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找到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1 / 1)

孩子的事情,妈妈是无法越俎代庖的,更无法事事替孩子做决定。每个人的人生都属于他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和快乐。要想让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就要引导孩子不断努力,找到自己的目标,之后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如此,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人生也就逐渐丰满了。

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就永远无法到达那里;没有自己的目标,人生只能被别人牵着走;不规划自己的未来,只能成为别人计划里的一颗棋子……世界的运转,永远都是满怀希望的人带领盲目无措的人飞奔,没目标的人只能为有目标的人服务。

儿子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他已经参加了两次SAT考试,第二次比之前的成绩提高很多,这个成绩可以保证他随意选择全美前50的大学。不过,如果想进入有名的常春藤学校,还需要孩子再加把劲。根据孩子的能力,还可以再考一次,而且可以达到进入名校所需的分数。不过,即使分数能达到,最后也不一定会被录取。

现在,我们不妨也来想一下:

如果这是你的儿子,该如何要求他呢?是为他做出选择?还是说服孩子为能上名校而努力?还是满足于现有成绩,转而增加他的社会经验和能力?

究竟是上名校更重要,还是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更重要?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要不要替孩子做决定?

如果孩子不够刻苦努力,是接受现状,还是努力改变他们的想法好呢?

能否通过干预,改变已经读高三却不够刻苦努力的孩子?

妈妈的作用就是帮孩子找出自己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在研究青少年品格发展和教育方面,是全球杰出学者之一。看到年轻一代浮躁不安、逃避做出承诺,他很心急。经过长期、大规模的研究访谈,他发现这些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目的感。我们先来看两个学生在写作文时的不同表现:

晓雪不喜欢写作文,她写作文的唯一原因是:作文得分高,总成绩就高,有助于进入重点中学。

小慕非常喜欢写作文,一方面,练习写作能帮助她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小慕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她认为,提升写作能力有助于她将来当一名杰出的记者。所以,小慕经常在博客上更新文章,喜欢跟网友交流写作技巧。

两个孩子的学习动机明显不同:

晓雪的动力来自外部:她写作文的行为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写作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由外部因素驱使而学习的孩子,可能是想得高分,也可能是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他们会主动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但也只是把这项任务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作为妈妈,我们必须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机,不应仅仅关注孩子的分数。一次考试成绩很好,只能算是实现了一个短期目标,应该为孩子确立更长期的目标,即通过全身心学习可以达到的人生目的。

明确了目的,就会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例如,一名医学院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我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优秀的医生,能救治更多的人。”如果他能一直坚持这个目的,就会不断获得学习动力,在面对课业和考试时,就会更有力量,就会常年坚持努力下去。

▲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

生活中,有些妈妈习惯用恐吓的方式吓孩子:“要是考试考不好,就不带你出去玩。”结果或许孩子的考试成绩确实能提高,但孩子对学习这件事会产生更深的芥蒂,不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学习,终究不会全心全意。只有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学习,他才能竭尽全力地自主学习。

在美国影片《男家庭保姆》中,男主角与雇主的三个儿女之间有一段经典对白:

“孩子们,去学校干什么?”

“学知识。”

“为什么要学知识?”

“考大学。”

“为什么要考大学”

“为了找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为什么要工作?”

“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为了让人瞧得起。”

看到这段情节时,我感受颇多。男主角之所以要这样问,主要是想让孩子们明白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上学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绝不是被谁强迫的,只有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决定。

马斯洛在人一生的层次论中说:当生存的需要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问题时,地位的需要就被彰显无疑。遗憾的是,现在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明白学习的目的?

目的由一连串的“为什么”组合而成,但很少有孩子会在学校里问“为什么”。比如:数学老师教了几个公式、原理,虽然孩子记得很熟、运用得很好,可他未必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即使知道,恐怕也是考试需要。

切记,在帮孩子确立目标前,就要给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学这个?将来的发展和这些知识有什么联系?……没有这些“为什么”,孩子很难产生长期学习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