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记忆深处打听一个人——杜牧《赠别》二首(1 / 1)

最美唐诗 苏缨.毛晓雯 887 字 2个月前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关于扬州,我会告诉你许多。我将从一组雕花的光辉岁月讲起,从垆边女子如霜的手腕讲起,从兰桡入水的姿态讲起,从青石板上马蹄落下的节奏讲起,从夜市灯火与星辰的差别讲起,从杨花和雪的关系讲起,从二十四桥某一晚淳厚的箫声讲起,从瘦西湖曲折与回旋的角度讲起,从郑板桥那扇洒满竹影的碧纱窗讲起,从金农漆书笔画的横短粗细讲起……最后归于杜牧的十年扬州梦。能让一个清醒的人为之做十年的梦,对于一座城而言,还有比这更大的恭维和赞美吗?

关于扬州,我会告诉你许多,但我不会告诉你它在东经119度、北纬32度。此刻,我不愿意用数字说话,数字这种语言不适合描述扬州这样的城市。

杜牧这《赠别》二首虽然同属一组,经常被唐诗选本一并选录,其实水准差异很大。赠别的对象是一位小歌女,从第一首来看,艺术水准没有多高,甚至在格调上略嫌轻浮。诗人喜爱一名豆蔻年华的小歌女,夸她的美艳压倒扬州的所有女子。也许会有萝莉控的男子对此产生共鸣,但恐怕不会有女子为这样的诗感动。

第二首的风格和情绪却完全变了,浮华扫尽,执着得只剩下一个情字。开篇便道出“多情却似总无情”,一个完全不合理的句子,只有真正深爱过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意思。后来只有纳兰性德还道出过“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算是小杜的隔代知音了。

最后两句尤其巧妙,蜡烛的“芯”谐音为“心”,深爱的两个人相对无言,只有蜡烛静静地燃烧着,静静地流着泪,那泪水仿佛是替人而流的。此时此刻,仿佛无情的多情之人没有哭,没有话,只是笑不出来,因为哭声是撕扯在心底的,更深更烈,心底的内容无法表露,而身外的无情之物却仿佛获得了生命一般,“替人”把心底的泪水流了出来。这个写法脱胎于那位以《玉树**》闻名的昏君陈后主,后者曾经写过“思君如夜烛,垂泪著鸡鸣”,但是,同样以蜡烛垂泪为相思作比,一工一巧,高下立现。

这位小歌女,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些痕迹。据说她的名字叫作张好好,十三岁的时候做了歌女,那时杜牧正在江西地方官沈传师的幕府任职。好好姑娘的歌舞非常出色,很得沈传师的欢心,给了不少珍贵的赏赐,杜牧就是在这个时候得以结识好好,关系越走越近,乃至于“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沈传师也很喜欢好好,第二年调任宣城的时候也把好好的乐籍迁到了宣城。又过了两年,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以重价买了好好为妾,杜牧以为好好姑娘从此会过上专宠于豪贵之家的日子,及至沈传师去世,幕府属僚星散,杜牧竟然在洛阳东城再次见到好好,她却不在深深似海的侯门,而是像卓文君一样当垆卖起酒来了。好好姑娘见到杜牧,也惊讶于世事沧桑,问这位俊逸的文士为何年纪轻轻就白了胡子。杜牧感慨系之,写下一首《张好好诗》,记述这一段经历: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珮,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这是杜牧极著名的一首五言长诗,也是他留下的唯一墨迹。杜牧年轻时过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荒唐日子,但女人会老,自己会老,国家也会老,等岁月在不知不觉中积淀起来,才恍然发觉美女当垆,才俊落拓,这一年年的究竟是怎样过去的呢?到那时候,前尘旧事已被岁月冲刷得发白,只能向记忆深处打听这一段故事是如何发生,这一个人有着怎样的笑靥……记忆的唯一凭证不过是这些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