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所有的表达都要围绕着主题(1 / 1)

一旦对人类的思维活动进行分析,就会意识到任何一种思考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而为了实现某个目的,就需要塑造一个基本点,人类的思维活动就围绕着这个基本点来进行,这个基本点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个观点,一个理念。

脱离某一件事或者某一物质的思考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唯心主义者也不会觉得思维会毫无目的地出现,只要个人一产生想法,或者一旦开始思考,那么必定是围绕着某个东西来进行的。简单来说,就是思考的人在想些什么,有一个什么样的焦点,或者说他围绕着这个焦点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观点。这些思想就是主题。

讲故事也需要一个主题,当人们在描述某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所传达的思想或者价值观就是主题;当人们讨论某个人时,这个人身上的优点和展示出来的思想就是故事的主题。从广义上说,主题可以指相关的主要内容,一家公司想要升级自己的管理体系,那么改革就是主题;一个人想要换一份工作,换一个行业,那么转型就是主题。

任何一个故事都有相应的主题,所有的表达以及构成故事的其他要素都必须服务于这个主题,如果说主题是“是什么”或者“做什么”,那么其他元素包括什么时间去做、在哪里做、为什么要做、怎么去做等,这些元素都需要服务于“是什么”或者“做什么”这个核心。

比如某人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昨天下午在财会部开会时,特意演示和运用了自己设计的最新统计方法来算账,结果效率提升了30%,而失误率控制在了更低的水平上。”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算账,而围绕这个主题,他提供了具体的时间(昨天下午)、具体的地点(财会部)、为什么要做(提升效率)、怎么做(运用最新统计方法)。所有的元素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也都紧紧贴合主题。

有的人会将故事的元素分为:主题、人物、时空、情感、情节、细节,其中主题是一个核心和基础,人物、时空、情感、情节、细节都是围绕着主题来设置的。

SOHO董事长潘石屹曾经在清华大学讲过自己的少年经历,并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大约是1970年,我的家乡甘肃遭受了大旱灾,出现了饥荒,村子里的许多人都去陕西逃荒了。我们家没有加入到逃荒的队伍中去。这一年,我的小妹妹出生了,但没有奶吃。为了让她活下来,父母不得不把她送给别人家。父亲找到邻村一户有奶羊的人家,准备把妹妹送给他们家。他们家来人抱走我的妹妹时,给我们家送了包饼干。妈妈用床比较新的被子把妹妹包好,这时全家人都哭了,除了父亲。他对来人说:‘这孩子长大后,一定要让她上学’。我对妈妈说:‘被子也送人了,晚上我们盖什么?’妈妈说:‘就让这床被子陪着你妹妹吧。’

……我们家的日子都很艰难。我们几兄妹都是断断续续地在上学。妈妈病重的时候,我的学业也中断了三次。每次重新回到教室见到同学们老师们时,我都非常高兴。村上的邻居常对我父母说:‘你们读了这么多的书,还不是照样受罪?你们家现在是村子里面最穷的,为什么还要让小孩上学呢?回家帮你们做点事情,哪怕是到地里捡点野菜也好。’但父母一直坚持让我们上学,这种坚持从来没有动摇过。

现在来看,是知识和教育改变了我家每一个成员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家庭的命运,我们家再不是村子里面最穷的一户人家了。”

在这个故事中,潘石屹讲述的主题是“接受教育”,而在阐述这个主题时,详细论述了时空(20世纪70年代的甘肃)、人物(妹妹、我、其他几个兄妹、父母)、情感(父母的哭泣以及对话中的心态)、情节(妹妹被送走、家庭遭遇困境,父母却依旧让孩子接受教育,直到摆脱穷困)、细节(收养妹妹的人家送了一包饼干,还有母亲送走了一床被子)。自始至终,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是为接受教育做铺垫的,所有的要素也都和教育息息相关,时间被设定在20世纪70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代,往往具有很强的暗示性,而妹妹被送走时,父亲托付的那句“让孩子上学”的话,以及邻居的好心劝告,都增强了故事的说服力。正因为其他故事的要素被很好地约束在由主题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故事架构内,才会确保故事的完整性和吸引力。

既然每一种表达要素都需要围绕着主题来构建,那么实际上整个故事也是围绕着主题来打造的,这就要求讲故事的人拥有强大的约束力和控制力:

——那些和主题无关的话没有必要去说。那些容易对主题产生误解和误导的话最好不要说,一切内容都紧紧贴合主题;

——确保表达的统一性。不要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也不要涉及其他主题,以免造成故事的混乱;

——在讲故事之前,要明确故事的主题。即明白自己主要讲什么,要明确自己所要传达的思想,传达的价值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明确一个基本的方向,毕竟泛泛而谈会造成相关信息与主题的疏离。

对于讲故事的人来说,主题就是故事的中心思想,它是整个故事的内核与灵魂,一旦主题不稳定,或者表达偏离了主题,故事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