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得当,别让男孩成为“小霸王”(1 / 1)

校园暴力,已经成为现如今父母关注较多的一个话题。网络上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比比皆是,有因为实施校园暴力行为的男孩被关进了少管所的;有因为受到校园暴力的侵害而出现精神问题,甚至选择轻生的……是什么让原本应该茁壮成长的“花朵”,变成了暴力的“凶徒”,是什么让暴力事件成了屡见不鲜的事?

曾经有心理学家针对7岁到13岁之间的孩子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曾经想过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孩子占到了23.9%。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暴力的倾向,这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众所周知,暴力行为会严重地危害男孩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害男孩的未来,因此,对于男孩的暴力行为,父母应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曾经有一档法制节目报道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原本家境富足、成绩优异的男孩,本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却因为一次严重的暴力事件被关进了少管所,前途尽毁。

那个男孩在记者的采访中,这样说道: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告诉我,不管我犯了什么错,只要我能好好学习,成绩优异,他们都不会怪我。他们也说到做到了,我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他们也从来不会管我在做什么。后来,我便越来越任性,觉得自己就是老大,在学校只要有人对我表示不服气,我就会用拳头回敬。而对于我打人的问题,我的父母也从来不说我什么,他们只是告诉我,只要我成绩好,在外不被欺负就行。”

说着,原本看着镜头的男孩低下来头,然后继续说:“从小,我的父母就告诉我,没用的人才会被别人欺负。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有个小朋友抢了我的新玩具,我二话不说,上前使劲一推,将那个小朋友推到了地上,抢回了玩具,而那个小朋友的胳膊摔破了,还流了血。后来,我父母并没有教训我,而是在给对方的父母道歉后,说我像个男子汉,还会教训欺负自己的人。我有时候在想,如果那个时候他们能狠狠地教训我一顿,让我知道打人不对,我现在应该会是在美丽的校园里,而不是这里了。”

相信很多父母看到这个案例一定会感到难过。好在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像案例中的父母一样,纵容男孩的暴力行为,大多数父母会对孩子的打人行为加以教育。但是有些父母却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至于过度激动而胡乱教育,不仅没有纠正孩子的行为,反而加重了孩子的暴力倾向。

熊飞从小就是一个比较调皮的男孩,没少给父母惹麻烦,因为熊飞总是喜欢打人,不是把同学的头砸破了,就是把同学的脚踩伤了,要不就是把同学的鼻子打流血了……总之,因为这样的事情,熊飞的爸爸妈妈常常给同学的父母赔礼道歉,也常常批评熊飞,有时还会惩罚甚至打熊飞,然而熊飞仍然屡教不改。

一次,熊飞的爸爸又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说熊飞又打伤了同学。爸爸听到这个消息,挂断电话后什么都没说,直接上前打了熊飞两个耳光。不明所以的熊飞委屈地大声哭泣,这让爸爸更生气了,大声呵斥道:“你还敢哭?我说了多少次,不要打人!不要打人!你怎么就是不听,还敢打人!今天我就打死你,看你以后还打不打人!”说着抬起手准备再次打熊飞,但是这次熊飞没有老老实实站在那儿挨打,反而还起了手。熊飞的举动彻底惹怒了爸爸,爸爸怒斥道:“你还敢还手,真是有出息了啊!”于是狠狠地把熊飞打了一顿,然后把熊飞关在房间里,让他好好反省。

那天,熊飞哭了一晚上,他想不通凭什么爸爸可以打自己,而自己却不能打人。于是,他总结出一个奇葩的结论:自己以后不能打同学了,要打也只能打比自己小的。

可以看出,熊飞爸爸的教育是失败的,他不仅没有纠正熊飞爱打人的习惯,反而让熊飞转移了欺负对象,继续当着“小霸王”。可见,不当的教育方式只会带来消极的效果。因此,父母在教育男孩时,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正确地引导男孩远离暴力倾向,不做“小霸王”。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男孩成为一个暴力“小霸王”呢?

(1)让男孩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当男孩出现了打人的行为时,父母应该沉着冷静,不要像熊飞的爸爸一样上来就打。父母要在男孩打人后,引导男孩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让他知道没有人喜欢“小霸王”,打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也不会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相信当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会反思自己的行为的。

(2)就事论事,和男孩一起分析他打人的原因。

当男孩与他人发生冲突要动手时,父母不要立刻训斥男孩,而是应该立刻阻止男孩动手,并询问男孩要动手的原因,引导男孩分析为什么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暴力。

(3)以身作则。

男孩的一言一行首先源于对父母的模仿,要想男孩远离暴力倾向,父母要以身作则,摈弃“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当男孩犯错时,要用讲道理的方式引导男孩。没有暴力的父母,男孩也很难被暴力“眷顾”。

(4)让男孩学会用语言解决问题,而不是拳头。

很多时候,孩子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当和他人出现矛盾的时候一着急,就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例如,男孩想要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会直接用攻击性的行为——动手抢,此时,父母应该及时制止,并教男孩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让男孩告诉对方自己想玩他的玩具,与对方商量,征得对方的同意。父母要让男孩知道,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用正确的言行,而不是拳头。

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暴力行为,很多父母会用棍棒来解决问题,或是因为溺爱而放任男孩的行为,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教育得当,男孩的暴力行为才会被制止,男孩才不会变成“小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