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父母关于女孩越长大越难沟通的抱怨。他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原本活泼开朗、无话不说的女孩到了一定阶段后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不愿意再和他们交流,也不愿意再亲近他们,即便是当他们偶尔问到女孩的一切情况时,女孩也总是习惯性地遮遮掩掩。而他们和女孩之间的关系,也正变得越来越陌生。
事实上,当父母有了这样的烦恼和疑问时,首先应该反思的便是自己与女孩之间的交流方式和说话方式是否出现了问题。事实上,有百分之八十的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疏离的原因,都要追溯到父母对女孩错误的说话方式上。
那么,在和女孩的沟通过程中,父母通常会采用哪些错误的沟通方式呢?教训、命令、责备、呵斥,在现实的生活中,父母是否也曾这样和女孩沟通过?事实上,作为独立的个体,女孩们往往并不喜欢这样的沟通方式,如果父母在和她们的沟通中,总是采用这样的方式,那么,她们便会因为厌恶和排斥而渐渐封锁自己的心灵,变得不愿再和父母沟通,甚至对父母产生敌意。
具体来说,当父母在和女孩进行沟通时,以下的错误方式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第一,指责埋怨型沟通。如:
“为什么你这么贪玩,怪不得学习成绩这么差!”
“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只会让我操心,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
“你看看你的屋子,乱得和猪窝似的,这么大的人了,就不知道自己收拾一下吗?”
“说了多少次了,回家先写作业,你是没记性,还是就喜欢和我作对啊!”
……
上面的情景,是不是觉得很熟悉?相信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曾用这样的口气和女孩说过话。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这种指责、埋怨的说话方式,恰恰是女孩最反感、最排斥的沟通方式,一方面,它会严重损害父母在女孩们心中的形象;另一方面,它也会无情地伤害女孩脆弱的自尊。
第二,迁就讨好型沟通。如:
“只要你好好吃饭,爸爸什么都买给你。”
“快写作业,写完了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不就一个布娃娃吗?妈妈明天一定给你买!”
“只要你听话,你想要什么爸爸都满足你。”
……
以上提到的沟通方式,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迁就讨好型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出现的根源就在于父母过分溺爱女孩。
众所周知,爱女孩是父母的天性,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女孩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都值得被珍视。然而,珍视并不等同于溺爱,如果在现实的生活中,父母对女孩总是百依百顺、一味迁就,那么,女孩就容易养成自私霸道、任性专横的性格。而一旦某一天父母无法再满足女孩的愿望时,女孩就会不依不饶。
第三,面面俱到型沟通。如:
女孩:“妈妈,下周我们学校组织秋游,你说我带些什么东西好呢?”
妈妈:“行了,妈妈知道了,明天我会给你准备好的。”
女孩:“好吧,妈妈,我们班今天新转来了一个男同学,老师安排他坐我旁边。”
妈妈:“什么新同学老同学的,你作业做了吗?快去做,不然晚上又要熬夜。”
……
正如上面的情景再现提到的那样,喜欢采用面面俱到型沟通方式的父母就像女孩的管家一样,他们只知道照顾女孩的生活起居。在他们的理解中,所谓的教养女孩,就是照顾好女孩的衣食住行就好了,而常常会忽略女孩究竟关心什么、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在面面俱到型沟通中长大的女孩,往往会觉得父母不重视自己、不了解自己,并且感觉到和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从而从心底产生一种对父母的疏离感,不愿再亲近父母。
第四,唠叨型沟通。如:
“早点睡觉,明天早点起床,要不然会迟到的!”
“作业本都拿上,红领巾不要忘记了,盒饭带了吗?”
“今天天气不好,要多穿件衣服。要是感冒了,你会很难受的。”
“晚上早点回来,不要到同学家玩,要不然回来的时候没车,你就得走回来了!”
有人曾将唠叨比喻成家庭生活的杀手。的确,不管是对于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唠叨都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在唠叨型沟通中长大的女孩,往往会对父母的话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和抵触,甚至产生一种厌烦的感觉,从而威胁到亲子关系的和谐。
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父母之所以会唠叨,正是因为他们“关心”女孩。但父母不知道的是,他们所唠叨的那些事,其实女孩只要经历过,都会懂得。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的那样:“女孩有意见得不到及时交流,主要责任在于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掌握不好沟通的火候,甚至有的父母认为对女孩唠叨一顿就是沟通,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第五,过分管束型沟通。如:
女孩:“妈妈,我想去小军家玩。”
妈妈:“昨天不是刚去玩过吗?今天不能去!”
