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时要集中注意力(1 / 1)

深度社交 伍小丁 966 字 2个月前

在社交活动中,许多人容易忽略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专注度,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在社交活动中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是否能够认真地投入到活动中。这里谈到的专注主要包含了对话的专注,比如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这样问:“我不太理解你的做法,你可以解释一下吗”、“我还没有听清楚你说些什么”、“对不起,你刚才谈到哪儿了”,这些就是社交不专注的表现,而这样的状态显然会引起他人的不悦。

真正专注的人在生活中往往具有坚定的目标,具有明确的规划,他们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会表现得非常执着,这种专注度使得他们在细枝末节的修缮上格外卖力。他们会付出很大的努力来确保自己拥有一个完整得体的形象,在做事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一直在飞快地旋转,认真计算和分析。在社交中,如果人们表现出了专注性,那么意味着他们可能一直都在认真倾听和分析他人的观点,或者在分析他人谈话的内容以及制订应对的措施。这种状态让别人感受到尊重。如果将这些特点进行分析,那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注意力。

——认真倾听对方的每一句话

许多人抱怨双方没有办法深入沟通,殊不知自己可能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不耐烦、不专注的行为,比如别人说话的时候,自己一直在左顾右盼,心不在焉,碰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觉得没什么意义的内容直接选择忽略,这样的表现往往会让对方抓狂,对方会认为你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尊重。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想要让自己表现得更为专注一些,想要让对方觉得你对这一次的对话很感兴趣而且抱有很高的期望,那么就要尽量保持倾听的姿态,就要认认真真地倾听别人的谈话,即便对方的话毫无意义和价值,也要表现出倾听者的素养。

宁宇豪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代表。2014年他接受指令去欧洲拓展业务,有一次他参加了一次重要的宴会,宴会中出席的都是一些知名企业家,其中也包括他最大的客户。当晚这个客户在宴会中做了一番演说。当演说结束之后,宁宇豪端着酒杯走了过去,非常客气地说:“先生,您刚才的一番演讲真的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当你谈到欧洲市场划分时说的一段话,真的非常精辟。”接下来,他完完整整地将客户所说的那一段话复述一遍,客户非常惊讶地看着他,然后主动邀请他单独聊一聊,十几分钟之后,宁先生顺利谈好了第一笔单子。

——关注细节

专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细节把握能力,为了让自己更好地应对社交活动,人们应该尝试着把握细节,应该对整个细节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比如谈话的地点、方式、对方的表情、准备的情况、自己的动作和表情。如果更细致一些的话,还包括谈话的语气语调、声调的大小、谈话的节奏等。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如果能够在细节上进行打磨,就能够更好地控制好整个社交活动,他们将会更加敏锐,更加执着,将会更加从容地做好准备工作,将会更加自信地面对任何人。柏拉图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小石头,大石头也不会稳稳地矗立着。”如果不注重细节问题,那么整个社交活动也就会陷入失控状态。

卡耐基曾经给年轻人提过建议,他认为年轻人如果想要赢得他人的认同,那么就要在细节上做好文章,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诚意,感受到自己所做的全部努力,并且也让自己感受到这一切。乔布斯在每一次产品发布会的时候,都会非常谨慎,他不想在客户面前出现失误,因此会提前拟定演说稿,然后花费几个小时进行演练,为的就是呈现出最好的沟通效果。不仅如此,在整个演说过程中,他会表现得非常投入,在给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时,人们大概会产生一种错觉——“乔布斯在介绍和炫耀自己的孩子”。

——仪式感

在社交中保持专注的人往往具有一种仪式感,他们会认真做好准备,会认真关注每一个环节,会想方设法保证社交过程的顺畅和完美。重要的是,他们会强迫自己保持极大的热情和自信来完成所有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社交都像是一次精心装扮和排练的表演,他们绝对不会仓促行事,不会把问题简单地理解为“和别人对话”或者“和对方见个面”。

与单纯地关注细节不同的是,真正专注的人在思想上会对自己所做之事产生崇拜感,如果他们打算完成一次社交活动,就会将这一次的沟通和交流当成一次人生的洗礼,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诚意。

有些人在社交中喜欢用笔做记录,一方面是为了搜集信息,另一方面则将这样的对话当成了一次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他们只有做好每一步的工作,只有让自己感到满意,才会认为这一次的社交很成功,而这样的仪式感往往会让整个沟通更加深入。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去贯彻,毕竟集中精力并不是要学,而是要做,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当人们对某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当人们集中注意力应对某一个话题,或者应对某个人的时候,就需要在实际行动中注意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说话技巧和说话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