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比说一万遍道理更管用(1 / 1)

前几天带着CC和DD姐弟俩去跟亲戚聚餐。席间男士们在喝白酒,女士们在喝红酒。没多久,CC就看上了大人喝红酒的高脚杯,嚷嚷着也想用高脚杯喝饮料。

我告诉她小孩子用高脚杯不方便,但她看着稀罕,坚持要用,想想这也不是什么不合规矩的大事,便由着她去了。但是她一点儿也不安分,一会儿跑去看婴儿床里睡觉的DD,一会儿跑到邻座的姥姥那里晃过来晃过去,我数次提醒她小心点,别碰倒高脚玻璃杯。

没多久,就听见“咣”的一声,高脚玻璃杯掉在了地上,碎成了玻璃碴儿。片刻慌乱之后,我们立刻搞清了状况,是CC的那个碎了,因为高脚杯太高,她个子太矮,放在她手边本就碍手,加之她跟邻座的姥姥玩完回来没留心,胳膊一碰,就掉地上了。

CC顿时吓得不知所措,冲我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一桌子的大人很快恢复了镇定,一同安慰道:“没事儿没事儿,CC又不是故意的,让服务员阿姨来收一下就可以了。”

等服务员小姐进来清理的时候,大人们还在嘱咐:“CC站远一点儿,不要被碎玻璃扎到。”

人多热闹,我当下没好教育CC,但是,我心里并不是这么想的。

随着父母教育程度的提高,我们这一代父母很少通过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了。这事儿要搁咱们小时候,说不定还要被大人打骂一顿。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如果孩子做错事父母用打骂的方式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一直处在恐惧情绪里,很难去对事件本身进行反省。所以,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我们开始讲道理。孩子做错事我们会苦口婆心地说教,比如,“小孩子不能玩高脚杯,吃饭要乖乖坐着,不能四处乱窜”。

等孩子表示自己知错了、记住了之后,这段教育就在满意中结束了。但,真的结束了吗?那个听完道理的孩子,下次就不会吵着闹着用大人的高脚杯,就不会在吃饭时乱窜、不注意桌面易碎物品了吗?

不会的。因为整个教育过程中,缺少了一个关键,那就是让孩子体验因为自己的过失带来的后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这是正常的。很多父母每天做的,大概就是各种善后吧,这也是父母的职责所在。每个年幼的孩子都是在不断犯错中长大,但父母的回应和管教方式会影响他下一次犯错的反应。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管教呢?

我们常说,教养孩子要认知、情感、行为三管齐下。

1.认知,是对行为最基本的认知

知道是非对错,知道规则,这是教养的第一步。谈任何教养方式的前提,是孩子首先有正确的认知。

比如,对于一两岁抢玩具、打人的孩子来说,受认知能力的局限,他们认为凡是自己看到的,就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只要喜欢就可以抢过来;其他小朋友在玩秋千,而我也想玩,我就把他推下来。

很显然,此时打骂和讲道理都没用,因为孩子连最基本的规则对错都没有概念,所以管教的重点应该放在帮他明白规则、树立规矩上。

同样地,一个五岁的孩子吵闹着用高脚杯,是因为他的认知里觉得用高脚杯喝饮料,是一件跟大人用高脚杯喝红酒一样酷的事。但他不知道的是,高脚杯对于毛手毛脚的孩子来说更易碎,杯子放不稳、手臂轻碰一下,都会导致杯子破碎。如果孩子没有这个认知,下次他依然会嚷着用,依然学不会小心使用。

2.确保认知没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情感

每次写到管孩子,C妈都会说一句:所有的管教都应该在爱与拥抱中结束,而不是在恐惧和内疚中。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情感很重要。

如果父母暴躁,让孩子害怕,那么孩子所有的精力都会集中到最基础的生理层面,也就是对安全感的追逐。他首先想的是,我的生存环境安全吗?眼前这个愤怒的妈妈还爱我吗?会打骂我吗?还要我吗?在这种不安全的生存环境下,他没有精力再去管什么遵守规则、分辨对错、反省行为了。

他只会哭闹,或者顺着你的意愿,同意你的道理,得到你的肯定,以寻求最基本的安全感的满足。所以,暴力管教是最不可取的,它只能收获眼前的服从,事实上,实现不了管教的目的。

3.最后一点就是行为

取代暴力管教的一个常见方式,就是事后讲一堆大道理。比如,仔细地跟孩子讲他哪里做错了,分析为什么会做错,甚至还帮助他建立下次避免出现同样行为的意识。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你会发现,下次遇到同样的错误他还是会犯,他虽然会积极地认错,但好像也就仅此而已了。这很容易让爸爸妈妈有一种管教无力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推崇暴力管教的父母,不认可讲道理那一套。因为,他们觉得讲道理没用!不给娃点颜色瞧瞧,他们就不长记性。

其实,不是讲道理没用,而是明白道理和规范行为之间,还差了一个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如果孩子不能切身地体验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那么道理说一万遍,也不会起到作用。

回到开篇的场景,散席之后,我跟CC聊起了席间打碎的高脚杯。

“妈妈,我不是故意的。”

“妈妈知道,你也吓了一跳是不是?不过高脚杯是易碎品,是不建议给小孩子用的,如果你坚持想用,就应该更加小心地使用。爸爸妈妈已经帮你赔付了打碎高脚杯的费用——16元,你已经有零花钱了,要记得还给我们哦。另外,服务员阿姨帮你清理了玻璃残渣,你要谢谢她。”

然后,CC去跟阿姨致了谢,回到家又极不情愿地从她的零钱里数了16元给我。然后跟我说:“下次我再用高脚杯,可一定要小心点,再摔碎一个,我的钱都要赔光啦!”

其实更好的方式是,当时让孩子清理干净地上碎掉的玻璃碴儿,然后再让孩子拿着自己的零花钱,去结账处亲自致歉并赔偿。只有她体会过满地的玻璃碴子有多难清理,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不便;体会过当众向“被侵害利益方”致歉并赔偿,她才会真的懂得边吃边玩会出状况,而出了状况之后自己善后会很麻烦。而且还会知道,就算是自己不小心损坏了别人的东西,也要致歉并尽力补偿。

即便孩子不是故意的,他也需要为自己的莽撞负责。“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不是免死金牌,做错事了,不是简单的一句“对不起”就可以撇清干系,然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教育孩子其实并不需要你打骂,也不需要你讲太多大道理,很多时候,在做错事的一瞬间,他就已经知道错了,让他亲自经历承担结果的过程就够了。

其实,我有时也在想,让孩子承担后果是我小题大做、反应过度吗?但看了身边太多的孩子后我发现:

有的孩子疯跑,踢倒了别人用积木辛苦搭好的城堡时,会说一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有的孩子弄坏了别人的玩具,也会说一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有的孩子在玩闹中,伤害到别人,依然会说一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然后呢?

很少有孩子停下来疯跑,去帮对方把积木城堡重新搭好;

很少有孩子选一样自己的心爱玩具赔给对方;

也很少有孩子去看对方流血的伤口,看对方接受治疗的过程,看自己是如何给别人造成了痛苦。

当你坚持让孩子去承担相应的后果时,他会说:“我已经道过歉了呀,我也不是故意的呀!”他永远意识不到,为什么不要再做这样的事,因为要付出代价,因为造成了伤害。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有下次,还会是一样的结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讲了无数遍的道理,孩子依然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