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典故,可以说大家耳熟能详,毕竟赵括一口气坑掉几十万赵军的事太有轰动效果了。军事事务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甚至还需要相当的天分和运气,不是读了几本书就能上手的。
而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文官领兵的情况,很多文人也都有着“书生拜大将”的梦想,但一般的书生文人,甚至连赵括的家学和理论基础都不具备。所以,虽然偶然会有如明代王越那种直捣红盐池的文官领兵典范,但大多数情况下,书生谈兵往往会出现很多异想天开的观点。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号称“一门三学士”的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
“三苏”父子可以算得上中国文人的顶峰级别了,而另一方面,这三人也都是军事发烧友,对行军作战、扭转颓败国势等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只不过,他们很多观点都明显是文人的异想天开。
先从老爷子开始说起吧。苏洵的军事观点主要体现在其《权书》一书和《几策》《六国论》等文章中。要说苏洵真不愧是鹰派,他对当时看重防守的主流军事观点不以为然,主张必须主动展开进攻,夺取战略要地,为此即便付出一些牺牲也在所不惜。他在《权书·项籍》中举了项羽和诸葛亮未能统一天下的反面例证,认为项羽巨鹿之战后应该用围魏救赵的计谋直取咸阳,不仅可解赵国之围,而且也不会将胜利果实白白送给刘邦;而诸葛亮一生谨慎,选了易守难攻的巴蜀作为根据地,反而成了最后失败的根源。
此外,苏洵还提出了一些军事原则。比如在进攻时要注意避实击虚,集中优势力量歼灭敌人,避免损失太大的攻坚战;同时,作战不能贪小利,要时刻提防敌方的伏击和偷袭。他在《权书·法制》中提出“以众入险阻,必分兵而疏行”的办法,要使敌人想偷袭都不知道偷袭谁;在《几策》一文中又提出“审势”和“审敌”的主张,简单地说,“审势”就是分析敌我双方态势,以用权谋,“审敌”则是审察敌情和边情,提出御敌之策。
抛开苏洵对项羽和诸葛亮的看法不谈,其军事原则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其军事思想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他反对用间!
苏洵在《权书·用间》中写道:“兵虽诡道,而本于正者终亦必胜。今五间之用其归于诈,成则为利,败则为祸。且与人为诈,人亦将且诈我,故能以间胜者,亦或以间败……夫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其核心意思就是,不要用间谍,那是诈术,你诈别人,别人也会来诈你,只要坚持正道,打胜仗就是振臂一呼的事。至于不用间谍,如何得知敌人的虚实,又如何分析敌情,苏老爷子是不考虑的。
相对而言,历史上契丹人可是相当重视情报工作的,甚至在对抗宋朝时占据优势。
苏轼也继承了苏洵的这一观点。他在《孙武论》上、下两篇中也批评孙子“兵以诈立,以利动”的观点,认为这样会使将领容易贪小利误大局,而且还容易破坏和谐美满的社会、政治风气。因此应该坚持“廉、静、信”三原则。
其实,孙子讲利是以一种辩证的思路来讲的。《孙子·作战篇》中就有“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之言。此处的“利”是指对作战全局而言的大利,是最终的胜利,为此小利就得果断放弃,《九变篇》中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可见苏轼对孙子的指责是不对的。而他认为战争用诈会败坏风气这种观点,真是让人咋舌了。
其实,苏洵、苏轼批评军事作战“不正当”谋略,与当时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宋代对武人防备最严,大部分学者也都跟风批评兵学思想,其中最容易受抨击的自然就是“诈”和“利”这种容易被误会的字眼。可以设想,一位将领费尽心机得胜凯旋,结果回朝就被文官参一本,说他用诈趋利,赢了也不光彩,这会对指挥作战造成多恶劣的影响?显然,这会致使将领在作战时更加极端化,要么无脑冲锋,要么干脆避而不战。
公平地说,与父兄相比,苏辙的观点相对务实得多。在《上皇帝书》中,他列举了宋朝初年宋太祖的用人方略,称其对北方边防将领“皆厚之以关市之征,饶之以金帛之赐,其家属之在京师者仰给于县官,贸易之在道路者不问其商税”,于是“死力之士贪其金钱,捐躯命,冒患难,深入敌国,刺其阴计而效之,至于饮食动静无不毕见,每有入寇,辄先知之”。可以看出,赵匡胤厚待军人,使其乐于效命、积极刺探敌情的做法深得苏辙赞赏。契丹、西夏和羌等民族作战善于突袭,目的主要在于劫掠,结果由于宋军情报工作做得好,在敌人来前就能动员起来坚壁清野,敌人捞不到半点便宜,边疆自然稳定。
苏辙还主张边防事务应该重用土兵,削减禁军。宋朝的土兵指地方士兵,这些人生于边疆,舍得拼命守土,又熟悉地形,战斗力往往高于禁军,兵饷相对还低,重用土兵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还能增强军队战斗力,巩固边防。苏辙这一观点可以说与范仲淹、韩琦不谋而合,还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尽管如此,苏辙也曾认为,既然在当时,士兵从训练中所获得的赏赐比宋神宗时期有所降低,那就应该降低禁军日训练强度,让士兵更有积极性。这一建议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三苏”父子为国家的前途踊跃建言献策,其精神是可嘉的,但涉及军事问题,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不能轻率对待,更不能因盲目追求“仁义道德”而束缚了手脚,不然就会陷入曹操所说的“慕虚名而处实祸”的危险境地,于国于民皆是不利。哪怕是有家学和理论基础的赵括,也闹了纸上谈兵的笑话,更何况一般文人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