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给予他人合理的情绪发泄时间(1 / 1)

甲骨文公司的老总拉里·埃里森是一个脾气很古怪的人,他经常会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或者一些私人矛盾而大发脾气。这个时候,最遭殃的往往是下属和秘书,每次在生气动怒的时候,他就会破口大骂,这让很多秘书吃不消。据说,埃里森曾多次更换秘书,一方面是因为秘书忍受不了他的脾气主动离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秘书经常会在埃里森发脾气时,进行劝说、安慰和解释,结果常常让对方更加生气,直接辞退这些秘书。

有一个秘书却有幸跟着埃里森干了十年,尽管他也承认自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是他有一个职场秘诀,那就是每次当老板生气的时候,他就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情绪非常糟糕,或者说他正在为某件事感到恼怒和沮丧时,外人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持沉默,不要在对方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说太多话,更不要在对方生气的时候直接做出辩驳。

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就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通常情况下,在他人遭遇痛苦,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人们经常做的就是安慰对方,提供各种建议和意见。他们自认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表态,但那些情绪不佳的人对他人说了什么并不感兴趣,他们只想说出自己的苦闷和愤怒,只想发泄内心的不满,只想在形式上体现出个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很多丈夫都会抱怨说,当妻子因为工作、家务事、孩子或者因为夫妻矛盾而生气的时候,自己根本什么也不能说,多说一句就多错一句,多说一句就多一分被骂的危险。在这个时候,他们通常不愿意多说话继续招惹妻子,而是甘愿成为一个倾诉的对象。

一些下属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上司因为工作问题而大发脾气时,他们基本上什么解释也不用做。因为上司既然打定主意要对着你大发脾气,那么只需要做好挨过十分钟批评的心理准备就可以了。他们认为只要挨过了这十分钟,上司的怒气消除了一大半,就愿意真正坐下来谈论如何解决问题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紧张、生气或者感到失落的时候,往往缺乏理性。他们的一些言语表现和行为表现都会陷入盲目、慌乱的情绪之中,这个时候他们就像是一架失控的机关枪,任何试图干扰它运作的人都容易被误伤。

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当人们遭遇一个情绪失控的人时,毫无疑问就等于接近一个火药桶,这个时候任何话语都可能会增加危险。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沉默,让对方先通过发泄将压力排除,让对方尽情地释放心中的郁闷,然后双方才有可能在一个相对温和的、稳定的情绪状态下进行有效的沟通。

丹麦基督教思想家克尔凯郭尔说:“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对人们来说,因为别人生气而导致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或者承受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完全就是一种错误的表现。因此,当他人生气的时候,不要急于做出回应,无论是鼓舞或者批判,都不要冒失地处理这类问题。

一般来说,情绪波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彼此之间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对方因为这些矛盾而动怒。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人们要么本能地针对他人的失控情绪做出针锋相对的回应,维护自己的利益;要么就是千方百计地进行各种解释,试图平息对方的怒火。这两种行为都不可取,保持克制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会让对方感受到威胁和侵犯,对方会觉得你在故意惹他生气,你在为自己的错误做辩解。

因此,如果是双方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那么最佳的应对方式就是让对方将怒火发泄出来,将内心的压力释放出来。只有这样,对方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一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一种就是对方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而情绪不佳,这个时候,虽然你没有直接和对方发生冲突,但并不意味着不会惹火烧身。因为当对方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中时,往往会失去理性,这个时候人们如果贸然去劝说,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将自己卷入冲突之中。因此,外人还是应该保持理性,让对方尽情发泄不满,而自己只需要认真在一旁倾听即可,等到对方发泄之后,就会降低攻击性,这个时候相互之间的交流就会安全稳定许多。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人们的社交技巧都是一个考验。而想要应对这些情况,最先要做的就是保持低调和被动的姿态,先给对方一个发泄情绪的时间,然后再慢慢寻求沟通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