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节约粮食的措施有哪些(1 / 1)

自古以来,节约粮食、抵制浪费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中国尚有一定比例的粮食需要进口,爱惜粮食确实有必要被我们所重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粮食压力只会更大,那么古人是怎样节约粮食的呢?

首先是禁酒。禁酒是东西方共有的节约粮食的方式,因为酿酒会消耗大量的粮食。传说最早颁布禁酒令的是夏朝的建立者大禹,可见禁酒在中国历史记忆中的深刻性。

关于禁酒,虽然有各种称饮酒误事的说辞,但也有“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的说法,显然,禁酒与否最关键的考量还是粮食问题。禁酒令的颁布一般都是在战争或灾荒时期,一旦国家需要备战,或者收成不好,就会禁止民众用粮食酿酒。如东汉末年,曹操执政时就曾发布禁酒令,禁止百姓酿酒饮酒,以配合屯田政策,确保粮食供应。而在和平时代,粮食充裕,政府一般就不会禁酒,但也会采用酒水专卖制度,使得酒的价格上升。百姓私酿酒也被禁止,政府就能从中获得很大一笔收入。苏联初期也曾实施禁酒令,无疑与战乱时期的粮食压力有关。不过与此同时的美国禁酒令的出现则是出于宗教原因,结果并未执行成功。

战争一旦爆发,粮草消耗就非常巨大,归结起来主要因为四个字:在途消耗。古代没有机动车,一般就靠马驮牛拉。由于古代路况不好,士兵、民夫或牲畜往往需要逾越大量崎岖地形,这增加了能量消耗,对粮食的需求量就更大了,所以非作战状态的士兵以及运送粮食的民夫,也都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因此,控制在途消耗就成了节省粮食的关键。毕竟,哪怕不打仗,让民夫服徭役也需要在途消耗。

秦始皇专门修建“秦直道”通往甘肃,宋朝在北方修建了运河用于运输,明朝朱元璋在北伐时,为了缩短运粮路程,直接在松亭关、大宁、会州等地修了粮仓。这都是通过降低运输路径来减少在途消耗的方式。而在战争和徭役时,就近征发人员也可以提高征发效率,降低在途消耗,从而节省大量粮食。因此,中原王朝常常拥有远多于需求的常备军。

在秦之后,徭役也一般依照就近原则。毕竟,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服徭役的距离太过遥远,国家和人民的负担过重。另外,唐朝的府兵制从高宗时代开始崩溃,也是由于府兵口粮需自备,而唐统一之后征战距离越来越长,士兵从战争中所获收益抵不上在途消耗,往往陷入贫困。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牛羊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战争中可以行动的军粮,节约粮食主要就在于减少牛羊的损耗。与很多人想象中游牧民族顿顿吃肉的情形不同,现实中,一般牧民的食肉量并不多,这是因为牛羊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繁殖,只有富余的牛羊才能用于食用。意大利传教士加宾尼在《出使蒙古记》中记载:“他们把小米放在水里煮,早晨喝一二杯汤,白天就不再吃东西;晚上吃一点肉,并且喝肉汤。”在非战争时期,牧民们的进食量很少,他们比农耕民族更能忍饥挨饿,因此,过去的游牧民族一般也并不是人高马大。草原上的牧民也有广种薄收的农业,还会搜集野菜,以植物粮食来满足食物需求。

游牧民族还会捕鱼,成吉思汗幼年时,就曾因争夺鱼而射杀了自己的异母弟弟别克帖儿。草原黄鼠也是牧民重要的食物来源,但这种硕大的啮齿类动物和关内的家鼠一样会传播鼠疫,游牧民族往往因此死伤惨重。另外,游牧民族还有一种非常残酷的节约粮食的方式:在白灾等灾荒发生时,他们经常抛弃老人,让其等死,来保证青壮年有足够的食物来生存。

当然,古人也会像当代人一样,强调减少粮食浪费,譬如唐玄宗就禁止了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所举行的烧尾宴,因为此宴过于奢华,太过浪费。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率先垂范来引导上下的饮食节俭之风。不过,古代基本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平民一般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浪费了,浪费食物是官员与富人的“专利”。

关于节省粮食,还有件有趣的事情。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饥荒和人吃人事件发生较少的时代,粮食供应较为充裕,而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在于宋人放弃了马政,马场被占为田地。另外,宋人还很喜欢强占塘泺等水利设施来开垦水田,这确实增加了粮食供应,但也因此导致东南地区常常发生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