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谈话的过程中,会将接收到的信息转化成图像,无论是文字信息还是声音信息,他们都可以依靠强大的思维将这些语言上的信息直接转化成图像,这样就可以确保他们更为立体、更加清晰地了解故事的内容。
在小学阶段,最初接触写作的学生,所面对的题目是看图说话,学生必须对书上一幅幅的图画进行解读,然后得出相关的信息,最后将这些信息转化成文字。而在现实交流中,情况可能恰恰相反,为了更好地理解话中的内容,人们需要将文字信息、语音信息转化成为画面。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和大脑的功能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其中左脑被称为“文字脑”,它的本职工作就是和一大堆的抽象的文字和数据等信息打交道,对事物进行理解、分析、判断是它的拿手好戏,因此它的标签就是理性和逻辑性。
右脑则被称为“图像脑”,它最擅长的工作是处理声音和图像等具体信息,当信息进入右脑后,会变成图像呈现出来,心算和速读就是右脑处理资讯的表现方式。由于擅长对信息进行图像化,因此它具有想象、创意、灵感和超高速反应等特点,对比左脑而言,它显得更加感性和直观。
当一个故事中出现了更多抽象的词汇、严密的逻辑和理性的内容时,左脑会跳出来接管一切,依靠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它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验证和分析讲故事的人所说的话是否属实,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谨慎的处理。想要说服他人的左脑并不容易,因为它基本上时刻处于严密的逻辑思维状态,任何一种纰漏都会引起它的警示。分析、分析、再分析,验证、验证、再验证,这是左脑最显著的特点。
正因为如此,一个好的故事必须能够给人带来更强的画面感,或者说引起右脑的反应。相比于左脑的绝对理性,右脑显然更加随意、放松一些,它通常都忍受不了那些冰冷呆板的文字和数据,还有那些严密到窒息的逻辑,它会想方设法将一切信息转化成图像,当然,要是这些讲故事的人能够提前将故事的画面感呈现出来,自然更能激发右脑工作的欲望。
营销学专家和广告撰稿人罗伯特·科利尔说:“你知道,面对图片,大脑会不自觉的引发联想,一个好的插图抵过千言万语,但是读者大脑中的一个清晰图片却抵过成千上万的图画。对于读者来说,通过他自己的想象来画图,比世界上所有艺术家的刷子要来得更有力得多。”因此,讲故事的人所要做的就是激发听众的这种想象。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
有个游泳健将去一家游泳馆面试游泳教练的职位,当游泳馆的负责人询问他的耐力和技巧是否合格的时候,这个人回答说:“2007年的时候,我曾经在一次节目录制中游了10公里,那一天还下着小雨。”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对方显得有些无动于衷,事实上负责人也不太清楚10公里究竟有多远,在这个小小的游泳馆里,他难以建立起10公里远这样的水域概念。
就在这个时候,应聘的游泳健将补充了一句:“总的距离大概是从游泳馆这里到达本市的高铁总站。”这样的回答立即获得了对方的认同,于是对方很快就聘用了他。
为什么说10公里无法引起对方的重视,而说“从游泳馆到高铁车站的距离”就能够引起对方的关注呢?原因就在于10公里是一个数字,需要抽象思维来理解,听故事的人无法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轻易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画面,而以游泳馆和高铁车站之间的距离来描述,就可以通过具体的、熟悉的标志性建筑建立起清晰的画面,而负责人应该对这一条线路再熟悉不过了。
利用熟悉的地标和路线,可以将抽象的数字转化成为线路图,这样就可以对距离有一个更为直观的理解,从本质上说,这是具象化(将难以理解的事物转化成为可以直观理解的具体事物)所带来的一个便利,而将抽象的东西转化成自己日常熟悉的事物,更能够快速唤起人们的记忆和联想。
这样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某个模特在讲述自己走台步时的经历,可能会这样进行描述:“行进时左右脚轮番踩到两脚间中线的位置,或把左脚踩得中线偏右一点,右脚踩得中线偏左一点。”这样的描述让人觉得理解起来有一点困难,一些理解能力差的可能会将步子走乱,如果模特说“走路的时候,就像猫走路一样”,那么整个故事的画面感立即会呈现出来。
除了具象化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方式也能增强故事的画面感,那就是设置好情节和细节,通过对情节的描述和细节的呈现,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一样,虽然同样是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可是更加注重情节和细节的《三国演义》将人物的形象刻画得更加立体,故事性也更强,所以大家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常常能够感受到英雄人物的气概。
情节和细节的设置会带来情感上的变化,而情感往往也会引导听众产生更多的画面感。比如提到北方的大葱饼时,很多人会说:“小时候,我们经常吃这种饼,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这是一个带有一点怀旧色彩的故事,但是非常淡,几乎难以引起什么回忆和印象。但是如果有人这样去说:“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常常吃不饱饭,为了让我有精力读书,母亲总是偷偷烙几张大葱饼,塞进我的书包里。尽管外面很冷,但我感觉整个后背都是暖洋洋的。”
由于加入了情感,整个故事的画面感非常强,倾听故事的人能够快速形成一幅幅感人画面:昏暗的灯光、母亲慈祥的脸庞、热气腾腾的大葱饼、寒冷的天气。所有的画面都让人印象深刻,并为之动容。
无论哪一种方式,其目的都是进一步刺激听众的右脑,确保它能够对故事中的信息产生反应,并将所有的信息重新组合起来,转化成为画面。从这一方面来说,讲故事的人只要达到了这个要求,就能提升故事的关注度,唤醒右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