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做出一个惊人的预言:“随着信息的发展,未来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这段话在当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都持有类似的观点,比如英特尔前总裁格鲁夫就说过:“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珠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宰。”在他们看来,能够引起他人的关注,能够借助某些方法展示自己的形象,将会有效帮助个人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并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大的影响力。

在这样的潮流下,一些人提出了一种比较具体的操作模式: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人们会设计和策划出一个好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人们会将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植入故事当中,目的是让他们接受所传达的理念。

现如今,讲故事已经成了一种引发注意力的重要方式,不过对于讲故事,很多人仍旧停留在“教育”的思维阶段,认为故事不过是一个“教育”的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会认为讲故事不过是一种娱乐和说教的方式,就像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父母和孩子们讲故事一样,认为它是一种较低层次或者较为初级的沟通方式。但好莱坞的老牌编剧罗伯特·麦基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都试图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故事的力量超出了人们所认知的范围。在他看来“逻辑难以使人信服。当你在论述观点时,听众们忙于在脑中与你争论;即便你成功地说服了听众,也只是基于知识层面的认知,人们无法受到理性行为的启发”。不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人们常常能够有效说服他人。

生物学家们也证实了这一点,近10万年时间的进化把人类大脑培养成故事结构思考的器官,所以人们通常并不拒绝讲故事,甚至可以说更偏爱讲故事。每个人都是听着各式各样的故事长大的,故事是构建个人知识库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个人了解世界的途径,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都热爱戏剧、电影、小说,并钟爱于各种类型的故事。此外,人们会利用形形色色的故事来讲述自己的生活,这些故事不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同时也提供了影响外界的一个机会。而且在讲故事以及听故事的过程中,人们在彼此之间建立了一种奇特的连接,这种连接让人际交往变得更加直接和高效。

讲故事的范围很广,几乎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涉及,而且它也的确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故事思维》的作者安妮特·西蒙斯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可以通过讲故事来说清楚的,如果有什么事情是说不清楚的,那么只能说明这个人不会讲故事。同样的,通过讲故事可以说清楚个人的能力,可以体现出个人的想法,可以展示个人的形象,如果没有成功,只能证明这个人不会讲故事。

从本质上来说,故事就是帮助大脑思考的一种工具,通过讲故事,人们可以把信息转换成大脑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最常见是个人的故事,比如某个人对自己的介绍,自己所做之事、所拥有的能力、所经历的生活、所看见和感悟的人生都可以用故事讲出来。通过这种形式,人们可以将自己的形象进行放大和包装,将其包装成人们更容易接受或者更加喜欢的类型,也可以借助故事来展示自身的能力和魅力,可以说故事就是一种有效的广告形式,商家可以借助故事为产品打广告,个人同样可以借助故事来为自己打广告。

不论人们是否愿意承认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人如今正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单纯地依赖于提升硬实力,不再将个人的实力当成影响外界的唯一因素。一个不那么成功,不那么突出,或不那么重要的人同样可以通过故事来改变自己默默无闻的状态,展示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并通过这些故事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自我营销的角度上来说,讲故事巧妙地解决了一些复杂的个人问题,它让个人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让个人的影响力更加直接和深入,并且常常是一针见血。

不过讲故事并不是随意讲述一个故事,讲故事的关键在于抓住倾听者的心理,提升他们的感受度,通过各种故事,可以让其他人对讲故事的人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讲故事的关键在于提升个人说服力,确保倾听者可以更好地接受讲故事的人,接受故事中所讲述的事物;讲故事讲的是价值观,对于讲故事的人来说,他们会将个人的行为准则、社会价值观传递给别人,不仅宣传了个人的形象,同时积极引导他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那些成功者来说,他们并没有一味痴迷自己的硬实力,而是通过故事来彰显自身的软实力,尤其是自我营销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讲故事必须遵循严格的要求和技巧,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故事的基本功效和魅力。本书对个人的故事营销做了比较细致的介绍,重点讲述了故事的发展、功能、类型、内容、模式、内涵、技巧、注意事项。书中结合了大量的现实案例和理论知识,对故事的相关形态进行了比较完整的介绍。在讲述故事对个人的影响时,还延展到了产品的营销和企业品牌的宣传上,使得人们对故事功能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刻。

书中的文字比较平实,内容充实全面,而且非常贴近生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对于那些想要更好表现自己的人而言,是非常好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