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掉乾隆几千万两银子的大小金川为何那么难打(1 / 1)

对于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由于这些战争中充满了太多“名场面”,所以人们很容易忽略当中许多值得深扒的历史细节。其中,乾隆有一项极为难堪的“武功”,那便是耗时数年,投入无数人力物力的大小金川之战。大小金川这样小小的方寸之地,究竟为何能让清军如此大费周章呢?

去过川西阿坝州,或者看过全套《平定两金川得胜图》的读者,应该对当地多山的地形并不陌生。所谓“大小金川”,大金川和小金川名字的由来也和当地的两条河流有关。可以说光是从地形上,清军在行军以及后勤补给等方面就有诸多不便。考虑到围攻大小金川的清军是从各地调来的部队,除了后期经过专门训练的健锐营,其他很多都缺乏山地作战经验,因而战斗表现也多有不佳。

当然,地形确确实实是一个大麻烦,但如果只是复杂地形,清军即使被拖住,也不至于出现后续一系列尴尬的操作。可以说,大小金川战役中,最令清军将领头疼的,还是当地数量众多的碉楼。

由于原大小金川地区的碉楼已经被清军火炮拆得七七八八,所以我们就借现在有名的丹巴碉楼群,来体会一下这些碉楼到底有多么夸张。

如果不提前解释,很多人大概会下意识地误以为这些高大的碉楼就是什么大烟囱之类。而且如果单纯从火器时代的堡垒建造准则来看,这些高大细长的碉楼,绝对算得上是几炮就能轰下一座的绝佳“脆脆棒”。那么这样落后的碉楼,为什么会让清军付出巨大的伤亡呢?这一点,就要结合碉楼所处的环境分析了。

正如前文所说,无论是大金川还是小金川,在地形上都是典型的河谷环境,当地修建的城寨也无一例外是沿山而建,数量众多的碉楼与民居一起,呈阶梯状分布。

当然无论是大小金川,还是我们保存到今天的丹巴碉楼群,都不是为了对付清朝而临时修建的防御工事。川西地区修建碉楼的历史算得上是源远流长,这些碉楼不仅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或者村落之间的械斗,同时也为了防止野兽袭村,以及及时发现潜在的泥石流威胁。

长期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下,当地居民也将修建更高更大的碉楼视作一种炫耀自家财力的手段,这使得川西山区的碉楼数量极为众多。这种高大的碉楼如果建在坡度极大的山坡上,不仅可以居高临下地对敌人进行“降维打击”,还可以完美监视敌人动向,而且即使是敌人迂回从山上俯攻,位于碉楼顶层的守备者也可以凭借高度,以一种平行角度进行射击。

不过对于清军来说,除了要被自己头顶的土司军队不间断监视外,火炮的使用上也存在着巨大的麻烦。清军要仰射碉楼,这对火炮威力的发挥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当地砖石制成的藏式民居,本身就如同一座座小型堡垒。在碉楼上的土司军队发现清军开始准备火炮射击时,可以及时到较低矮的民居中躲避,这就是为什么土司士兵可以做到“碉尽碎而不去,炮方过而人起”。

如果说还有比火炮难以发挥作用更能令清军抑郁的,那就是当地民众对清军的反抗态度了。虽然位于今天四川的大小金川地区在隋唐时期就在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但是当时的统治实际水分相当大。当地是嘉绒藏族聚居区,与汉族地区本身就有所差别,而从元朝设立土司开始,这个在地理上颇为封闭的地区,与其说是在明清帝国治下的一方领土,不如说是一个封闭的小国。

而在大小金川战役中与清军并肩作战的土司军队,与其说是响应清廷的号召,倒不如说是出于对大小金川两家土司的仇恨,以及对协助清军作战从而获得物质封赏的欲望。这种非常现实的立场,让参战的土司军队在作战中表现得“一言难尽”,甚至他们是否会和敌对的大小金川土司做什么不可明说的交易,对于当时的清军统帅来说,都是难以确定的。

这种极为复杂的情况是非常考验一个国家军队从高层到基层的指挥官在战略方针和前线指挥的经验与技术的。无论是大金川之战中没有军事经验的讷亲的表现,还是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中薛琮与桂林之间的不和,都暴露出了当时清朝在军事管理上的极大问题。加之乾隆皇帝本身对军事行动的干涉,也让前线指挥变得非常混乱。这场战争中暴露出的清朝军事制度上存在的大量问题,等到清朝统治者真正认识到时,已经是大厦将倾之时了。

(1) 指人为设下的关隘和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