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管是朋友聚会,还是工作中谈生意,总会遇到一些人喜欢劝他人喝酒。这种人就像苍蝇一样在耳边“嗡嗡嗡”地叫个不停,令人非常讨厌。
孟伟是一个销售白酒的经理。大家都知道,卖白酒的,肯定酒量都不差,孟伟正是这样。但是孟伟除了自己爱喝酒以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劝别人喝酒,也不管那人能不能喝。
有一次公司开订货会,来了许多区域经销商。为了彰显公司的大气,老板晚上还特意安排了“酒局”,当然孟伟等许多业务员都在陪酒人之列。
其中有一个寿县的经销商杨林,为人正派,性格也比较刚烈,关键是人家注重养生,不喝酒。他一上桌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滴酒不沾!”
一开始还好,大家都在那儿喝酒,杨先生就在那儿喝喝茶,顺便跟大家附和两句。但是,几杯酒下肚,孟伟就有些醉意,他摇摇晃晃地走到杨林身边道:“杨总,公司让我来,就是要保证陪你们吃好、喝好。但是杨总,您在桌上半天也不喝酒,可是兄弟哪里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杨林耿直地回答:“没有,就是不愿意喝酒!”
“哈哈,杨总,你可是卖白酒的,怎么能不喝酒呢?”孟伟依然不依不饶。
杨林有点儿不耐烦地答道:“卖白酒,就必须喝白酒吗?这是什么道理!”
“那不行杨总,今天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孟伟醉醺醺地说道。
本来杨林性子就刚烈,听孟伟这样一说,立刻暴跳如雷:“你是谁呀,我为什么要给你面子,我不给你面子又能怎么着?”
大家一看两个人都快要吵起来了,就赶紧把孟伟拉了出去。事后那位经销商还跟公司老板说:“以后来公司,只要是有我杨林的地方,就不能有孟伟这个人!”
就是因为孟伟胡乱劝酒,全然不顾别人的意愿,在酒桌上充大,才把自己置于这么难堪的地步。
“劝酒”实际上就是劝酒者将自己的意愿强行加在别人的身上。常见的劝酒话有以下几种。
第一,对喝酒者进行情感绑架。
很多人劝酒的时候,喜欢用“不喝就是瞧不起我”“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这杯不算”“自罚三杯”等这些话进行情感绑架。
当你说“不喝就是瞧不起我”时,对方就会对你产生厌恶。本来喝酒只是人们日常的一种放松和朋友之间交流感情的方式,喝多喝少量力而行即可,没有必要以“谁瞧不起谁”这种牵强的理由来劝酒。即使别人在你的逼迫下极不甘愿地喝了,内心对你的行为也充满鄙夷,认为你没酒品,以后更不愿意与你深交了。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如果对方极其厌恶别人强行劝酒,真的就舔了舔杯子,那你岂不是很难堪?可谓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
“这杯不算”“自罚三杯”,经常有人因在酒局说了不恰当的话,或者没有准时到场或迟到而被罚酒。在受罚者干了一杯后,却仍然有人起哄,嚷嚷着“这杯不算”“自罚三杯”,希望对方多喝几杯。这种行为很招人反感,是一种没有契约精神的表现。约好的事情,对方照做了,而你又开始耍赖,别人自然就会认为你不守信用,不值得信任,不会再与你这样的人做朋友。
再者说,你有什么权利让对方“自罚三杯”,说这话的人不是在自取其辱吗?其实在别人的眼里,根本就没把你当回事儿。
第二,对喝酒者进行言语讽刺。
有些人总以为,到了酒桌上别人就要给他“三分薄面”,说话没轻没重的。在劝别人喝酒时总是用“就喝这点,是不是男人”“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对其进行讽刺挖苦。
其实酒桌上最忌讳“交浅言深”,本来人家跟你就没有那么深的交情,你说这话不是在激怒他,让人家记恨你吗?况且二两酒下肚,保不齐两人就开骂,甚至会打起来。
第三,对喝酒者连哄带骗,软磨硬泡。
别人劝酒,有些人肯定就会找一些理由“挡酒”,不过有些劝酒的人还总是不死心。比如,被劝酒的人有时候会说自己开车,不能喝酒,但那位劝酒的人似乎不依不饶,本来自己也喝得快摸不着北了,竟然还慷慨地说“我开车送你回去”。别人说自己身体不适,劝酒的人却说“多喝点儿,酒是消毒的”,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大家在一起喝酒,目的是交流感情,喝酒这事儿本身就是自愿的,一切都应当发乎情而止乎礼。你不能仗着自己的地位或者几分酒气,就对他人进行盲目劝酒。当你以“维系感情”的名义,强行对他人进行劝酒时,在你朋友的心中你已经不再是为对方考虑的知心好友了;而在一个初次见面的人面前,你更会变成一个惹人厌的小丑。
因此,酒桌上要想不失去老朋友,交到更多的新朋友,强行劝酒的话就不要胡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