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岁青春期,正确对待男孩爆发的叛逆(1 / 1)

男孩从13岁开始便进入了青春期,而青春期也正是男孩爆发叛逆的重要时期。

通常,男孩在13~16岁这个阶段身心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生理上的变化,以至于他们在这个阶段喜欢与人争辩,和父母对着干,同时也会变得喜怒无常。很多父母认为男孩在这个阶段变得叛逆,是因为他们变坏了。其实不然,男孩之所以会在13~16岁这青春期阶段变得“不听话”,喜欢挑战父母的权威,爆发叛逆,是因为他们的身心都和从前不同了。

因此,当男孩到了13~16岁的青春期时,父母应该正确地对待他们爆发的叛逆。话虽如此,但有多少父母能做到正确地对待呢?大多数父母或许都和下面的父母一样,在面对青春期男孩的叛逆时,感到困惑和无奈。

在某中学的一次家长会上,家长提得最多的就是关于自己孩子上了中学后变得叛逆的事。

“我真是要被我儿子气死了。小时候还挺听话的,可自从上了初中就开始跟我对着干,我关心的叮嘱,在他看来成了唠叨,只要我多说几句话,他就开始发脾气,我做这么多还不都是为了他好。”

“我儿子也是,哎,以前学习从来不让我们操心,在家也很听我们的话。不知怎么了,从今年开始,不仅不主动学习了,我们监督他做作业他还烦。不仅是这样,他还常常为了去网吧而逃课。不管我和他爸爸怎么劝导他都没有用,反而更加叛逆。让他多吃蔬菜,他偏偏不吃;让他先做作业再玩,他偏偏一回家就玩,快睡觉时才慢吞吞地开始写作业;让他多去外面运动运动,他偏偏要待在家里上网……做家长的真是‘恨铁不成钢’,这可怎么办啊!”

……

是啊,是什么让从小乖巧听话的男孩变成了常常与父母对着干的“坏”男孩呢?

其实男孩逐渐出现这些行为,正是因为他们到了青春期,出现了叛逆的表现。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更渴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不愿意继续被父母管辖和控制,他们渴望“自由”。如果父母在男孩青春期的时候,仍然用小时候的教育方式,处处管着他们,事事干预他们,势必会引来男孩的反感。于是男孩便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自由”的目的,那就是叛逆,和父母对着干。

事实上,男孩不仅需要父母对他们生活需求上的关爱,更需要父母对他们心理需求上的关爱。因此,父母应该在男孩青春期的时候多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心理变化,依据男孩的心理需求特点,要站在男孩的角度进行适当的、合理的教育。

男孩在进入青春期后,他们接触的事物与知识面与小时候有很大的不同,父母曾经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青春期的男孩。因为,男孩在小时候,自主能力较差,很多事情需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小时候的男孩也很难反抗和拒绝父母的安排与决定;而长大后的男孩有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他们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他们会对父母不合理的安排与决定进行反抗。而大多数父母无法适应男孩的这种变化,会感到无奈和彷徨。

虽说父母对男孩所有的教育都是出于爱,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在面对青春期男孩时,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一味地责骂、训斥等,希望男孩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然而这样粗暴的方式却没有起到父母期望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引起了男孩的叛逆。

父母若想让青春期的男孩不再和自己对着干,就要正确地对待他们的叛逆,不妨试着从青春期男孩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以及成长变化三个方面入手,去改变男孩容易躁动的情绪,抚平他们的叛逆。

(1)不要命令,要商量。

对于青春期的男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父母不要用命令的方式告知他们,而是应该尊重男孩的意见,与男孩商量。比如在男孩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不要直接帮男孩做决定,让男孩怎么做,而是应该问问男孩有什么想法,打算从哪方面入手;当了解了男孩内心的真实想法后,再与男孩一起探讨和沟通,引导男孩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看看哪些想法是不恰当、不成熟的;接下来父母可以针对男孩这些不恰当、不成熟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询问男孩是否愿意接受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相信,对于有一定认知和判断能力的青春期男孩来说,他们应该是愿意采纳并接受父母的有效可行的意见与建议的。如此一来,既能起到正确引导和教育男孩的目的,又能避免与男孩发生冲突,激起男孩的叛逆心,岂不是一举两得。

父母给予男孩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便是给了男孩空间和自由,有利于男孩成长。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给予男孩空间和自由的同时,要与男孩商议原则和规范,告诫男孩要“言必信,行必果”,与父母约定好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总而言之,父母应学会以一种商量的方式来解决男孩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哪怕商量的最终结果是失败也没有关系,它至少增加了亲子关系的沟通和交流,为日后拉近彼此距离、实施家庭教育奠定了基础。父母千万不要错误地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处理男孩的问题,不然到最后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还容易失去与男孩交流的机会,增加男孩的心理负担。

(2)旁敲侧击,了解男孩内心的真实想法。

13~16岁的男孩基本已经上了中学,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比以前要少得多。在这个阶段,男孩会变得更有主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此时父母对男孩的了解越来越少。因此,爆发诸多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以至于男孩变得叛逆,事事与父母唱反调,不愿意跟父母诉说自己的心声。

但是,父母如果能从老师、朋友、同学等那里打听男孩的情况,以旁敲侧击的方式了解男孩的心声,那么便会找到和男孩之间出现矛盾的原因所在,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地处理好和男孩之间的矛盾,男孩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理解,叛逆自然也会少了。

(3)男孩吃点“苦头”也无妨。

青春期正是男孩拥有主观意识的关键时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父母应该允许男孩犯一点错、吃一点亏,不要过多地干预和束缚男孩的手脚。

比如,有的男孩在寒冷的冬天“要风度不要温度”,坚持穿风衣,不穿毛衣、棉裤、棉鞋,父母阻拦无效后也不用太心急,大不了就让男孩挨几次冻,等男孩冻感冒了,吃过苦头了,他自然就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当男孩历经了种种,吃过苦头后,他便不会再对父母的意见与建议不加考虑地一概拒绝了。

总而言之,男孩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心的巨大变化,爆发叛逆是在所难免的,父母应该正确地对待男孩的叛逆,多给男孩一些理解。要知道“支持比压制更受欢迎,商量比命令更容易让男孩接受”,父母只有多给予男孩理解和支持,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少些暴躁,少些叛逆,多些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