女孩:“昨天我们是自己组织玩的,今天老师布置了个实验,我想与小军一起做。”
妈妈:“不行,你不能老是去人家家里,人家父母会嫌麻烦的。”
女孩:“不会的,他父母不在家。”
妈妈:“难道你就不会自己做吗?小女孩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老是麻烦人家!”
女孩:……
在现实的生活中,过分管束型沟通也是不可取的。虽然,父母管束女孩是职责所在,在要注意的是,管束也要讲究方法,一旦父母的管束超越了一定的界限,一味地要求女孩这不能做,那不能做,那么,这种管束就会变成一种让女孩感觉受到束缚的负面能量。而一旦女孩有了这样的感觉,她们自然就不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了。
以上为大家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父母对女孩的错误沟通方式,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上述的哪种沟通方式,其实都是没有充分考虑女孩感受,会造成亲子关系破裂的。而要想避免或修补这种破裂,改善并加固亲密关系,达到更有效的亲子沟通效果,就要求父母必须转变自己的沟通方式。
具体来说,父母在和女孩沟通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使用女孩喜欢的沟通方式。
当父母在与女孩沟通的时候,首先要遵守的原则就是使用女孩喜欢的沟通方式。比如,有的女孩可能喜欢聊天的沟通方式,那么,父母就可以在聊天的时候把想告诉女孩的道理融入进去;有的女孩可能喜欢听故事,那么,父母就可以通过把道理融入故事中的方式去教育女孩。
总之,使用女孩喜欢的沟通方式去与女孩进行沟通是最简单直接也最能看到效果的沟通方式,要远远比一味地说教、命令、强迫等有用得多。
(2)使用女孩能够理解的语言。
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任意一方无法理解另一方的话语,那么,沟通就失败了。所以,当父母在和女孩进行沟通的时候,除了要用女孩喜欢的沟通方式外,还要注意实用女孩能够听懂并理解的语言。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景,父母在一旁一厢情愿地喋喋不休,女孩却充耳不闻,没有任何的反应。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父母自说自话、没有注意用女孩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的现象。
(3)使用女孩愿意接受的语言。
在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说出来,所起到的效果也会不同。在和女孩沟通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当女孩放学后要在外面玩耍而不愿意回家的时候,有的父母可能会命令女孩:“放学后不准在外面玩,立即给我回家!”而有的父母则会转变一种方式,使用另一种女孩更愿意接受的语言:“如果放学后你不按时回家,妈妈/爸爸会担心你的。”
从这两种方式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前一种方式带有明显的限制性,往往会让女孩非常反感;而后一种方式则能够让女孩感受到父母的一种关心,往往也更能被女孩接受。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当父母在与女孩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女孩最愿意接受的语言。
(4)多注意女孩的感受。
当父母在与女孩进行沟通的时候,还应该多关注女孩的感受。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女孩的语言中判断出女孩的情绪,然后再根据女孩的情绪去调整和女孩的沟通方式。
比如,当父母交代女孩一件事后,如果女孩爽快地说“行”,那么就意味着女孩对这件事以及父母交代这件事的方式并不反感;反之,如果女孩做出了“我知道了,你别再说了”的反应时候,就说明女孩对这个话题是不喜欢的,甚至是反感的。此时,明智的父母就应该停止这一话题,或者采用另一种更委婉的、女孩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去阐述自己的想法。
(5)要注意女孩的非语言反应。
当然,在与女孩进行沟通的时候,父母除了要关注女孩的语言反应外,还必须多关注女孩的非语言反应,尤其是父母在与年幼的女孩沟通时,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相对于年长的女孩,年幼的女孩可能还没有学会用语言来拒绝父母,而只会通过下意识的动作或表情来表示。
具体来说,在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应该主要关注女孩有没有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左顾右盼,或者是通过吐舌头、皱眉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厌烦情绪的情况。一旦女孩出现了上述反应,那么父母就应该停止沟通或者转换话题了。
总之,说话是父母和女孩之间最主要的沟通形式。作为父母,我们要想和女孩之间保持愉快而畅通的沟通,建立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那么,父母首先就要学会使用正确的说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