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叫“高手在民间”。在古代,就有很多草根出身的侠客和猛将。李白的《侠客行》就描述过一名草根侠客:“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其中的朱亥就是战国时期的草根侠客。
朱亥可谓是不折不扣的草根,是市井里卖肉的屠户。他在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里出场。当时信陵君为了援救赵国,请魏王最宠爱的如姬偷出兵符,然后前往大营要求大将晋鄙交出兵权。晋鄙验了兵符无误,但是认为没有诏令十分可疑,于是拒不交出兵权。信陵君身后的朱亥就从袖中掏出一个大铁锤,直接砸死了大将晋鄙。晋鄙被称为嚄唶宿将,是非常勇猛有经验的老将。朱亥在其大帐之中,没有怂,而是一击必杀将其杀死。朱亥这个民间高手可谓是名副其实,比那个上了秦王殿就吓得面无人色的秦舞阳强多了。
说起来,屠户之中出猛将的概率还挺高。比如刘邦手下的著名猛将樊哙就是屠户出身。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显然是没有经受过什么正统的军事技术与指挥培训的。但樊哙随汉高祖刘邦南征北战,一共亲自斩首一百七十六级,俘虏二百八十八人;自己单独领兵作战,打败七支军队,攻下五个城邑,平定六个郡、五十二县,俘虏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将官十一人,可谓战功赫赫。
更加难得的是,在鸿门宴上,当刘邦落入险境岌岌可危之时,樊哙面对项羽大营的兵将,硬撞开持戟护卫闯进项羽大帐。之后就算面对项羽这样的一流猛将,樊哙也毫无惧色,项羽甚至被樊哙气势所震慑,赐予樊哙一杯酒以及一条猪腿。樊哙拔剑切肉,吃完猪腿,反而质问项羽,刘邦入咸阳,分文未取,如今不但有功不赏,为何反而要诛杀有功之人?问得项羽无法作答。可见这个猛将不光勇猛,还很有智慧。
说起来,屠户中出人才,这大概是因为古代屠户经常杀生见血,胆气壮,也对动物的生理结构比较了解,知道哪里是要害,也知道从哪儿下手能一击毙命。而且屠户不缺肉吃,营养也跟得上,所以古代屠户中出过很多高手。当然也有镇关西这样的遇到真高手被三拳打死的假高手。
汉末有一位与樊哙齐名的猛将,就是三国故事中的猛将典韦。史载:“汉高之得樊哙,廓去妖氛;曹公之有典韦,克宁寰宇。”典韦也是草根出身,早年甚至为朋友出头杀别人一家,然后出逃。当时,典韦的同乡刘氏与睢阳人李永为仇敌,而李永曾经担任富春长,家中防卫森严。结果典韦驾着载着鸡和酒的车,假装是正在等候东家的车夫,当李永出府的时候,典韦冲向前,直接掏出匕首刺杀了李永,然后进府又杀了李永的妻子,直接大摇大摆走出来,取出车上的刀戟,步行离去。由于李永的住处靠近集市,目击者非常多,整个集市的人都震惊了。当时虽然有几百个人追赶典韦,却无人敢近,最终被典韦逃脱跑路。典韦最终因为在张绣叛乱时为曹操殿后而战死沙场,其勇猛也让张绣叛军彻底胆寒。不得不说典韦绝对算得上民间高手出身的猛将。
另一位民间高手——初唐名将尉迟恭,也就是尉迟敬德,他的出身也不过是朔州善阳的一名铁匠而已。《旧唐书》记载,尉迟恭特别擅长闪避长矛,每次单枪匹马冲入敌阵之中,敌方士兵长矛一齐刺过来,他总能毫发无伤地躲开长矛的攻击。不但如此,他还能反夺敌人的长矛来刺杀敌人,可以在敌阵中杀进杀出,通行无阻。
李世民的四弟李元吉一向以勇猛善战著称,并擅长用马槊。李元吉非要和尉迟恭试试。一开始,他本来要摘掉槊头,避免伤了尉迟恭,然而尉迟恭却要求用安装槊头的马槊来试。马槊是有很长刃的长矛,能刺能砍,很有杀伤力。但是李元吉始终也没能击中尉迟恭。之后,李世民问尉迟恭,是躲槊容易还是夺槊容易?尉迟恭回答,当然是躲槊容易、夺槊难。于是李世民让尉迟恭表演夺槊。李元吉感觉面子受损,一心想刺死尉迟恭,但李元吉即便下了杀心,却仍被尉迟恭连续三次反夺马槊。要知道,李渊7岁被封为唐国公,李元吉可谓军事贵族世家,从小就受了良好的教育,想习武,无论马匹兵器还是师傅陪练,什么都不缺。但这样一个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却被尉迟敬德这样的草根出身的人“吊打”,不能不说真是高手在民间。
宋代的杨再兴是正史记载的百人斩猛将。虽然各种评书演义中将杨再兴算作杨家将的后人,但历史上关于杨再兴的记载,只不过是“贼曹成将也”。然而,甚至连岳飞,在负责剿匪的时候与杨再兴交手都吃了大亏。杨再兴突袭岳飞先锋军,杀死了岳飞手下大将韩顺夫,这如果说是占了对方没有防备的便宜,那么随后正面作战时杨再兴又阵斩了岳飞的亲弟弟岳翻,这可就是实打实的战绩了。
岳飞不计前嫌,招降了杨再兴,杨再兴也回报岳飞。后来,杨再兴单枪匹马杀入金国大军中,试图对金兀术实施斩首战术,虽然没能在数万金军中找到金兀术,却也达成百人斩的成就。《宋史》记载:“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在之后的作战中,杨再兴带领三百骑兵杀散金国数千前锋骑兵,杀死一名万夫长、百余名千户长以及两千余名金兵,最终马陷小商河被乱箭射死。这等武功可以说是草根出身的第一高手了。
实际上,说起来古代世家大族弟子虽然资源丰厚,但是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真正肯让世家子弟去艰苦训练,甚至去一线拼杀积累经验的人又有多少呢?比如明代弘治年间,军队里的勋贵子弟曾被进行过一次检阅,“阅试各营候伯都督骑射韬略及把总等官骑射之术”,结果“往往持弓不能发矢,甚至有堕弓于地者;及询韬略,俱不能答”。反而是民间的草根们(其实这个“草根”也是相对的,起码要能吃得起肉),因为要面对山贼、盗匪、地痞、恶霸的侵犯,宗族之间为争夺资源也会经常械斗,战斗经验要比将门世家的弟子更加丰富,也更敢打敢拼。
这其中的天赋超群者,如果有机会脱颖而出,在那个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训练体系、只靠家学渊源传承的时代,反而比世家大族弟子更为突出。所以,“高手在民间”在古代还真不是一句虚言。当然,这样的高手最后也会被统治体系所吸收。至于现代,面对拥有科学系统培训体系与竞赛对抗机制的“科班”选手,凭借天赋从民间脱颖而出的高手也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