到半小时他就拉屎溢出纸尿裤,沾得衣服上都是,或者吐一大口奶,湿了大半个身子和被单,他自己还躺在那里傻笑。在你心力交瘁的情况下,你很难没有恨意。
我接纳自己对他可能有恨意,没有强迫自己做到百分之百爱他,所以我对自己的行为会持一种更审慎的态度,能避免自己做出恨意过强的行为,最多有时轻咬一下他胖嘟嘟的手臂和大腿出出气。反之,那些认定自己百分之百爱孩子的母亲,大都很容易以爱之名,行伤害孩子之实,比如冲婴儿大吼大叫,发泄情绪,伤害Ta后合理化为“是因为Ta不听话需要管教”“我这都是为了Ta好”。
这个世界有很多不美好的东西存在,人喜新厌旧、好逸恶劳、自私、功利等,这些不美好的东西,无论你接不接纳,它们都在你我心中。区别只在于,接纳这些不美好存在的话,你能够警惕地看着这些不美好是如何影响你的现实关系的,进而可以尽你所能去调整现实。一个不美好的事物,并不会因为你不去看它,它就失去影响力。期望自己在态度和行为上拒绝关注、了解一个事物,这个事物就影响不到你,是掩耳盗铃的无用行径。接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美好的事物,包括自己身上也有,不带分别心地去了解这些不美好的事物是如何影响自己和伴侣的,才能让你的行为和感情更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