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深度思考,让自己更有内涵(1 / 1)

深度社交 伍小丁 938 字 2个月前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深度社交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谈话中的相互交流,停留在引导对方对相关信息的深度挖掘上,却没有想过作为社交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实更应该学会深度交流,而这种主观上的意愿主要体现在深度思考上。简单来说,就是参与社交活动的人对自己所要谈论的话题,或者对自己倾听到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了解更多的信息。

那么该如何进行深度思考呢?深度思考的方法、流程、模式是怎样的?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研究深度思考的时候,先将问题分为界定良好问题和界定不良问题,良好问题是指那些有步骤可循的问题,因此在思考的时候可以按照基本步骤和程序不断深入挖掘和思考。而不良问题是指无步骤可循的问题,对它的界定则需要借助重构与顿悟两种方式。

重构即对问题表征方式进行加工,诸如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换一个方式理解问题,像逆向思维就是重构。顿悟是指直接针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得出一个重要的答案,顿悟往往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多次思考作为基础。

除了这些方式之外,之前在本书第三章谈到了话题拓展和深入的技巧,即从一开始的“做什么”,引申为“为什么要做”以及“怎么做”等问题。这是深度交流的一种模式,而深度思考的模式和流程与其非常相似。比如人们在谈论某个东西的时候,可以快速在大脑中进行思考,“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接下来对方准备用它来做什么”、“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对方展示这个东西的意图是什么”、“在使用这个东西时,会不会给我带来麻烦”、“这个东西最终会产生什么效果”。

当然,如果将社交简化成哲学问题,那么事情将会变得更加简单,可以说任何一种社交都遵循了三个基本的哲学问题: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是谁”指的是事情本身,即社交的话题是什么,自己要面对的相关事件是什么。通常人们专注于问题的表象,而很少去关注问题的本质,对于事情本质的探讨本身就是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只有挖掘事物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解释它究竟是什么,才能解释它存在的相关意义与基本形态。

比如在谈论天价学区房的问题时,肤浅的人可能就会将目光集中在学区房的不合理价格上,而一些人则会深入挖掘,认为父母对于教育问题认识不足是天价学区房出现的重要因素,更深一层的思考则会得出房地产的畸形发展以及教育机制的不合理导致天价学区房出现的结论,如果思考的层次更深一些,那么人们就会将目光锁定在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上。

有关“是什么”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只有当问题被挖掘得越深时,个人对于问题的看法才会越深,越透彻,个人所表达的观点也越有穿透力,越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从哪里来”是指这件事是如何产生的,这样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人们应该挖掘事物的深层原因,看看相关事件是如何产生的。在探索原因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多个层次,比如讨论A事件时,推出A事件是因为B事件引发的,而B事件是由C事件造成的,C事件的产生则在于D事件的影响,这种层层深入、抽丝剥茧的模式正是深度思考的一个基本流程。

“到哪里去”指的就是目标,即社交的最终走向和目的。由于目标分为小目标、大目标,或者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思考自己的长期目标是什么。比如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目标可以设定为和对方聊上天,第二次见面时要到电话号码,第三次会面时可以谈论各自的家庭生活,分享生活趣事,第四次见面则可以谈论各自的秘密,第五次见面时开始讨论合作的事情。每一次的见面都有一个目标,而每一个目标其实都指向终极目标:价值。因此人们在社交活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明确自己想要通过社交获得什么,弄清楚自己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关“是谁”“从哪里来”与“到哪里去”的探讨是一体的,当人们讨论某件事是什么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对这件事为什么出现产生兴趣,会思考这件事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将要通过这件事达到什么目的。可以说有关“是谁”的深入思考是一个基本前提,毕竟只有了解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分析原因和结果。而“从哪里来”与“到哪里去”之间也存在各种关联性,有些人会制订目标,然后看看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般来说,如果自己是社交活动的发起方,那么在与人进行交流之前,就可以对所要谈论的话题进行深入挖掘,对相关话题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这样一来当交流产生之后,就可以将话题放到一个深层层面上来考虑。如果是对方主动挑起某个话题,那么就要懂得在最短时间内分析相关话题和事件,确保自己可以在谈话中深入,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