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魅影下的小泉八云(1 / 1)

生活的隐喻 安孜 480 字 2个月前

接受希腊媒体的采访,被问到关于小泉八云的问题。看到问题时我真想好好拥抱一下记者,终于有人提到了我最喜欢的作家。

小泉八云原名拉夫卡迪沃·赫恩(Lefkadio Hearn),1850年生于希腊,长于爱尔兰,学于英法;十九岁时到美国打工,干过酒店服务生、邮递员、烟囱清扫工等,后来成为记者;1890年赴日,曾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开设英国文学讲座;与日本女子小泉节子结婚后,1896年加入日本国籍,从妻姓,取名八云(Koizumi Yakumo);1904年在东京去世,共在日本生活了十四年。

八云在日本旅居期间,深深着迷于当地充满魅力的文化和风土。他从妻子和朋友口中听到许多日本民间故事,便着手以英文改写成短篇故事,集结成《怪谈》一书,后来由平井呈一译成日文,广受日本读者的欢迎,使他成为现代日本怪谈文学的鼻祖。八云怪谈中的《无耳芳一》《雪女》等篇目曾被拍成电影,著名导演黑泽明也称自己的电影《梦》的灵感源自小泉八云。

我自己最爱八云的代表作《日本魅影》。八云说在这本书里他写了日本人的信仰和禁忌,但更多的后世读者却有如在读一本《聊斋志异》。我在《日本魅影》中找回自己在东瀛的记忆,也深深体会到八云对日本第一眼的惊艳和此后长久的回味。看他描写某人有四个灵魂,看他和朋友一起去庙里抽签祈福,看他去朝拜镰仓大佛,看他读《山阴新闻》刊载的殉情信。他说观音菩萨是“日本的圣母玛利亚”,药师佛是“灵魂的医生”,而一个人如果容貌端好,就是“地藏相”。

这些细碎笔触后面纤细的情感,我也曾经体会。

1904年,小泉八云病逝于东京。他一生精通英、法、希腊、西班牙、拉丁、希伯来等多种语言,却不曾谙熟日语;他生前在自己的祖国希腊被视为“浮浪民族”后裔和性情乖僻之人,却因为描写异国日本而获得“学者”“翻译家”的尊称;他一生游历欧、美、亚洲,也曾在法属西印度群岛留下足迹,但最终让他沉浸和留恋的是遥远的东瀛。

八云行走的是一条自西向东之路,用英语写作他最热爱的日本;命运也曾将我推向东方与西方,我不知自己兜转的结果会否像八云一样明晰。有朋友勉励我做“张爱玲的转世灵童”,但比起张爱玲的转世,我更愿得到小泉八云的回魂祝福。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艾米丽·狄金森