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所讲到的沟通文化,提到很多东西都是讲强势的。
不强势,在华为文化的大氛围之下就很难生存。但是,是不是不强势就没有活路了呢?
这话其实有点绝对了。
华为发展的这些年中,很多佼佼者脱颖而出,被提拔成了干部。还有一些人因为尝试了各种方法,依然无法融入华为文化,最终还是离开了华为。这两类之外,其实还有一种人,这种人既没有彻底融入华为文化,但也没有选择离开,而是慢慢找到了自己在华为这座大厦中的定位。这些年下来,其实也算是过得有声有色,并且也为华为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如果我们按照很多华为人的说法,“忍”“狠”“滚”三种状态下,这类人算是广义上的“忍”的范畴。其实也不尽然,“忍”“狠”“滚”三种状态,后两种算是终极状态,而只有“忍”算是过程状态。也就是说,这个状态极其容易转化,转化成“滚”,或者转化成为一种比较舒服的姿势活在华为,而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出现,则已经不属于“忍”的范畴。公平点讲,算是自得其乐,而且还能够如鱼得水。
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和稀泥”状态。
和稀泥的员工,他们服从于广义上的华为文化,但却无法做到在公司内部强势和狼性十足。然而,离开华为也不是他们想做的事情。所以,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之中,他们只能用“和稀泥”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和稀泥并不意味着业务能力不强,恰恰相反,这类员工往往是有能力的,但因为不擅长沟通,也不擅长骂街,就没有让领导们眼前一亮的闪光点,于是只能在自己的业务方面慢慢钻营,而没有提拔和主动选择调动的机会。这类员工往往工作的年头很长,性格偏柔弱或者随和,在华为内部人缘会比较好。他们往往能够看透在华为的生存之道,但即便如此,他们没法改变自己的性格与行为,因此一般不会身居高位。这些人一般能够熬到代表处副代表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接下来哪怕再往上走一步,都需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
所以讲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这里的“和稀泥”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带着一种无奈的褒义词。这是一种沟通方式上的“和稀泥”,而不是业务能力上的“和稀泥”。
实际上,华为的发展基石中,这样的员工是十分宝贵的财富。
这类员工往往不急功近利,但他们一样能够把华为的文化传承下去。这类员工早已在华为走过了过程状态中的“忍”的这个阶段,因此他们会对华为公司表现出无比的忠诚。在此基础上,他们的业务能力往往还不错。
所以,从实际表现来看,很多时候在华为内部的各种沟通之中,这类员工经常能够说一些真话、实话,而少了很多套话、大话。但是,这类员工往往很聪明,如果真话、实话不好听,他们会用一种更加让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转达出来。这样的员工,恰好成了华为公司内部很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以及骂街吵架文化盛行之中的润滑剂。
在华为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基层员工还是基层主管,“和稀泥”型的员工大有人在,并且,这些人至今还工作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
渔夫想说的是,这样的员工,华为更应该去珍惜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