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得的老公是身边朋友公认的模范老公,高知、高薪还有高情商,为人随和,不爱计较,特别包容小得。恋爱加结婚,两人在一起两年多了,最多就是拌拌嘴,几乎没红过脸。可这次,他们却有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且小得的老公一反常态地倔强,不肯退让。
矛盾的起因,是小得的父母希望他们以后每个周末都过去住两天,等到周一上班后再回两个人的小家。
小得对此是很赞成的,她觉得这样既能陪父母,两个人又能享受到父母的照顾,还不用自己做家务、做饭,是个双赢的方案,小得的老公却对此很不满。他解释说,买房时,他是想买在他和小得工作地点邻近的位置,但为了迁就小得想离父母近一点的想法,最后买在了小得父母所在的房价更高的区域,既增加了经济压力,又增加了通勤时间。
后来为了方便备孕,小得在老公的建议下换了份离家近、但收入少了三分之一的工作。于是小得下班回到家是下午6点,而小得老公回到家是晚上8点,小得下班后经常去父母家吃晚饭,有时还会在父母家住,这让她老公感觉两个人是异地恋。
如果现在周末也要去小得父母家住的话,两个人就几乎没有属于彼此的私密空间了,而且他也不太想跟岳父岳母经常打交道,比起过去被小得父母照顾,更愿意两个人周末躺在家里点外卖吃。
小得很不解,既然他愿意迁就买房位置,为什么就不能再多迁就一下呢?至于私密空间,在父母家住时,房门一关也很私密啊。自己父母是那么好相处的人,他为什么这么排斥呢?
小得愤愤地跟我说:“他都迁就我那么多回了,为什么这次不能继续迁就我呢?还是说他之前的迁就都有目的,并不是真心对我好?”
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缺课”
面对伴侣的迁就,有的人会感恩对方的付出、体谅对方的不易,并努力给予同等的付出作为回应。而有的人,会觉得这些迁就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变本加厉地要求对方付出更多,对方不愿迁就时质疑对方的真心,上例中的主人公小得就是这样。二者面对伴侣迁就的态度区别,根源就在于自我中心程度的差异。
自我中心,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指一个人凡事都以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是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认知特征,表现为只能从单一角度而无法从他人的角度和观点看待事物,也无法通过思考过去和未来,从而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理解当下。
案例中,小得的老公从自己的角度阐述了周末不想去岳父岳母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他在岳父岳母所在的地区买房,本身就已经为小得的亲情做出了牺牲;
二、工作日期间双方也很少见面,希望周末有更多只属于小两口的私密空间;
三、他并不想跟岳父岳母多打交道。
如果小得是个有足够换位思考能力的人,那她会思考,假如是自己为了对方离父母近一点的心愿而改变买房地点,导致贷款压力增大且通勤时间变长是什么感受,会思考下班回到家经常只有自己一个人是什么感受,会思考被迫跟不熟悉的长辈打交道是什么感受。最后综合上述诸多感受,她从而理解她老公为什么这么抵触周末去岳父岳母家。
可小得显然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父母提议时,她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自己期望被父母照顾,跟父母多聚聚能够让自己和父母开心,于是她便想周末回父母家住。这就是优先考虑自身利益的自我中心思维。
随后当她老公表达不满时,她关注不到对方在买房时已经为自己的亲情做出了牺牲,觉得他只要再多牺牲一点,就能够让自己和父母更满意了。这就是只看到了当下,而忽略过去和未来的自我中心思维。
没有站在老公的角度考虑对方想要的“私密空间”指什么,只按自己的理解,认为在父母家也能创造“私密空间”,期望老公按照她的定义改变想法;也没有考虑过对老公来说,自己父母并不是他很熟悉且亲近的人,她认定老公在自己父母面前的感受和自己在父母面前的感受是一样的,于是更无法理解老公为什么不愿跟父母多接触。这就是只能从自身角度看待事物的自我中心思维。
自我中心的人,会认为别人理所应当地要优先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会投射性地认为别人对事物的好恶感受跟自己一致,还会认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是最高的唯一标准。
所以如果你有个自我中心的伴侣,你的感觉往往是“我的需求没有被考虑过”“我的付出没有被看到、没有被珍惜”“我的感受没有被理解”以及“我的想法没有被尊重”。久而久之,在这段关系中你会感受到过多的负面情绪,自然会觉得这段关系不值得自己继续付出。即使有再多的爱,也会被消磨殆尽。
补上“换位思考”的课
自我中心的人很难换位思考,往往会本能地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填补自己对他人的认知漏洞,比如前例中小得没有思考过老公和自己父母待在一块是什么感受,直接就预设老公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是近似的,因此无法理解老公为什么不愿意跟自己父母多来往。
自我中心的人要想拥有换位思考的能力,需要补上“具体运算阶段”的换位思考的“课”。
具体思路,是将自己无法理解的他人行为进行角色替换和成本收益调整,鉴别出自己脑补的部分并剔除,并意识到先前忽略的信息,进而理解他人。以小得无法理解老公不愿周末到父母家这件事为例。
角色替换,需要画出事件相关的主要社会关系网络,然后把里面的角色进行同等替换(这个过程可以在大脑中通过想象进行,也可以画图辅助)。
①画出社会关系网络和人物
③把自己和老公进行角色同等替换
④成本和收益增减。同一件事,不同人做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根据对方的感受调整成本和收益,比如小得老公内向,不喜欢社交,所以跟小得父母待在一块的话,远比小得和老公的父母待在一块更难受。
⑤根据上述新信息尝试理解对方。
当小得能够进行角色替换,体验到些许她老公的感受,而且能够站在她老公的角度衡量一个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她才能从感受和认知上理解老公,不再苛求对方按照她的期望行事。
承担改变现状的责任
自我中心的人有种超乎常人的资格感,他们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想的一定是正确的,自己说的别人就一定得照办。别人稍有忤逆,他们便会怒不可遏。
但问题是,生气对于改变现状毫无帮助。大家都是平等的人,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你必须尊重别人有自己的想法,尊重别人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的自由。如果你期望干涉别人的自由,那发脾气是没用的,你需要承担起改变现状的责任,通过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对方。
要锻炼承担责任、处理事情的能力,需牢记两个关键词:期望+能做点什么。
比如,期望伴侣周末陪自己去父母家,但越逼他,他越是不去,那就得考虑是不是服个软,从对方的需求出发,换个方式找到折中方案;跟伴侣吵架后,期望与对方和好,可以给他煮碗面,通过这种提供价值的方式,让他重新重视你;伴侣说你自私,你想改变他的看法,那就凡事多问对方的感受,遇事两人一起协商。
重复同样的行为,大概率只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尝试新的行为,不一定会有期望的结果,但最起码比原地踏步更有希望。这样的改变起初可能会让你不适应,觉得自己不像之前那样被爱着,但这才是经营长久关系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