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人们的思维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它不是盲目出现或者盲目发展的,一定会按照某些特定的方式运行,具有一个稳定的逻辑顺序。也就是说,一旦人们把握了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和方向,通常就会惯性地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这个时候人与人的沟通会比较默契。可是,如果有人突然改变了这些逻辑和方向,就会产生偏差和意外。
因此,语言学家认为,制造幽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违反性。即感知者认为某件事应该这样发展的时候,事物最终没有按照这种主观想法去发展,违反了感知者的主观道德原则,并造成人们认知习惯上的偏差。
世界著名的创新思维大师爱德华·德·波诺就曾经以这样的观点来阐释幽默的本质。他认为一个幽默的人在谈论某个有趣的话题时,他的思维首先会沿着一条道路前进,而在前进过程中会经过短暂的停顿,突然转到另一条道路上去。不仅如此,人们可以从这条新的道路上看见原先走过的那条道路。爱德华·德·波诺将这种方式称为不对称模式,并且认为其中存在认知的转换,而非对称及认知转换正是产生幽默效果的原因。
想要实现非对称和认知转换,就要善于制造意外和转折,确保自己的表达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变轨,这种变轨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幽默元素。比如,某公司准备开会,结果当所有与会成员都到场后,主持会议的经理还没有赶到会场。大家等待了将近十五分钟,有人开始抱怨连连,这时经理才气喘吁吁地冲进会议室。然后就在大家都觉得经理一定会先做一番检讨和自我批评,或者至少做一番解释时,经理却故作严肃地说道:“最近公司开会迟到、上班迟到的现象有点儿严重,你们都知道我这个人最讨厌别人‘迟到’了,所以今天我在大会开始之前需要重点谈论一下这个话题。我觉得迟到是对所有人的不尊重,是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践踏,这种人简直就是在拿企业的利益开玩笑,简直就是在谋财害命,所以一定要严厉打击和批评这种不守规矩的人。”大家听了这样一番话,哄堂大笑,之前焦急等待所产生的不悦迅速消失。
在这种模式中,制造幽默的关键在于“前后互相矛盾”。即人们所做的和所说的不一致,而且这种矛盾是刻意制造出来的,为的就是营造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表达的人以这样一种状态来“打脸”自己,无疑会引发更多的笑点。一般来说,其基本模式可以分为几种:第一种是“做了某事,却刻意一本正经地强调不能这么做”,就像上面的案例一样,明明自己迟到了,却一本正经地讨论如何厌恶那些迟到的人,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矛盾,从而引人发笑。在表达的时候,他似乎完全置身事外,就好像在说其他人一样,而这种态度无疑会让自己身上的错误显得更为明显,其内在的讽刺性和内疚感相辅相成,能够有效化解场面上的尴尬。
第二种前后自相矛盾的模式是“我想要这么做,但实际上做的却是另外一件事”。通常情况下,人们反复强调某一件事,强调自己会做某一件事,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应该马上就会做这件事了。可是在行动的时候,他却毫无征兆地选择了另外一件不曾提起或者拼命贬损的事。
比如,在电视节目中,一些善于调节气氛的主持人拼命赞美某个明星长得漂亮,演技又好,为人看起来正义感十足,所有人都会觉得主持人一定会将对方作为采访对象,或者在某个环节上支持对方。可是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主持人会出人意料地做出转折,将话筒递给另外一个明星:“下一次,我们合作一场戏,如何?”这种突然而来的变化,完全打破了之前的铺垫,也打破了所有人的思维逻辑。因此制造出一种强烈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就是打造幽默感的直接因素。
以上这两种是比较常见的制造意外的模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动制造意外前都会做足铺垫,确保人们可以依据现有的信息和表达的逻辑打造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顺序。而在人们自以为把握逻辑顺序并且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时,主动制造意外,造成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沟通默契突然断裂,这种断裂并不会造成不适感,反而会因为逻辑的破坏和颠倒而产生新的趣味。
在制造意外和转折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模式就是针对一些现有的逻辑进行破坏,使得话语产生新的意思。比如,很多人在骂人的时候常常会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样的话无疑充满了批评和讽刺,也容易引发他人的不悦。而高情商的人则会改变这句话原有的逻辑,直接强调“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这句话的意思侧重于强调“只要有实力,就可以打造自己想要的环境”,而说出这样的话无疑会让整个尴尬的氛围得到缓和。
无论是哪一种模式,本质上都是打破人们的惯性思维以及惯性思维下的惯性逻辑,通过一些突然的反转和变轨,脱离常规逻辑的束缚,甚至脱离常规情境的状态。而这些看起来没有逻辑性可言的表达,往往会因为本身具备的颠覆性引起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