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历史爱好者眼中,古代军队中最能打的当数武将或者高官的亲兵。而作为皇帝的亲军,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御林军,在人们的印象中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历史上,有许多帝王亲军的战斗力确实十分强劲,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手上的玄甲军和他表叔隋炀帝组建的骁果军。就连赫赫有名的瓦岗英雄,在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的条件下,又采用了各种战术,还差点被骁果军打崩。
但是还有这样一支御林军,还没到王朝末期,战斗力就已经不行了,甚至最后连普通农民都不如,这就是南宋三衙所属军队殿前军。
靖康年间,女真灭亡北宋,原来的殿前军也就此崩溃。当南宋朝廷在南方站稳脚跟之后,由于之前的苗刘兵变留下的不良印象,所以宋高宗要对原来的三衙进行重建。
首先是绍兴五年(1135年),杨沂中的神武中军改为殿前司军。神武中军早期只有五千人,之后不断扩充。等到了绍兴九年(1139年),殿前司有统制十三人,统领二十一人,正、副、准备将一百七十八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殿前司军兵力增至七万余人,辖十二军。
之后宋高宗又不断扩充三衙,绍兴七年(1137年)又组建侍卫马军司,一共六军,有十二将和六千士兵,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时兵力增至三万人。
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又建立侍卫步军司,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时编制辖五军。孝宗乾道年间,规定其为两万三千人,辖五军,另有保留北宋番号的禁、厢兵七指挥共四千六百人。所以,南宋临安最多时有将近十三万的驻军。乾道七年(1171年),宰相虞允文上疏请徙侍卫马军司戍建康以备北伐,临安府只剩下殿、步两司的总共将近十万人的部队。因为侍卫步军司实力弱,所以殿前军司是南宋临安防卫主干力量,不仅负责守卫临安城,还要负责保卫南宋皇帝。
按理来说,这么重大的任务自然要交给一个可靠的人,而这个可靠的人就是杨存中。宋高宗对杨存中很信任。杨存中在建宅时,有人建议他往宅中引水,宋高宗特意拨给他士兵帮他干活,并嘱咐动作一定要快,不然被文臣知道就麻烦了。从史书记载来看,杨存中确实很会“来事”,不然也不会从张俊的部将最后攀升至几乎和张俊平级。
但是和张俊一样,杨存中也有许多毛病。比如王十朋指出,杨存中肆意抓人当兵,强抢民女,而且杨存中贪财。绍兴末年,杨存中被罢兵权后主动献纳的大小酒坊有22处,价值725000贯。此外,他还有楚州田产39000多亩。相比之下,岳飞的田产则只有1985亩。
其实,杨存中早先时候也是一员猛将,但是在南宋大环境之下,则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在管理殿前军的时候,只知道敛财不治理军队,面对秦桧和宋高宗也是趋炎附势,虽然官越来越大,但是人却越来越平庸。这也是因为他知道岳飞的下场。他本人就曾参与诱捕岳飞,而且还是岳云和张宪的监斩官。
在杨存中的不良管理下,殿前军在宋孝宗时期发生了件尴尬的事。当时,由于殿、步二司军空缺不少,枢密都承旨王抃建议每司各招募三千人。结果殿前司直接抓市民当兵,而且期间发生不少士兵趁机抢钱的事件。这军队简直成了土匪。
等到了宋宁宗的时候,南宋三衙基本上已经由小人和纨绔子弟掌管了。当时华岳在上书中这样评论这些人:“爽、奕、汝翼诸李之贪懦无谋,倪、僎、倬、杲诸郭之膏粱无用,诸吴之恃宠专僣,诸彭之庸孱不肖;皇甫斌、魏友谅、毛致通、秦世辅之雕瘵军心、疮痍士气,以致陈孝庆、夏兴祖、商荣、田俊迈之徒,皆以一卒之材,各得把麾专制,平日剜膏刻血,包苴侂胄,以致通显,饥寒之士咸愿食其肉而不可得。”
郭倪也是个将门子弟,平日里以诸葛亮自居,但是水平不敢恭维。在军队开拔之前,他手下的殿前司军只给人留下散漫的印象。他弟弟郭倬更差。当时忠义军和田俊迈先锋军攻打宿州,展开进攻,由于忠义军以两淮人为主,战斗热情比殿前军高得多。当时忠义军已经爬上城头,郭倬才带兵赶到。由于嫉妒友军立功,郭倬的军队竟然在友军后面放冷箭。
这种军队战斗力如何,大家很容易猜到结局。开禧北伐,他们被金国直接从淮北打到长江边上,逼得南宋把宰相韩侂胄的人头交了出去,以侄事伯父礼事金,又增加岁币银帛各五万,并且对金缴纳犒师银三百万两,这才议和成功。
当时的大臣袁甫说:“开禧丙寅之事,弃甲曳兵而走者,皆平日厚凛于县官者也。其间稍以立功自见及控扼关隘之人,大抵皆义勇,民兵、万弩手、雄淮、敢死诸军耳。”也就是说,南宋那些待遇最好、理论上战斗力也应最强的“御林军”,或者说禁卫军,战斗力还不如南宋边境的武装农民。南宋后来以这些民兵为基础,重新组建新军,才真的让蒙古人吃了不少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